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签字,没等到中国妥协,特朗普不再死扛,签下对华豁免清单

一线车市 2025-04-16 15:11:33

特朗普或将妥协?多年关税战,他试图以高压迫中国让步,期望美国工业复兴,但中国未屈服,反加征125%关税,且全球伙伴逐渐转向支持中国。

4月14日,美海关宣布对中国部分电子产品免关税。此为贸易战期间特朗普首次让步。原因或为企业压力、盟友背离。中国坚持立场,美国则陷入困境。

特朗普执政后,致力于振兴美国经济,认为美制造业衰退与贸易赤字源于中国竞争。自2018年起,他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至25%关税,涵盖广泛领域,意图迫使中国让步,促进美国工厂回流与经济复苏。

特朗普团队宣扬中国经济依赖美国市场,将很快妥协。白宫气氛乐观,特朗普期望此举既解决经济问题又巩固政治地位,选民支持“美国优先”,美媒与智库多持赞同态度。

特朗普低估了中国韧性,未清自身底牌。美国制造业已非昔日,众多工厂迁海外,国内产业链残缺。关税能否召回工厂存疑,且高关税致消费者负担加重,物价上涨,民怨将起。

中国应对美国关税压力,国务院关税委员会即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最高达125%,针对美农业、能源及制造业。美农民与企业担忧,因中国市场关键。中国声明:美若再增税,将不再应对,彰显硬仗决心。

中国不仅在关税上坚定立场,国际影响力亦显著增强。至2025年,“一带一路”倡议助中国与150余国及30多组织签230余协议,基建投资遍布东南亚、非洲、拉美,拓宽市场,降低对美依赖。

美国面临困境,盟友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与中国谈判,意图降低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此消息令美国震惊,因欧盟作为其传统盟友,现今却选择与中国合作。

南美阿根廷与中国签货币协议,绕开美元结算,重创美国金融霸权。英国因此派军方高官访华,十年来首次,双方讨论两军合作及地区形势,氛围融洽。

其他国家亦动作频频,芬兰、西班牙、日本政要相继访华,热议贸易投资。此显美国盟友已察风向,特朗普关税政策无利可图,全球格局渐变,中国影响力显著提升。

特朗普关税战数年,美国内问题加剧。制造业早空心化,海外迁厂难回流。供应链断,工人技能缺,成本高。关键产品依赖进口,中国地位难替。

企业界哗然,苹果、英伟达、特斯拉等科技巨头供应链依赖中国,关税提升致成本激增,利润骤减。它们赴华盛顿呼吁放宽关税。消费者亦受影响,物价上涨,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认为关税政策不利。

2024大选将至,特朗普面临政治重压。对手抨击其经济政策,民主党指关税战损害经济,共和党内亦有异议。州长、议员施压,企业与选民抱怨增多,盟友转向中国,特朗普四面楚歌。

全球供应链现状令特朗普无奈,中国电子制造业优势显著:工厂众多、工人技术娴熟、物流高效、成本低廉。美国欲短期自建供应链难以实现,仅芯片产业发展就需数年。

4月10日,美海关宣布免除一批中国电子产品对等关税。此举显示特朗普政府承压,为贸易战以来美在关税上的首次大幅让步,实为政策转向,非单纯技术性调整。

企业压力致松口。科技巨头因业务依赖中国急呼减税,否则股价将崩。高物价惹民怨,电子产品涨价冲击生活。全球供应链依赖中国,盟友不支持,特朗普难以硬撑。

此让步非中美关系终结,贸易战显双方经济、科技、外交深层较量,短期难分胜负。中国产业升级加速,国际影响力扩大;美国虽受挫,科技金融优势犹存。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或将在竞争中寻求平衡。中国持开放态度,欢迎合作,但坚持平等互利。单边主义将遇阻。作为全球经济前两大国,双方需通过对话寻双赢之道。

0 阅读:1

一线车市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