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南陵文史资料》第二辑(1983年11月),田明清、高正木口述,原标题《接迎战友破重围》
正文
事情发生在一九四四年农历腊月中旬初。
当时,敌伪顽对我坚持铜南凡敌后斗争的抗日武装加紧进行疯狂围剿,妄图将我抗日烈火一举扑灭,反动气焰十分嚣张。我们斗争的环境异常艰苦,尤其是枪支弹药严重缺乏。为有力的反击敌人,夺取胜利,我们临江团在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巧妙地与敌周旋,避实就虚,出敌不意,频频出击,在斗争中不断扩充兵员、补充弹药,消灭敌人,壮大发展抗日队伍。
就在这时候,我们临江团接到一份情报:原坚持在峨岭地带斗争的我泾南游击队同志,在敌伪顽大举进犯时未能及时撤出,现已处入(于)敌人腹地,行动困难,情况紧急,环境险恶,各种意外都随时有可能发生,必须尽快将他们接出重围,回归主力部队。这项突入敌人重兵腹地,接迎战友以及筹划补充弹药的艰巨任务交由我二营执行。
二营营长刘金才同志接受任务后,来到我们四连,与当时担任四连连长的沈光厚同志研究行动方案,布置接护兵力,从四连中挑出两名机枪手,一个二十多人的手枪排,一个同样多人的步兵排,另外特意配备了三名司号员,共约五十人,于晚九时从铜陵三条冲驻地悄悄出发。田明清同志是机枪手,高正木同志担任了临时班班长,均被选调参战。
队伍行至六羊岭山头,刘金才和沈光厚同志集合队伍,交待任务,作战前动员。同志们士气很高,一致表示坚决服从指挥,安然接回战友。当夜,部队冒着凛冽寒风,踏着冰雪,隐蔽地绕开敌人岗哨,进入接迎地点——峨岭庆冲(现属凤凰大队)。
庆冲,距我驻地远隔三十余华里。南边辋峰、大黄冲驻有伪144师个团部;北边花山筑有伪独立方面军的碉堡工事;西边绿岭地带又驻有伪129师,还有特务队“中央救国军”在四周出没,戴家汇、童村街都驻有川兵,可出动兵力多倍于我。旦为敌察觉,我孤军腹背受敌,后果是严重的。然而,处此险恶环境下的我们,对完成任务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我们有党的英明领导,有首长的正确指挥,有不怕牺牲的旺盛斗志,更有待我如手足的人民群众。当我们一到庆冲时,群众闻讯披衣出迎,问寒嘘暖,送柴送米,象见了久别的亲人一样。党的影响,革命必胜的信念,深深铭刻在人民心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离庆冲不远的杨家门有个姓罗的四川人,他原是144师的一个连长,与伪独立方面军军长张昌德是拜把子兄弟,在三番子中具有“小老大”特殊地位。他由于不愿当汉奸,解甲离伍,在庆冲购置六十来亩田佃出收租。此人在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明识大局,毅然改弦易辙,暗中利用其特殊身份和旧有关系,为我传递消息、购买枪支弹药、保释我被捕战友,做了不少工作。此次接迎战友、购买枪弹,也是通过他出面联络。我们到达庆冲后,刘金才与沈光厚同志把兵力布置好,刘即去他家联络具体事宜。果然,天亮之前,十余位泾南游击队的战友(其中尚有女同志一名)陆续到达与我们会合。
第二天,我们一方面等候陆续前来的战友,并接待闻讯陆绎前来参军的青年,一方面托罗给我们筹办购买弹药。这一天群众还杀了猪向我们慰问,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我们知道这里是敌人重兵糜集之地,然而深受敌人摧残迫害的群众毫不屈服,他们对敌人更恨,对我们人民子弟兵更爱,此情此景,使我们深受感动。虽是数九寒天的季节,而人人都感到一阵阵春天般的温暖。
第三天,也是我们计划回师铜陵的一天,不料敌人侦知我驻营庆冲。太阳刚刚升上东山的时候,只见一股黑压压穿着“黄狗皮”的敌人悄悄向我住地包围。我们也迅速得知来敌是伪144师一个营。面临突然出现的敌情,敌我兵力悬殊,但刘营长和沈连长沉着冷静,就在敌人朝我住地正准备架设一挺重机枪时,我指挥员命令田明清和另一名机枪手捅破迎敌的两扇窗户,分别架好机枪,掩护步兵出击。一声令下,两条轻机枪顷刻吐出了愤怒的火舌。刘金才同志趁敌立足未稳,高喊:“侦察班出击”!原来侦察班恰巧被安置宿在村外稻场上的看稻棚里,就在敌人鼻子底下,与敌重机枪位置很近,此时闻声一跃而起,吓得敌机枪手抱着空枪管跑了。我侦察班当即缴获了珍贵的五百余发枪弹和重机枪底座(底座后扔了)。
侦察班跃身前冲,步兵排、短枪排也立即出击,保护着汇合的泾南战友和新入伍的同志,在群众指点下直向童村街方向冲杀。为了迷惑敌人,营长命令三把号手同时吹起冲锋号,沈光厚同志也大声吆喊:“四连、五连……上,六连跟我上!”三把号一响,沈连长这一喊,把敌人吓懵了,数倍于我的敌人顷刻溃不成军,仓皇败逃。我们边追杀边突围,还顺手抓了两个俘虏(后主动加入我军,在北上战斗中英勇牺牲)。
为了乘敌对我兵力不明未及布署之机,杀出重围回撤驻地,我们不顾天寒地冻,遇水趟水,遇田涉田,不一会,每个人都赤着光脚板在跑,鞋子都被陷到冬水田烂泥巴里去了。
我们一口气追杀到童村街学生宕,迎头遇上一伙伪川军和便衣特务队。这帮家伙平时残害百姓的手段甚于伪正规军,此时他们摸不清我们底细,我们却早掌握了他们的番号,迎头一打,便将其击溃,生俘了一名坏蛋带到六亩田(现属青山大队)处决了。
此次突围我们进展迅速,完全归功于群众的指点。我们对地形并不熟悉,对敌据点设立也不完全清楚,而沿途群众所指点的路线全是避开敌兵的僻静地区。路途平坦,树林茂密又无高山翻越,既安全隐蔽又不致延误时间,致使我们能得以每小时十五华里的速度到达六亩田,只翻一座大山就安然抵达了我们二营的三条冲营地。
返抵营地时,人人尽管棉衣汗湿,光着脚板,但都为胜利完成任务而高兴。前后三天,往来敌人腹地六十余里,接迎我兄弟部队战友和参军的新同志,无一伤亡,且有缴获。消息传出,民心大振,而敌伪则免不了要互相责骂,来一番狗咬狗了。
资料来源:
《南陵文史资料》第二辑(198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