金灿荣教授建议把学制从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12年学制压缩至10年。中考取消,中小学学制会进行改革吗?
中国教育的目的就是人才筛选,能学习好有几个基本条件,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就是自控力。通过小初高筛选再在大学分级,985、211、一本、二本。学习有很大的惯性,小学成绩好,大概率初中成绩行,而初中保持优秀,进入高中升大学则能进入合适的大学校门。 文凭就是敲门砖,如果这个社会没有甚至不需要敲门砖,那肯定就没有真正的人才,更谈不上社会发展。
那么压缩学制是对的吗?过去对学制的设计是考虑到十八岁这条线,现在的孩子普遍发育水平越来越好,十八岁线应该调至16岁线了,让孩子们上完大学在19-20岁就进入社会是比较合适的,可以增加社会年轻劳动力,也可以发挥这一年龄段孩子们的创造力,给他们有充分的发挥能力的空间。
但16岁高考,尚处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处于发育成长期,你是家长,你放心吗?20岁本科毕业,毛孩子找工作,哪个单位敢要?20岁提前进入社会了,与22岁以上的年轻人竞争工作岗位,无疑加重了双方的就业压力,这不是国家、家长、个人所希望看到的。 不论怎么改,就是不要把每个孩子都当做眼前的劳动力资源看待,要从民族发展的长远去看,让全民族的文化知识结构走在世界前列。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最好的高等教育。
小学到大学期间不一定出人才,只有到岗位后才能显示能力,所以,不要在这期间搞优劣,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各行各业都需要从业人员,没有学历不一定没有能力,学习只是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到一定程度才会显现,回归以前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是坏事,让孩子们自然发展。
小学五年,初、高中五年,大学按考试成绩分本、专、职进入学校学习,毕业时按成绩合格发给毕业证书,不合格的发给肄业证书。这样会激励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积极性和奋发学习的劲头。避免过长学制造成的时间浪费。学制过长,年轻人毕业年龄大了,过了敢闯敢拼的年龄了,也过了想要谈恋爱结婚生孩子的年龄了,一切开始求稳,就缺少了创新的动力。
我国学制一直采用633/543学制
我们学校和家长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忽略了对孩子做人和道德品行的培养,只有扎下做人的根,才能避免孩子沉迷堕落、走上邪路、违法犯罪,孩子才能真正成才! 传统优秀文化经典、好书《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了凡四训》、《寿康宝鉴》、《百病寻源记》等;传统文化光碟巜圣贤教育改变命运》,是做人的根,是重中之重的经典和好书,值得用来教育孩子,受用一生。可在网上搜看,也可以在网上各种购物平台上购买并送到家。 孩子学了做人的道理,扎下道德品行的根,就会懂得因果关系(明因识果),知道干坏事、违法犯罪后,就会产生不好的果报,从而自觉断除恶因,避免恶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