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情持续火热,士兰微为何被市场认可?

人言财经 2021-06-23 15:43:01

大家好,我是言叔,专注资本市场、商业、楼市、科技等领域,每天为你推荐财经干货知识,全网同名,欢迎大家关注“人言财经”。

从今年5月半导体板块筑底以来,半导体板块开启了持续的上涨行情,板块指数从5月11日的2300点,涨到了现如今的3167点,涨幅超37%。

而上涨的逻辑也较为简单,一个是涨价,另一个则是政府的扶持。从整体来看,今年半导体行业内的公司都涨得不错,但谁是涨得最猛的那个呢?

出乎很多人意料,在半导体板块中,上涨得最猛的当属“名不见经传”的士兰微,士兰微今年以来已经走出了一波妥妥的翻倍行情,今年上半年,士兰微累计上涨270.3%。

要知道,在2020年士兰微的净利润6760万,相比42.81亿的营收,这个赚钱能力确实一般的公司,为何备受资本市场追捧?

半导体行业上涨的宏观大逻辑

在前面也讲了,半导体上涨最核心的逻辑有两个,第一,是涨价;第二,是政府扶持。

事实上,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因为M国对我国芯片的打压,造成了我国芯片的短缺,因为缺芯,从而带来了价格的上涨,以及政府的大手笔扶持。

价格上涨:2021年全球各大晶圆代工厂、IDM大厂、IC设计厂纷纷宣布涨价;

政府扶持:国务院印发“新18号文”,从财税、投融资、研发、进出口等方面提出31条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在言叔看来,半导体行业的大涨,对高层而言,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说明市场的资金正在加速流入这个行业,这对助推行业的发展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正向作用。

要知道,现如今半导体早已成为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各个行业都没办法离开半导体,比如手机、汽车和家用电器等。根据WSTS数据显示,仅2020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就超过4400亿美元。

所以,站在政府的角度而言,防止被别人卡脖子,而大力扶持“各行业的刚需”半导体,是一种必然选择。

也正是因为半导体行业处于一个政府大力扶持的行业,你要想这个行业的公司,一开始就有超强的获利能力,这也不现实。

目前我国的半导体行业处在一个什么水平呢?

我们可以十四五规划中找到答案,在该规划中,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

加快先进制程的发展速度, 推进14nm、7nm甚至更先进制造工艺实现规模量产。

换句话说,目前我国半导体先进制程的能力还在(10nm以上),国内在先进制程上还处于追赶状态。

在国内做得还不错的,当属台积电,台积电一直走在业界前列,台积电的EUV 技术已进入量产且制程涵盖7+nm、6nm、5nm。

紧随其后的是三星,在台积电之后也成功实现了7nm 制程的量产,所不同的是,三星提前使用了 EUV 光刻技术来进行7nm工艺,而台积电则把 EUV 留到了5nm以后的制程。

在大陆的话,比较出名的半导体企业有中芯国际、华宏、长存、长鑫、士兰微、三安光电、韦尔股份、卓胜微等。

所以你可以这么理解当下我国的半导体行业,谁能在10nm以上且具备了成熟的制程工艺,且在市场景气周期向上的时候,在产能和价格上具备更强的优势,谁就可能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而事实上,士兰微的上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几方面的原因,早在去年12月的时候,士兰微就颁布了涨价的公告,相关产品涨价20%。

士兰微产能情况

此外,在产能方面士兰微布局的时间也较早,比如8寸线产能2021年预计能到6-8万片/月(目前6万片/月),较2020年大幅增加(2020年总产出57万片);毛利更高的12寸线产能:4月已经到了1万片/月,年底达到3.5W片/月左右,未来规划总体达到6万/月产能左右。

士兰微归属净利润情况

也正因涨价和产能的优势,使得士兰微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实现了大幅上涨,今年一季度,士兰微实现营收14.75亿元,同比增长113.47%;实现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7726.86%。

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1997年士兰微成立,以芯片设计起家,发展至今已经拥有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完整的产业链,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以IDM模式为主要发展模式的综合性半导体产品公司。

一般来说,在半导体行业有两种最常见的运营模式,一种是IDM,一种是Fabless,也就是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和无工厂芯片供应商这两种模式。

前者的代表性企业有英特尔、英飞凌、三星;后者的代表性企业包括博通、高通、海思等。

经过近二十几年的发展,士兰微已是国内IDM模式企业中,规模最大,积累最深厚的企业。

从士兰微的营收结果来看,目前主要有三大产品:1、分利器件;2、集成电路;3、发光二极管。

这三类产品分别占到了总营收的53.79%,34.67%,9.55%,且在市场上的发展势头依然保持迅猛。

伊士兰微2020 年年报为例:

发光二极管和器件方面,白电 IPM 模块出货超过 1800 万颗,同比增加 200%;

IGBT 器件和 PIM 模块营业收入突破 2.6 亿元,同比增长 60%以上,基于五代 IGBT 和 FRD 芯片的电动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通过部分客户测试并开始小批量供货,据预测, 2021 年公司的 IGBT 和 PIM 模块营收有望超过 50%增长;

传感器方面,2020 年公司 MEMS 传感器营业收入突破 1.2 亿元,同比增加90%以上,产品进入小米等国内手机品牌和智能穿戴领域客户供应链。

此外,从财务特征来看,士兰微技术驱动的特征较为明显,尚处于业绩释放早期。

从具体财务数据看,2020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约10%,是最大的费用支出项,体现了公司重视研发、技术驱动的特征。

在言叔看来,士兰微短期受限于巨额资本投入而资产负债率较高,目前产品尚处于爆发前期,后期伴随产能扩张、规模效应显现,远期业绩释放潜力不小。

当前股价估值是否便宜?

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还是:虽说士兰微处于业绩爆发的前期,但它也上涨了这么多了,那么现在的股价所对应的估值还便宜吗?

对此,言叔的看法是:

从长周期来看,士兰微的价值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目前正处于业绩爆发的前期,正处于的是“施肥”阶段,但前期涨幅要较大,短期内风险还是挺大,最好的方式是等回调之后再考虑介入。

我们可以拿半导体行业的另一家领军企业华润微与士兰微做比较分析。

在目前持续涨价和紧缺的功率半导体领域,华润微的实力要远强于刚刚起步的士兰微,利润水平上华润微是士兰微的2-3倍,市值上华润微AB股的总市值为1229亿(截至6月23日),而士兰微已经达到了739亿。所以短期士兰微的估值给得较高,这点要注意一下,当然长期来看,士兰微的成长性依然较好。

对于科技行业的发展态势,言叔想强调一点,科技行业属于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即时有着大量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但未来发展同样存在着很大变数。

以美国的资本市场为例,尽管美国的科技股是过去30年涨得最好的行业,出了不少涨幅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牛股(20世纪90年代雅虎涨了几百倍、思科涨了上千倍)。

但大家应该也清楚,很多投资大师在价投过程中依然不喜欢投资科技股,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最为本质的一个原因在于,这个行业变化太快,没有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就算是龙头企业,护城河3-5年就要重新挖一次,太难把握。

所以,对于士兰微这种处于政府扶持行业的科技股,言叔的态度是谨慎看好,不妨让子弹多飘一会,再做抉择。

4 阅读:2325
评论列表
  • 2021-06-24 07:42

    游资抱团,不能买哦

    海洋 回复:
    信你的就吃大便咯,不买,你发表个鸟的言论论

人言财经

简介:专注资本市场和商业逻辑,一家说人话的硬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