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我们常常听到“十人九痔”这个说法,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种夸张表达,可实际上它是有着真实数据支撑的。
据相关普查资料显示,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达到了59.1%,而痔疮在所有肛肠疾病里占比87.2%,如此高的比例,足以证明这句俗语并非空穴来风。
从数据来看,痔疮是肛肠疾病里的“头号选手”。
在痔疮类型中,内痔又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而且痔疮的发病没有性别“歧视”,男女都可能中招。
令人意外的是,女性发病率为67%,高于男性的53.9%。
这可能和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与经历有关,比如孕期时,随着胎儿逐渐长大,会压迫盆腔血管,阻碍静脉血液回流,进而增加患痔疮风险;分娩过程中用力过度,也会让肛门直肠部位压力剧增,容易引发痔疮。
20 - 40岁人群是痔疮的“重灾区”。
这个年龄段的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时间久坐不动是常态。
就拿办公室白领来说,一坐就是一整天,缺乏运动,会使得肛门直肠部位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久而久之,静脉丛曲张就形成了痔疮。
还有些人饮食习惯不健康,爱吃辛辣刺激食物,大量饮酒,这些都会刺激直肠黏膜和肛门皮肤,引发痔疮。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肛门部的血管弹性变差,肌肉松弛,这让痔疮更容易找上门,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
比如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直肠黏膜容易松弛下垂,形成痔疮。
痔疮的存在,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便血是痔疮常见症状,长期慢性便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让人感到头晕、乏力、心慌。
如果痔疮脱出没有及时回纳,发生嵌顿,会造成组织坏死、感染,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面对如此高发的痔疮,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定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还要注意肛门卫生,便后用温水清洗。
“十人九痔”不是谣传,是真实反映了痔疮高发性的俗语。了解这些知识,能帮我们更好地认识痔疮,积极预防,在出现症状时也能及时就医,保护好肛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