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鲁迅笔下的绝美爱情,为何充满悲愤和哀怨?

学书香 2024-02-13 07:05:36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创作于1925年。这部小说反映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的故事。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鲁迅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困境,也展现了日本二战后社会的黑暗和矛盾。

《伤逝》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爱情小说,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一对相爱的青年,他们为了婚姻自主,不惜与封建家庭决裂,携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们在上海建立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却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迫害和国民党的背叛。涓生被捕入狱,子君被迫流亡。

他们在分别前约定了一个信号,如果涓生能够获释,就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广告,写着“伤逝”。然而,当涓生终于出狱时,却发现子君已经死于异乡。他在报纸上刊登了那则广告,以表达他对子君的哀思和怀念。

读完鲁迅先生的小说我有几点感想:《伤逝》是一部让我深受感动的小说,也让我思考了很多问题。我觉得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但也是最痛苦的东西。他对爱情充满了理想主义,但也充满了悲观主义。他赞美了涓生和子君的纯真、善良、忠诚和牺牲,但也暗示了他们的无奈、悲哀、孤独和绝望。他揭露了社会和历史对他们爱情的摧残和破坏,但也显示了他们爱情的坚贞和不朽。

我觉得作者还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他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动荡、黑暗、残酷、无情。他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理想、勇敢、进步、悲壮。他分析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封建、落后、侵略、腐败。他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和同情,对人民的关注和希望,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我认为《伤逝》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它不仅是一部爱情故事,也是一部社会小说。它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才华和情感,也让我了解了五四运动的社会和文化。

鲁迅先生个人简介

鲁迅是一位著名的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和民主战士,他的作品以风趣、讽刺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闻名。鲁迅的原名是周树人,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贫穷的封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不称职的地主,他的母亲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妇人。鲁迅从小就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受到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果戈里等作家的影响。11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他不得不辍学,到印刷厂当学徒,后来又当过送报员、排字工、水手等职业。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视角。

鲁迅在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他在日本接触了进化论、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和批判。

鲁迅在1918年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他以一个疯子的视角,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引起了轰动。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药》《故乡》《彷徨》等杰出的小说和杂文,展现了他对人性、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洞察和犀利批判。

鲁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社会变革,支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反对了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他以自己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鲁迅在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去世,享年55岁。他被誉为“民族魂”,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0 阅读:0

学书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