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汉忠臣苏武曾经手持旌节,孤身坚守冰天雪地的北海十九年,始终对大汉忠心耿耿,初心从未改变。后来,汉朝得知苏武依然在匈奴那边,认定他是一位忠肝义胆的英雄,便迅速开展了营救行动。

汉朝使团克服重重困难,冲垮了匈奴的各种障碍,终于将苏武从大漠接回了汉朝。跟随着苏武一起归来的人员里,其中还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跟班。没想到多年之后,他竟然成为了匈奴的致命克星。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

苏武独自在匈奴坚守了十九年,期间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后来,汉朝了解到苏武在匈奴的处境,便决定制定营救苏武的计划。终于,经过汉朝的不懈努力,采取有效的手段,将苏武成功地从匈奴手里解救了出来。

跟随着苏武一起返回汉朝的人员中,还有一个并不引人关注的小跟班。这个小跟班名叫常惠,那时始终陪在苏武的身边。对于常惠,起初世人对他并不了解。常惠出生于普通家庭,生活拮据。常惠为改善贫寒家境,渴望能够有机会出人头地,一直在寻觅机会。

得知苏武将要出使匈奴,他便主动前去报名,自愿一同前往。当时,匈奴地区荒凉苦寒,荒漠遍布,杳无人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活条件极差。汉朝的很多大臣都不愿意去执行这个任务,纷纷寻找借口推脱。

朝廷面对这样的局面,好不容易才接到了常惠的出使申请,自然是要给予其丰厚的赏赐。常惠不仅得到了朝廷的物质奖励,还被任命了官职。在苏武的带领之下,常惠就跟着一行人来到了匈奴,执行出使的任务。

常惠原本以为出使匈奴就是一次官职升迁的绝佳机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然而,匈奴无缘无故地就把汉朝使团强制扣留,不允许再返回到汉朝。当时,匈奴人想要汉朝使团人员能够留下来,便利用各种方法逼迫使团人员为其效力。

大部分使团人员没有接受匈奴人的请求,受到了匈奴人的残酷对待。其中,苏武被流放到了荒无人烟的北海。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表面上没有抗拒匈奴人,而是欣然接受了匈奴人的邀请,常惠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常惠懂得灵活变通,头脑活泛,他的处境与苏武很不相同。常惠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反而在匈奴混得是风生水起。他很快适应了匈奴生活,学会不少新本领,还精通了匈奴话。常惠常与匈奴人交谈,凭借机灵劲儿,骗取了不少金银。

常惠能说会道,与匈奴贵族、基层士兵都能聊到一块儿,因而对匈奴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
常惠在逆境中,依旧能够很好的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他暂时地迎合匈奴人的想法,表面上服从他们的安排。其实,常惠在暗地里,时刻寻找机会能够返回汉朝。

常惠回到汉朝,本以为能过上安稳日子,然而匈奴仍不断袭扰边境,两国争端频发。常惠接受任命,准备出使西域古国乌孙。他这次出使的任务是联合乌孙的力量,一同击退匈奴的进攻。当时,乌孙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便利。

乌孙拥有较大的势力,得到了汉朝和匈奴两方势力的拉拢。汉朝的皇帝曾经多次与乌孙和亲,使得两国保持着姻亲的亲密关系。后来,匈奴计划攻打乌孙。乌孙一时间难以抵抗匈奴的进攻,处于比较弱势的处境。

这时,乌孙多次向汉朝请求支援。等到汉宣帝继位后,匈奴依旧在围攻乌孙。汉宣帝见乌孙被围局势未得到妥善解决,便决定向乌孙伸出援手。汉宣帝任命常惠完成出使乌孙的使命,帮助乌孙大败匈奴。

汉宣帝认为常惠曾经跟随着苏武出使过匈奴,并且还在匈奴待了很长的时间,对匈奴的风土人情非常熟悉。有了常惠的这些经验,在面对未知的困难的时候,能够轻松地得以解决。常惠还有着广泛的人脉,他和解忧公主是朋友,交流没有任何障碍。

常惠接受了汉宣帝的命令后,就带着一行人出使乌孙。来到乌孙之后,常惠便和乌孙的国王和将领们进行商量,探讨一下具体的军事策略。他们在军营之中,认真地分析了双方的作战形势以及各自的优势。

经过长时间的商讨,他们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想法。于是,乌孙国王便向汉宣帝上书一封。乌孙分析匈奴派兵进攻乌孙,一路上攻城掠地。匈奴人甚至还想要迎娶公主,从而阻断乌孙和汉朝的姻亲关系。

乌孙明确表示要派出精兵强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公主,击退匈奴。这封奏章正是常惠与公主商议后的结果。果不其然,汉宣帝见奏章后决定出兵援救公主,随即着手筹备军队,准备奔赴乌孙。

汉宣帝派遣十五万骑兵,声势浩大地进攻匈奴。皇帝任命常惠为校尉,执行对乌孙监护的任务。就这样,汉朝和乌孙的军队一起攻击匈奴。依靠常惠的智慧,汉朝和乌孙部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经过这一战,匈奴遭受了兵力、粮草的巨大损失。

常惠得到了汉宣帝的重用,执行联合乌孙攻打匈奴的重任,其中少不了霍光的举荐。当时,霍光在汉朝朝廷中拥有很大的权力。他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便培养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人才。常惠有出使匈奴的经验,自然引起了霍光的格外关注。

霍光觉得常惠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肯定要好好利用。常惠这才有机会进入到了汉宣帝的视野之中,获得了皇帝的特殊任命。汉宣帝派出的十五万骑兵,实际能战者只有五万人。常惠心生一计,决定将计就计,借此震慑西域诸国。

西域诸国见汉朝兵马众多,顿时十分害怕,纷纷向汉朝上书,表示愿助汉朝抗击匈奴。常惠胸有成竹,率领五万精兵和西域诸国的兵马,一起攻打匈奴。匈奴面对着兵力占优的汉朝军队,顿时变得不知所措,难以招架。

常惠之前有在匈奴生活的经历,对匈奴的军队特别了解。常惠清楚地认识到了匈奴军队的弱点,于是,就利用这些弱点,一举将匈奴军队击溃。汉朝的军队在常惠有效的指挥之下,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常惠击退匈奴的进攻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稳定西域诸国的事情上来。他安抚好西域诸国之后,就多次派兵袭击匈奴的地盘。常惠命令军队不要和匈奴的军队正面对抗,而是利用小股部队袭扰匈奴的羊群和马群,让匈奴人防不胜防。

除此之外,常惠还曾经很多次派出使臣去往匈奴。常惠觉得这样可以打探清楚匈奴军队的实兵力部署,还能够利用机会疏离匈奴贵族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依靠着自己灵活的头脑,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尽可能削减匈奴的实力。

常惠的诸多有效举措,沉重地打击了匈奴的实力。匈奴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往日的实力,无法组织起大规模军队与汉朝对抗。后来,甚至匈奴内部产生了动乱,造成了势力的分裂。这一切的结果,恐怕要归功于常惠的努力。

匈奴人万万没有想到,昔日里并不起眼的小跟班,竟然会成为自己的致命克星。常惠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是最渺小的树苗,只要心怀壮志,总有机会也能够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