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都知道一些科技公司,头部企业纷纷停止对俄的市场业务服务,比如苹果、英特尔、谷歌、微软等等。具体的名单就不一一细说了,只需要知道这些企业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
站在这些企业的角度,可能只是一时的措施,等风平浪静之后可能还会重启在当地的业务发展。毕竟当地需要他们提供业务,而且因参与了行动,在西方国家那边也能说得过去。
如意算盘打的不错,可是他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俄反手一击直截了当。打算将这些企业在俄资产收归国有。美企断供“恶果”出现了?俄此举意味着什么?
01美企断供“恶果”出现
苹果、英特尔、谷歌等公司都是国际化企业,在全球各国市场开展业务部署,有些国家市场甚至深耕了十几二十年,在当地积累了大量的工厂,基础设施和商店等等。
能够被民众认可,信赖,说明这些企业是做得不错的。可当某些事情发生时,这些企业的真面目还是暴露了。民众的信赖,认可和权益保障,在某些人制定的规则面前,被置之脑后。
甚至想要立马划清界限,可是有没有想过这么做会给当初信赖,认可他们的民众,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些公司可能永远也不会给出民众想要的答案,需要时会喊出“顾客是上帝”的口号,到了关键时刻,就未必是这么回事了。
不过这些公司企业可能会抱有侥幸心理,发布的消息中会带有“暂停”的字样。也就是说当下特殊情况先停止一段时间业务,然后等风头过了之后,继续开展业务布局。至于民众心里是怎么想的,估计不在这些公司的考虑范围之内。
反正就这么几家可选的服务业务,或许他们也不担心会对将来在俄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该经营的业务继续经营,一切照旧。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俄会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吗?一则消息传来,美企断供“恶果”出现了。
据俄媒消息,其已经列出59家企业名单,打算将这些停止在俄经营的企业,所留下的商店,工厂等资产设施收归国有。
名单中有大家熟悉的苹果、英特尔、谷歌、微软等公司,这些公司有的在俄当地开设了实体店铺,有的建设了工厂设施。那如果是经营软件业务的公司呢?
别忘了此前俄已经对其最大的资源网站进行解禁,里面就有不少破解版资源,详细情况估计大家也清楚。俄在这个关键时刻放出该网站,是为了什么不言而喻。所以那些停止业务的正版软件厂商,其正版产品有可能会存在于该网站当中。现在没有,可不代表将来。
当然,最为主要的还是将遗留资产收归国有的措施,这反手一击直截了当。看起来只是将一些工厂设施进行国有化,从企业的私有资产变成国有。可实际上这项举动意味深长。
02俄此举意味着什么?
前文说了,许多企业会在某些国家市场积累大量的基础设施,发展经营十几二十年,为民众供应各项服务保障。
同样的,苹果,英特尔等公司在俄罗斯市场肯定也投入了不少经营成本,开设一座座实体旗舰店,工厂设施等等。
这些投入耗费了企业巨头们巨大的心力,虽然暂时停止业务,但只要等将来情况恢复稳定,一切回归平静,那他们再次重回俄市场时,就能迅速回到往日的经营状态。
因为消费者没有过多的选择,哪怕心中有些异样的情绪,还是会再次买单。
可将这些私有资产收归国有,事情就不简单了,意味着西方国家的科技巨头们,在当地市场十几二十年的努力可能白费,资产一夜之间不再归属于自己。
也意味着未来想要继续回到当地市场经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先不说能不能再次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失去了原来的资产支持,一切都有可能重新开始。把过去走过的路再走一遍,但能否走的顺畅就不清楚了。
而且更让这些公司没有料到的是,当地不仅打算将资产收归国有,而且还有拍卖的想法。首先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外部管理,然后把企业的资产,设施进行拍卖。
如果只是某个地方的实体店铺,仅做一些正常的交易,可能对公司企业们而言也不算什么。但谁知道,这些转化国有资产的设施当中,会不会涉及企业重要的信息、数据、技术等关键核心。
如果有,并且被用于拍卖的话,会发生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吧。到时候企业失去的不仅仅是当地的市场份额,更有可能影响在行业内发展的优势地位。
03总结
既然好好说话不听,还一意孤行的随大流,做出某些让人失望的事情,那想要得到尊重和进一步的认可,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些企业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至于有没有悔意,就算有,也晚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科技有趣味,带你了解新鲜科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