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04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李建成是玄武门惨案中最大的受害者,他曾经是李氏一脉的嫡系子弟,将来会在隋朝的政治舞台上,成为李家的接班人,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次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杀之后,李家从一个小家族,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皇室成员,而李建成,则是李渊的长子,也是李氏皇室的继承人,大唐的太子,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人物。
李建成只需要尽心尽力地当上太子,李渊寿终正寝之后,他就会登上皇位,但皇权这种东西,往往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李建成就是其中的一员,所以,他才会被卷入到这场政治斗争之中!
虽然在电影里,李建成被塑造成了一个无能的皇帝,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建成就是一个真正的无能皇帝,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李建成在大唐的建国和统一中,到底做了什么!
1,李渊的造反之心
公元613年,隋炀帝杨广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高句丽的进攻上,然而隋炀帝杨广的野心太大,导致了他的统治混乱,这一年不仅发生了农民起义,就连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这个支持杨广的儿子,也发动了叛乱,成为了隋朝最早的一批叛乱分子。
正是杨玄感跃跃欲试,让所有有能力的人都对皇位起了觊觎之心,李渊便是其中之一。
所以李渊在群臣的建议下,开始策划叛乱,一旦做出了决定,他就立刻行动,不过叛乱不能光靠一腔热血,要有足够的兵力,要有足够的实力,这两点都是最重要的。
李渊想了想,还是选择了太原作为自己的靠山,但是除了太原,李渊还想着河东,河东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一旦发动叛乱,他完全可以直接前往长安!
所以,李渊就将这件事,交给了李建成,李建成若真是一个纨绔子弟,李渊也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可见李建成的能力有多强!
2,李氏在河东大本营,李建成叛乱
李渊在616年将李建成送到了河东,河东一带有不少李氏世家的亲戚,便派李建成去了河东,这是为了他的家人。
李渊来到河东后,凭借着李渊在河东一带的势力,再加上李渊的眼线,再加上李建成的宽宏大量,渐渐的,河东一带的百姓们,都纷纷加入了军队。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那个时候,天下大乱,百姓们都知道自己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都要从军,为自己谋一条生路,而李建成,却是一个出身名门的公子哥,没有半点纨绔的气质,这样的人,有钱,有权,有德行,是所有人从军之后,最理想的选择!
按照历史记载,李渊在太原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他觉得自己的大儿子李建成,已经离开了一年多,想必是有了一些成果,李渊迫不及待地向李建成发出了一封密函,让他加快招募人手的速度。
李建成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而是放低了姿态,与这些天才们打成一片,他们能感觉到,这位国公之子,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李建成现在,就等着李渊一声令下!
六十七年七月,李渊宣布出兵,派使者去找李建成,请李建成和他汇合,李建成率领大军,去见李渊,李渊见了李建成,就将军权交给了李建成。所以,李建成最大的功劳,就是在李氏的大本营上,为李氏的出兵奠定了基础!
1,夺取隋朝的首都
首先,把西河给占了。这是李渊父子叛变的第一步,不能输,否则,那些追随李氏一脉的叛逆之人,必然会丧失信心;
在这关键的一战中,李渊决定放弃,将主力交给李建成,李建成是统帅,所以李建成率领大军,直捣西河,李建成亲自带队,这些追随李建成的人,都知道李建成的治军能力。
现在,在战场上,他们终于见到了一位勇猛的将军,李建成的出现,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所有人都为李氏一族赢得了第一场战争的胜利!
其次,李建成又一次夺回了霍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这一战也是李家的生死之战,李渊正准备进攻霍邑,突然接到刘武周和突厥人的军队进攻太原,心中焦急,如果大本营被攻破,那可就是一种打击了。
李渊手下分为两个派系,文武百官认为撤退,不然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可是李世民和李建成都觉得,必须立刻攻下霍邑,如果现在撤退,不但会让军队的士气下降,还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李建成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保证,李渊这才有了攻打霍邑的底气,在李建成的战术下,他先是佯攻,引诱敌人,然后从四面八方包抄,霍邑守则是死路一条,任由李建成摆布!
这一战,刘武周、突厥等各大势力都被吓了一跳,李氏的军队也因此士气大振,李建成率领军队直捣长安,最终李建成率领的军队率先攻入长安,李建成给了李氏皇族一统天下的基础!
2,建立帝国后,抗击突厥,镇压刘黑闼
第一点,李渊在六百一十八年建立了大唐,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已经结束,依然有许多强大的势力在威胁着李唐,李渊让李世民平定了整个世界,但李世民之所以能够统一世界,完全是因为李建成的防守,如果李建成不能攻破突厥,那么李唐的统治将会变得遥不可及!
比如六百二十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李建成立即率军前往蒲州,抵御突厥,幸好有李建成在,不然王世充和李世民之间的战争就输了!第二,镇压刘黑闼。
刘黑闼一开始确实是李世民在背后捅刀子,李世民也是最后的胜利者,不过李世民并没有真的消灭刘黑闼,刘黑闼和突厥人勾结,李唐皇室本以为刘黑闼会避而远之,却不想李世民一回长安,刘黑闼就发动了反击,让李道玄、罗士信这两个大唐名将都战死在了战场上!
李渊没有同意李世民的要求,而是让李建成出战,李建成率领大军,与刘黑闼大战一场,最终,李建成击败了刘黑闼,统一了李唐!
从这一点来看,李建成在李唐的崛起中,功不可没!
李唐两大治国之臣
魏征是李建成最信任的人,魏征给李建成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一是让李建成知道,他这个当太子的,不能掉以轻心,他现在还不是皇上,要帮李渊分担一些工作上的压力,做一个好的,就是要体谅他。
二是让李建成抓紧时间,多立点功劳,魏征知道李世民经常征战沙场,所以才会叮嘱李建成。
比如李建成镇压刘黑闼的事情,就是魏征建议李建成,李建成自告奋勇,所以李渊才会让李建成出战,不然李渊一定会认为,太子殿下不能上前线受罪!
三是对李世民的忠告。李建成并没有接受他的提议,可见李建成的大度,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他是真的不想伤了自己的兄弟之情。魏征却向李建成建议,将李世民从长安调走,李建成却不同意,导致了玄武门的覆灭。
第二个就是王珪了,王珪是李建成最有号召力的天才,和魏征不同,他是在大唐建国后,向李建成效忠的。一是因为王珪是从龙之臣,李渊叛变的时候,他就选择了追随李建成,如果李建成是个废物,王珪怎么可能追随他!
二是,王珪愿意为李建成赴汤蹈火,但李渊却没有杀死他,反而将他发配到王珪之身上,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要让自己的儿子来利用!最终李世民又提拔了魏征、王珪,这两人都是唐代前期赫赫有名的四大丞相。
2,李唐战场上的世界
第一,罗艺,他虽然最终被李世民所杀,但他为李家在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功不可没。
第二,薛万均,薛万彻,薛万均,都对李建成心悦诚服,为大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窦建德和刘黑闼一战中,李建成对刘黑闼的镇压有功,后来更是受到了李世民的重视。
第三个是冯立、韦挺,冯立在玄武门之乱中杀死了李世民的一员大将,李世民对他还是很欣赏的,甚至还对他另眼相看。韦挺因杨文干之事而受到牵连,李世民又将他召回来,以示重用。
第四名是李媛,她的名字叫“李媛”。李渊的侄儿,李氏皇室的嫡系子弟,曾经是李建成的死忠,却被人算计而死!
这些将领,无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他们都是李建的人,为李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李建成在唐朝的政治斗争中,是失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建成就是一个没用的人,相反,李建成是一个和李世民齐名的皇帝,在一本名为《大唐创业起居注》的史书中,李建成的功劳,就是他的副手,也就是他的功劳!
为李氏谋反建立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