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即公元220年魏代汉,至西元265晋魏,共计45年,广义上是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公元280年晋灭吴结束,一共96年。大多数人只有数十年的寿元,很少有人能撑到三国时代,不过魏蜀吴三国都有一位“活化石”,平均寿命超过70岁,这是什么人?
司马孚
据说,司马懿是魏国“活化石”,他在曹操时代就为曹魏效力,后来为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曾孙小皇帝曹芳效力,为四代之长。不过,在魏国,却有一位活得比“老狐狸”司马懿更久的人——司马懿的三哥司马孚。
司马孚排在“司马八达”之三,名为“叔达”,其次为“仲达”,司马懿为二。司马孚在曹魏也是一方巨擘,与司马懿齐名。他为人温和,很少与人争斗,也很少与人争斗。
高平陵之变,司马孚无疑是站在二哥司马懿一边,帮助司马懿掌控京城,帮助司马家族,帮助司马懿谋反。然而司马孚十分谨慎,从那以后,司马师、司马昭、废皇帝、弑君等一系列的事件,他都没有参与。
司马孚自曹操时期开始,先后历经五位帝王,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贯穿魏国的历史,堪称曹魏“活化石”。不过司马孚对曹魏忠心耿耿,到死都以魏臣自居。
公元272年,即西晋王朝,司马孚以93岁的高龄逝世。
廖化:蜀
廖化,是关羽帐下的主簿,在蜀国建立之前,就一直追随关羽。廖化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关羽大败,于临沮被俘,廖化用假死之法逃脱,千里独骑,返回蜀汉。刘备的军队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一把火烧了,许多蜀将战死,廖化又一次逃回了益州。
刘备死后,廖化跟随诸葛亮,数次北上,每一次都身先士卒,却总能逃出生天。诸葛亮死后,姜维执掌蜀国,廖化成了一名老兵,廖化则继续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总能化险为夷。江湖上流传着“蜀中无将,廖化当先锋”的说法,蜀汉人才济济,没有将领,所以姜维北征,还得依靠廖化这个老将。
廖化的年龄究竟有多大?因为历史上仅有廖化的死期,并无其生辰年月,而据史料记载,廖化在西元264年(蜀汉263),在整个蜀中都存活下来,所以推测廖化的年龄在六七十岁以上。公元261年,廖化路去探望宗预,宗预说:「我辈七十余岁」,可见廖化已有七十多岁。
三国演义里,廖化在很早的时候就加入了黄巾军,大约在公元184年,到264年,廖化已经有八九十多岁了。
廖化亲眼目睹了整个蜀国的创建、发展、强盛、衰落和灭亡,是蜀国“活化石”。
吴:“丁奉”
东吴,很多人都是短命的,比如36岁的孙策,26岁的孙坚年,36岁的周瑜,36岁的孙桓年,25岁的吕蒙。
不过东吴也有不少人,比如孙权71岁,陆逊63岁,但他们都没有亲眼目睹过三国末年的历史,所以不能算是吴国“活化石”。
吴国的“活化石”并非孙权、陆逊,而是丁奉。
丁奉少年参军,曾经在甘宁、陆逊和潘璋手下效力过,可见他早已为吴国效力,每次出征,都是身先士卒,多次斩首,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他最著名的战绩,就是在东兴之战,在雪地里奋勇杀敌。
丁奉于公元271年逝世,他虽未在吴国灭亡前(公元280年吴国灭亡),但他亲历蜀国覆灭,魏国被晋代,成为吴国“活化石”。虽然丁奉的生辰八字,在史书中记载的并不多,但根据他的活动年代,经历,以及死亡的年代来判断,他的年龄应该在70岁以上。
结论
古人大多寿命短,六十就是六十,七十多岁,八九十岁,一百岁,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魏蜀吴三国都有“活化石”,司马孚,廖化,丁奉,平均寿命超过70岁(司马孚有93岁的详细记录,廖化、丁奉都没有出生年份,只能推测他们都活了七十多岁)。你怎么看?
魏蜀吴各有一位,平均寿命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