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掀桌失败,外交部出手了,第一击选在中方主场,特朗普请接招

张小闹养车 2025-04-15 17:54:11

巴拿马运河再次成为焦点,作为全球贸易关键,近期遭美防长赫格塞思指责,称其担心中国借基建“掌控”运河,重弹“中国威胁”旧调。

中国外交部直面回击,六问揭露美国在拉美旧账。运河争端背后,是中美拉美大博弈。美国欲转嫁关税战压力,中国则以事实反击,展现强大底气,谁是真正的主角?

巴拿马运河,连接两大洋的关键,近期再成全球热点。它不仅是水道,更关乎贸易、战略及大国较量。美防长赫格塞思指中国欲借基建与政治压力控制该运河。

运河通航期间,美国掌握控制权,视其为战略要地。1999年巴拿马重获主权,但美国影响犹存。运河承载全球5%贸易量,触及者必成焦点。

昔日,美国凭军事经济之力主宰运河,今却指责中国拉美基建含军事意图,此论调似“中国威胁论”再现,耳熟能详。

赫格塞思指控有据,关税战中美国收益甚微,国内经济承压。特朗普政府欲转移焦点,选中巴拿马运河作为目标,其地缘敏感性可唤起盟友对安全的警觉。

赫格塞思提及太空与西半球,暗示中国“四处扩张”。此类叙事已不新鲜,回顾近年美智库与军方报告,“中国威胁”论调从南海至非洲,地名更替而套路依旧。

该说辞旨在:一为盟友鼓劲,强调“印太战略”阵型;二向国会施压,要求增加军费预算;三转移国际舆论焦点,避免关税争议引发盟友对美国单边政策的批评。

深入剖析,美国地缘战略显露无遗,拉美历来被其视作势力范围,自门罗主义至冷战,美国对此控制持续不断,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转移后,其影响力有所减弱。

中国在拉美影响力增强,引起美国关注。赫格塞思所述中国基建项目,指“一带一路”下与拉美合作的港口、铁路及能源项目,美视其为经济合作的战略布局。

美国担忧中国企业在运河周边如港口运营的投资,会挑战其传统影响力。赫格塞思发言意在将这些合作描绘成“威胁”,增强拉美国家对中国的戒备。

事情并不简单,中国在拉美步伐稳健,方式异于美国。过去十几年,中国更像拉美生意伙伴,非霸权者。例如,中国与巴西、智利贸易额超百亿美元,涵盖大豆、铜矿、能源等领域。

在巴拿马,中国企业助力港口升级与物流园区建设,创造就业并提升运河运营效率。2016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透明合规地获得巴拿马港口部分运营权,遵循国际规则。

美国历史上对拉美“帮助”常附条件,从干涉巴拿马内政到支持特定政权,其“后院”政策争议不断。今指责中国“施压”,此说辞难以立足。

面对指责,中国14日在外交部记者会上反击,发言人林剑平静而有力地质询,连发数问,直击美国在拉美的不堪历史。

谁视拉美加勒比为‘后院’,推行‘新门罗主义’?谁干涉其内政,高举关税‘大棒’胁迫?谁全球监听监控,西半球布军事基地,放任武器流入拉美和平区?

这些问题如重拳,冲击美国叙事。林剑未提“威胁论”,却以事实揭露美国真相。记者会后,国际媒体转载,拉美历史讨论在社交平台升温。

美国在拉美依仗军事基地、经济制裁及政治干预保持传统优势,如对委内瑞拉单边制裁加剧其经济困境,而美国少自省。中国则在拉美寻求双赢合作。

2021年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双方签约数十个项目,涵盖交通、能源及数字经济,总额超百亿美元,且合作无政治条件,不要求军事回报。

拉美国家观察局势,选边站队意愿不强。巴拿马总统公开称,中国未干预,运河主权和运营由巴拿马自主,无外部“威胁”。

全局观之,此风波乃中美较量一隅,美欲借运河挑事,中未予其机。外交部反击,既守舆论阵地,又曝美逻辑漏洞。

美国常以“威胁论”标定对手,然此论调信服力渐弱。中国合作模式秉持平等务实,于拉美、非洲及欧洲,正赢得更多认可。

0 阅读:45

张小闹养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