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
讲述人/张福来 撰写/墙角梅花
我的奶奶姐妹五个,奶奶是老大,她的二妹(我的姨奶)嫁到了市里,所以说,姨奶家的条件很好,而姨奶和我奶奶的关系也很好,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姨奶总会拿着礼物,来看我的奶奶。
在我13岁那年中秋节前夕,姨奶又来看我的奶奶了,姨奶带了不少的礼物,其中有两包月饼,特别引人注意。(在那些年的农村,每到中秋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拿着自己做的枣花馍去走亲戚,很少有人拿月饼,想不到姨奶那年来走亲戚,竟然给奶奶带来了两包月饼。)

母亲看到姨奶来家里走亲戚了,她就让父亲去后院抓一只母鸡,中午给姨奶炖鸡汤喝。(我们家里总共有五只母鸡,那五只母鸡的功劳很大,因为那五只母鸡下了鸡蛋之后,母亲就会把那些鸡蛋收集起来,然后拿到集市上,把那些鸡蛋卖掉,然后再买一些生活用品。)
那天,姨奶正坐在枣树下和奶奶聊天,忽然,她看见父亲捉了一只母鸡,从后院走了出来。
姨奶看到这些之后,急忙上去拦住了父亲:“建程,你们家里只有这几只母鸡,平时还要下鸡蛋,孩子们也舍不得吃鸡蛋,快把这只母鸡重新放到后院里,咱们都是自家人,中午给我做点糊涂面条吃就行。”
“二姨,这怎么能行呢?你这么长时间不来我家,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能让你吃糊涂面条呢?”父亲有点左右为难。
“建程啊!我不喜欢吃鸡肉,中午你就做糊涂面条吧!如果你的心里过意不去,就去地里,把玉米给我摘几个,估计现在,地里的玉米正是嫩的时候,从小我就喜欢吃玉米。”姨奶笑眯眯的对父亲说道。
听到这些话之后,母亲悄悄地把我拉到了一边,她小声的对我说道:“福来,你现在就蹬着自行车,去隔壁村,你大姨家的地里,掰几个玉米,因为咱们家的玉米种在后山上,这段时间天气有些干旱,山上的玉米长的很小,并且还有点老,你大姨家的玉米在村口,离咱们家也近,并且你大姨家的玉米地还是水浇地,估计你大姨家的玉米肯定也好吃。”
听到母亲说的这些话之后,我不停的点着头,因为从小到大,大姨对我也很好,而我也经常去大姨家里,就骑上家里的那辆旧自行车,向着大姨家里赶去。
那天,我先到了大姨家里,告诉大姨:我准备去她的地里掰几个玉米。
“福来,我们家的那两亩玉米地里长的玉米又嫩又好吃,你也认识我们家的地块,到了地里,你专挑那些大玉米,既然来了,就多掰一些玉米,你看看你来掰玉米,提那么小的一个小提篮,这才能装几个玉米?咱们都是自己人,你既然来了,就多掰一些玉米。”大姨一边说着,一边递给我了一个麻袋。
看到那个麻袋之后,我不由得笑了:大姨真大方啊!竟然拿这么大一个麻袋,让我去她家的地里掰玉米。

那天我从大姨家出来之后,就蹬着自行车,往大姨家的玉米地里赶去。
大姨家的玉米地离村子大概有四里地,在一个土坡下面,很好认的,因为农忙季节,母亲曾经去大姨家的地里帮过两次忙,其中有一个星期天,我还跟随着母亲,去大姨家的麦地里割过麦子。
那天,我刚骑了一半的路,迎面就来了两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那两个小男孩背着一个麻袋,其中一个男孩大声的说道:“今天中午,我们就可以回家吃煮玉米了。”
听到“玉米”两个字之后,我的眼前一亮,因为我就是去掰玉米的。
然而那两个小男孩看到我之后,急忙停了下来,其中一个男孩更是惊慌失措,他急忙站在路边,把背上的袋子往身后藏了藏,想着不让我看到。
看到这些,我有些奇怪:这个男孩背的估计就是玉米,如果是去自己家的地里,正大光明的掰的玉米,他们看到我,为什么这么害怕呢?
当时我急着去大姨家的玉米地,也没有想那么多,就蹬着自行车,到了大姨家的地头,我停好车子,把麻袋拿下来,就开始挑大的玉米。
谁知道那天,我刚掰了两个玉米,就从土坡上走下来两个人: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女孩,还有一位60多岁的奶奶,那位奶奶挎了一个篮子,里面有半篮子的绿豆荚。
那个女孩走到我的旁边,看到我在掰玉米,她当时就皱起了眉头,又急匆匆的到了大姨旁边的那块玉米地,仔细看了看,大声的对那位老奶奶说道:“奶奶,我们刚才去坡上面的那块地摘绿豆的时候,地头的玉米还好好的,怎么摘绿豆回来之后,地头的玉米就少了十几个?”

老奶奶也站在地头,她仔细的看了看,就大声的说道:“我辛辛苦苦种的玉米啊!刚才我路过地头的时候,玉米都还好好的,怎么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少了十几个玉米呢?”
“我们家的玉米是不是你偷的?我也不认识你,我们家的地和玉兰婶婶(我大姨)的玉米地紧挨着,我也认识玉兰婶婶,可是从来没有见过你,你究竟是谁?为什么要来偷玉兰婶婶的玉米?我们家丢的玉米,估计也是你偷的。”那位女孩气呼呼的站在我的面前,一把夺过我手里的麻袋,大声的冲我吆喝着。
因为离得近,我仔细看了一眼那位女孩:她长的又黑又瘦,可能是因为太生气了,女孩用手指着我,她气的嘴唇都直哆嗦。
“这是我大姨家的地,我和大姨已经打过招呼了,大姨知道我今天来她家的家里掰玉米,你们家的玉米,我一个也没有偷。”我理直气壮的告诉那位女孩。
那位女孩听到这些话之后,她低头看了一下我的袋子,发现我的袋子里面只有两个玉米,就又生气的对我说道:“你肯定偷了我们家的玉米,你赶紧告诉我:你把我们家的玉米,藏在什么地方了?”说完这句话之后,女孩开始在路边的草丛里四处寻找,估计她以为我偷了她家种的玉米,藏到了草丛里面。
看到这些之后,我马上就想起来了,我来的时候,遇到的那两个小男孩,估计是他们两个,偷了女孩家的玉米,因为这一路,我没有遇到别人,只遇到了那两个小男孩。
于是我急忙对那位女孩说道:“你稍等一下……”
还没有等那个女孩子反应过来,我就蹬着自行车,开始去追那两个男孩子。

我走的时候,听到那个女孩子在我身后不停的呼喊着:你站住……
估计那位女孩以为我是小偷,可能是我做贼心虚,就开始蹬着自行车跑了。
然而,我却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想着追到那两个小男孩,证明我的清白。
很快,在快到村口的路上,我追到了那两个男孩子。
我直接把自行车横到了他们的面前,对他们说道:“你们偷人家的玉米,现在就跟我回去。”
其中一个男孩听到这些话之后,他撒腿就跑到了旁边的玉米地里,而背着麻袋的那个小男孩吓得不得了,他小声的对我说道:“我们在家里闲着没有事情,就想着来地里掰一些玉米。”
那天,我带着那个小男孩和那些玉米,一起往大姨家的玉米地里赶去。
刚走到半路,就遇到了那位女孩,她正一路小跑的来追我,当女孩看到那个背着袋子的小男孩之后,她一下子就愣住了。
那天,当老奶奶看到那个小男孩之后,她长叹了一声,对那位女孩说道:“小娥,这个小男孩我认识,他住在咱们村的南边,平时就经常偷别人家的东西。”
一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那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叫作小娥 。
后来,小娥的把麻袋里的玉米都倒了出来,她数了一下,总共有12个玉米,而地里丢失的玉米刚好也是12个。

小娥知道误会了我,她不停的和我道歉,而我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我觉得老奶奶年龄大了,她种点玉米也不容易,小娥的心情我也可以理解。
刚好那个时候,大姨蹬着自行车,也来到了地里。(因为大姨想着让我多掰一些玉米。)
大姨看到小娥和她的奶奶之后,就和小娥的奶奶说了一些话。
后来,小娥和奶奶就带着那个小男孩走了。
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大姨才告诉我:小娥和她的奶奶很可怜,因为小娥的奶奶一辈子无儿无女,小娥也是奶奶13年前,在地里割草捡的,奶奶辛辛苦苦把小娥抚养长大。
知道小娥的家庭情况之后,我对小娥也很同情。
到了第 二天早上,母亲把姨奶送的月饼拿了一包,又把院子里的大枣摘了一袋子,让我拿着去大姨的家里走亲戚。
我带着月饼和大枣,刚刚进到大姨家的村子里面,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奶奶,这么热的天,你就不要去地里了,我一个人去玉米地里割草就行了。”
那个声音正是小娥的声音,我急忙从自行车上下来,看到小娥正站在大门口,和奶奶说着话 。(小娥家的院子看着很破落,大门看着也很旧 。)
奶奶一见到我,急忙说道:“小伙子,真巧啊!你来你大姨家里走亲戚了?”
听到奶奶称呼我“小伙子”,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因为我的个子虽然比同龄人看着高一些,但是那年,我才13岁。
我急忙把那包月饼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了两块月饼,对小娥的奶奶说道:“奶奶,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这两块月饼,送给你们吃。”

“小伙子,这么贵的月饼,我们怎么能要呢?”奶奶有点不知所措,而小娥看到我之后,她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看到奶奶开始推让,我也顾不上那么多,把那两块月饼硬塞到小娥的手里,骑着自行车,就往大姨的家里赶去。
那年我上初一,平时只认识我们班里的同学,但是,自从认识小娥之后,我才发现,我和小娥原来在一个学校上学,并且小娥也是上初一,只不过我们两个人不在一个班级里。
而我在校园里遇到小娥的时候,也是假装着没有看到她,低着头,急匆匆的走开了。(因为在那些年的农村,男生和女生都不说话。)
等到初中毕业之后,我的个子也长高了许多,并且还胖了不少,而我在家里也没有事情,就跟着父亲到处干泥水匠。
那年,因为大姨父的身体不好,而大姨的两个儿子都在城里上班,所以,每到农忙季节,我只要有空了,都会去大姨家里,帮忙收庄稼。
记得我刚初中毕业的那年秋天,去大姨家的地里收玉米的时候,发现小娥的奶奶一个人,在地里慢慢的掰玉米。
看到这些之后,我的心里过意不去,等到大姨家的玉米收完之后,我就去帮着小娥的奶奶收玉米。
小娥的奶奶看到我之后,她十分感激,不停的对我说着“谢谢”。
后来我才知道,小娥初中毕业之后,在家里也没有工作,刚好小娥有一位同学的亲戚,在外地开了个早餐店,需要人帮忙。
小娥就跟着她的同学去外地的早餐店打工了,因为路途遥远,小娥为了节省车费,她有时候连着一年也不回来。

家里的各种庄稼活都靠着奶奶一个人在做,我因为住的近,所以,那几年每到农忙季节,只要去大姨家的地里帮着做农活的时候,我都会捎带着,帮小娥的奶奶做农活。
其实在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觉得小娥的奶奶和我的奶奶年龄一样大,我的奶奶每天都在家里歇着,而小娥的奶奶却要在地里干活,我长得身材高大,做一点农活,对于我来说,也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虽然那几年我帮着小娥的家里做农活,但是,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小娥,听说小娥每年春节的时候,才回老家一趟,但是因为春节期间地里也没有庄稼活,我也不去小娥的家里。
在我20岁那年春天,地里特别干旱,连着几个月都没有下雨。
那年春天,我去大姨家的麦田里 帮着大姨浇地。(我每次去大姨家的麦田里帮着浇地的时候,都会捎带着把小娥家的麦田浇一遍。)
那天,我正在大姨家的地里浇地的时候,忽然,远处走来了一位漂亮的姑娘,那位姑娘穿着粉色的风衣,她身材高挑,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随着微风轻轻的飘着。
看到那位姑娘,我一下子就愣住了:那位姑娘看着长得那么清秀,我也不认识她,但是,她为什么看着有点面熟呢?
那位姑娘笑眯眯的走到了我的面前,小声的对我说道:“来福,你还认识我吗?”
听到这个声音之后,我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这不正是小娥的声音吗?
我仔细端详了一下这位姑娘,我还能依稀从她的脸上看出来小娥的影子,她再也不是那个又黑又瘦的小女孩了,几年不见,小娥变白了很多,并且还长漂亮了许多。
那天,经过聊天我才知道,那年过完春节之后,小娥去外地的早餐店打工,但是,因为店主的老家有事情,就把早餐店的门关了,小娥就没有工作了,她只好又从外地回来了。
那天,小娥搭车到了镇子上面,她一路步行着回家,刚好路过大姨家的地,发现我正在地里浇地,小娥特别高兴,就回家换上旧衣服,穿上胶鞋,拿着铁锹,和我一起来浇地。

那天,我们两个人把大姨家的地浇完之后,第 二天又把小娥家的地也浇了一遍。
经过接触之后,我对小娥的印象特别好,因为我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亲戚朋友们也给我介绍过两位女朋友,但是,她们都没有小娥长得漂亮,并且也没有小娥通情达理。
在那个时候,我觉得小娥就是我这辈子要找的人,而小娥对我的印象也很好,她知道在她去外地打工的那段时间,每到农忙季节,我经常帮着奶奶做庄稼活。
经过几次接触之后,我和小娥就确定了关系。
两年之后,我和小娥结婚了,自从结婚之后,我把小娥的奶奶也接到了我们家里,当作自己的奶奶照顾。
我和小娥结婚两年之后,就在镇子上开了一个早餐店,经过我们两个人的努力,这些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看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我的心里也是感慨万千:因为有缘,我们相遇,因为善良,我们又成为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