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丈夫确实的出轨信息时,张芸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
虚虚实实消息传了那么久,现在就像是另一只靴子落地,虽然难受,却也松了一口气。
张芸英
“离婚吧!”张芸英对脸上讪讪的丈夫道。
“夫妻生活当以爱情为基础,既然爱已不在,我们的婚姻也就走到头了。”
见妻子如此坚决,陈寿荫面上也变了颜色,但他依然梗着脖子道:“我们结婚至今19年了,每次听到一点闲言碎语,你就要折腾一回。”
张芸英看着丈夫的色厉内荏样子,心里最后的一点留恋散了,她淡淡道:“离婚吧!”
张家五朵金花说起张芸英,不得不提起她那大名鼎鼎的父亲张静江。
张静江,浙江乌程人士,丝商巨贾之家出身。早年因病成跛足,人称“张跷脚“。“张跷脚”自小喜欢读侠义故事,故而从不为非作歹,反倒是喜欢“行侠仗义”,在家乡颇有仁侠之名。
张静江
待他十五、六岁,张静江的家族为他订了一门好亲,翰林姚家的女孩儿姚惠。
姚惠的父亲姚菊歧师从晚清重臣李鸿藻。通过岳父的关系,张家以银10万两捐得二品江苏候补道衔,1902年,张静江以参赞的身份跟随孙宝琦去法国赴任,在巴黎开办了通运公司,后在去法国的轮船上与孙中山结识,自此开始支持革命。
1908年,张静江把妻女都接到法国,姚惠一连生下五个女儿,分别是:蕊英、芷英、芸英、荔英、菁英,被称为张家五朵金花。
张静江与姚慧
几年后,张家因故搬到美国。此时的张静江为了革命事业,一直待在国内,姚惠带着几位姑娘生活在纽约,夫妻两地分居。张静江一眼相中了朋友家的帮佣朱逸民,请了家庭教师教她读书写字,将一个农家出来的少女教成闺秀。
1917年,姚惠在散步时被枯枝砸到头部脑溢血身亡,转年张静江就把朱逸民扶正,又生下2个儿子和5个女孩儿。7个孩子中间名字都排了“乃”字序,虽然也是5姐妹,但一般人称呼张家的五朵金花说的是姚惠所生的女儿们。
张静江与朱逸民
五朵金花从小学习弹钢琴,在当地最好的学堂念书。其中年纪比较小的那几个,接受西方观念更多,英语法语都熟稔,弹琴、舞蹈样样都在行。
母亲姚惠突然去世,父亲常住上海,五姐妹只得跟着舅舅姚叔莱回到上海,回到西藏路大庆里张家居住。
原本张家出入的都是革命同行者,现在一下子来了好几个妙龄少女,将家中那点肃杀的气氛冲了个七零八落。五朵金花都遗传了父母的好相貌,又是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中长大,她们整天叽叽喳喳讨论“国家大事”。
张家五朵金花
“街头的流浪儿可真不少,收容问题亟待解决。”
“小马路实在太脏了,公共卫生堪忧!”
几位姑娘引经据典向父亲以及长辈们“开炮”,颇有点革命者的风范。
张三小姐最开始时张静江只是出钱,后来则加上出力,为孙中山殚精竭虑。孙中山投桃报李,称呼张静江为“革命圣人”,还手书“丹心侠骨”四字相赠。
张家五朵金花
张静江家资豪富,在民国政府中地位尊崇,故而张家大宅中绝对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与五姐妹的关系都不错,当时蒋介石夫人陈洁如也是张家常客。陈洁如曾在回忆录里描述张家小姐:“五位可爱的女儿,每位都穿着齐整,显得聪明、帅气而迷人。她们一起回家来与她们的父亲与后母同住。她们不像普通小姐,而都曾先在法国,然后在美国接受教育。在我看来,她们简直就是摩登的极致。我对她们那种自然爽朗的神气、潇洒大方的仪态及雅致的服装,尤其印象深刻。她们真的不同于上海一般姑娘,我认为她们棒极了!”
张芸英
其他几位张家小姐暂且不表,单说张三小姐芸英,她从小学习弹钢琴,在法国念小学,美国读中学,期间一直学习钢琴,一日都不敢停歇。待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张芸英已经可以开钢琴演奏会了。
回到上海后,她被父亲送进中西女中补习中文,同时还为她找了个白俄钢琴家继续学习。
张芸英生了一张鹅蛋脸,俊眉修目,身材修长。她很会打扮自己,衣帽饰品恰到好处,身上艺术家气息浓厚,越发显得高贵典雅。
张芸英
三小姐长得美,家世好,一回到上海就成为“有为青年们”的追逐对象。1926年,张静云腿疾复发,张芸英去广州照顾老父亲,一到广州就招来不少追求者,其中家世最好,追求最猛烈的便是宋子文。
霸总追妻宋子文,民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宋氏家族是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宋子文的大姐宋蔼龄嫁给了孔祥熙,二姐宋庆龄是送终散的夫人,此时三姐宋美龄与蒋介石正在交往,宋子文的地位不可谓不“尊贵”。
宋子文
更别说小伙子长得仪表堂堂,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一回国就接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他有骄傲自得的本钱。
孙中山登位后,张静江全力支持蒋介石,张家与宋家“投资”同一个人,目标相同,宋子文与张芸英年纪相仿,张三小姐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也说得漂亮,她坦然大方,遂起了追求之心。
宋楚瑜、陈丽珍、张芸英和另外两个女人在野餐
开始时,张芸英对宋子文的印象不好不坏,两人都喜欢跳舞骑马,也聊得到一起。但随着宋美龄与蒋介石好事将近,宋子文的行为作风越来越浮夸。
一次大伙儿一起去海边游泳,宋子文忽然单膝跪地向张芸英求婚。张芸英大为恼怒,这种公开示爱完全是大男子主义作风,根本不管她喜不喜欢,直接将人逼到墙角。
张芸英将戒指往海里一扔,丢下朋友们独自回家。
张芸英与宋子文
为了躲开宋子文追求,张芸英跟父亲哭诉了一番。张静云最是疼爱三女儿,又是豁达开朗的个性,便指派了一个年长的男仆送女儿回上海。
宋子文得知消息后,竟然下令船不许开,另派了一艘小船想将张芸英追回,这等行为彻底惹恼了张三姑娘。她再也不肯给宋子文一个好脸色,最后就连宋庆龄都看不下去了,对弟弟说道:“张小姐不喜欢你,不要强求。”
宋子文一番操作反倒给另一位追求者机会,这个人便是陈寿荫。
婚姻大事陈寿荫出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其他家世背景现在已经无从考据。最流行的说法是他麻省理工毕业,在归国的轮船上遇到同样回国的张芸英。
陈寿荫
陈寿荫一生中从未从事过任何理工方面的工作,一直在编剧、导演、演员圈子中打转。不得不提,陈寿荫的皮相是极好的,他眉目清隽,皮肤白皙,体态修长。谈吐之间颇有文人纵横捭阖,潇洒倜傥的味道。
远洋邮轮上的那段时光,两人聊了很多,艺术、书画、音乐……爱情的小火苗在两个年轻人之间迸发。陈寿荫到了上海之后,立刻投身电影业,第一部导演并主演的电影是《孽海潮》。
张芸英与陈寿荫
张静江连宋子文都不满意,又何况一个陈寿荫?老丈人不买账,陈寿荫并不气馁,一封封情致绵绵的书信向张芸英诉衷情,据说他还曾写过一封血书表明心志。
在宋子文的对比下,陈寿荫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在回到上海后不久,张静江答应了两人的婚事,拿出一万大洋,将女儿的婚礼办得风风光光。
张芸英与陈寿荫的婚礼
1927年7月15日,张芸英与陈寿荫在大华饭店举行婚礼。奇怪的是,别说蒋介石没有出席,就连新娘子的父亲张静江都没有出现。
无论是否有过龃龉,刚结婚的时候,情投意合的两人过得蜜里调油。张芸英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陈平和陈鹏。
《申报》关于张芸英结婚的新闻,代表张静江出席婚礼的是南浔同乡张伯琴
但陈寿荫的性格,往好里说是艺术家脾气,对拍片异常认真,但凡光线、背景有瑕疵,都会重拍。但电影公司是要赚钱的,他拍片进度缓慢,废片太多,成本大大增加。再加上性格刚毅孤僻,听不进别人劝解,久而久之,再也没有人找他拍电影。
不得已,张静江在杭州给女婿找了个电气局总务科长的差事。或许因为这份工作并非他所愿,陈寿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完全不上心。
陈寿荫
后来日本人打到杭州把电气局占了,他们夫妇又回到上海华盛顿公寓居住。老丈人见不得女婿游手好闲,又在物价评议局给他找了一个秘书工作,可这些都不是陈寿荫想要的。
一别两宽从中国第一代导演到张静江女婿,陈寿荫心中积累的不满愤懑越来越多。
只可惜他并未在自身寻找原因,一味将问题怪到强势的妻族身上,好似他这么多年来郁郁不得志,全都因为妻子娘家太过于强势所致。一来二去,陈寿荫便与一位电影明星交往过密,被八卦报纸刊登在头版头条,狠狠给了张芸英一巴掌。
张芸英
19年婚姻,中间发生过多少琐碎不快谁也说不清,情感是经不起消磨的,况且张芸英也不是那种忍气吞声的女人。既然爱情已经没了,那这段婚姻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张芸英断然离婚,这也是陈寿荫这个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申报》上。无论从家族势力到收入,陈寿荫都无法与张芸英匹敌,故而孩子的抚养权都归了张芸英。
张芸英、陈寿荫和他们的儿子陈平
1946年秋天,张芸英带着孩子离开上海,前往北平自力更生。当时长子陈平同时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了让母亲换个环境,陈平对张芸英道:“我们去北平吧,离开这个尽出坏事的大上海!”
来到北平,他们最初租住的是齐如山先生家的房子。那是张芸英第一次离开家族,接触“平民生活”。她拎着菜篮子去菜场买肉,看到卖肉的大叔现场剁肉都看得津津有味。为了赚钱,她曾在北京女青年会、汇文中学、清华大学音乐室教授钢琴,还在芭蕾舞团、民族歌舞团内担任钢琴伴奏。
傅秉昌(傅秉 常)、张芸英和吴朝书
解放前夕,张静江给女儿寄了一封信,信中夹着机票,让她带着孩子前往美国与自己汇合,但张芸英却拒绝了,“我要留在祖国,人家能过,我也可以靠自己活。”
张静江去世后,继母朱逸民多次给张芸英寄钱,张芸英都跟组织汇报清楚。
1955年,张芸英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工作,因为她的英语和法语都很好,播音的时候可以拿着中文稿流利地用英语讲出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赞扬中,这份工作一直干到了退休。
张芸英
只要有空闲,张芸英必定跟自己的钢琴待在一起,她的儿子说她只要往钢琴边一坐,什么烦恼就都没了。
因为父亲与孙中山的关系,张芸英多年以来都与宋庆龄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但张芸英从没靠宋庆龄获得一分利。
1998年,张芸英在北京寓所安详地离世,享年95岁。
张芸英与陈友仁
张芸英是个非常纯粹的人,或许因为家里保护的太好,在她看来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
爱就努力嫁给他,哪怕没有收到多少祝福;不爱就抽身离开,不再相互伤害。
据说陈寿荫解放前去了香港,1970年去世。自从分手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离开痛苦婚姻后,张芸英没有自暴自弃,她保持了对钢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忱,快快乐乐完结此生。
经得起风浪,走得下神坛,这才是民国名媛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