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一篇短文来探讨一个庞大的哲学问题,显然有失系统与精细,但即便如此,应该也不妨碍哪怕是“胡思乱想”的表达。
不少哲学家认同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以及我们的意识只是这些存在的映射。也有哲学家虽有些匪夷所思但却又无可辩驳地把物质存在定义为意识的集合。罗素在他的《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提到,他“隐约感觉到在物质存在和意识存在的背后有另一个东西”,但他认为他“还不能清楚地定义和认知那是个什么东西”。
这样的争论和思辨在哲学史上占据了巨大的空间。但也还算好,不管怎么分析,怎么思辨,结论如何,其实好像都无大碍,几乎丝毫不影响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
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存在的理解是一维的,即物理存在。而实际上所有存在都是二维的,即“物理存在”和“信息存在”,这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说一张桌子,除了像罗素所说的“盖上多大的桌布也不能否定它的物理存在”之外,它还有完全垂直的另一个维度的存在——信息存在!桌子的设计,它所代表的审美,它的坚韧度,承重多少,长宽高等等。如果是一张刻了一篇古诗文的桌子,那就还有雕刻古诗文的动因,以及古诗文的背景故事等等。
又比如一张写满字的普通纸,它物理维度存在的重要性远不及它信息存在的重要性。更不要说电脑了,它物理维度的存在与信息维度的存在相比更是微不足道。当我们想到当今世界的互联网存在时,我们的概念里差不多只有它的信息维度了。
那么什么是意识呢?意识也就只不过是大脑这个物理存在的另一个维度罢了。意识和思想也就是每一个大脑细胞所承载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关系”在很大意义上接近于纯粹信息维度的存在。
这样一来,客观世界的信息存在和我们的意识存在是没有严格边界的。大脑中的意识之存在,与任何客观存在都有其信息维度的存在是同样一件事情。
和以往的哲学对客观世界与意识之间的关系讨论不一样的是,这种二维的哲学框架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提供了重要指引。甚至也为非常具体的实务提供了创新思考的解决方案。
让我们试着在二维的哲学框架下开发一些非常具体的思考分支,比如说经济发展分支。
经济系统最重要的目标函数是通过对资源的配置不断优化,而使得生产力不断地提高。显然,一个经济体与另外一个经济体之间的差别应该不是资源,而是资源的配置系统、配置关系,或夸张一点叫“配置秘方”。换句话说,发展中经济体比之发达经济体所缺乏的是配置的优化程度,这几乎是一个纯粹信息维度的存在。所以,解决这个信息维度的问题就成了提高生产力的最大关键。因此,当信息的收集、扩散和加工变得比以往容易很多时,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的提升速度就会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而要更快提高生产力的关键也就在于怎样让这些信息自由快捷又有效地收集、扩散和加工了。同样的原因,当我们看到在信息产业的空前发展的状况下,现在和未来各落后国家的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也就不一定需要找任何其它的原因了。
再比如另外一个分支的思考: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方向。稍读历史就会发现人类的近代发展是爆发式的。其实,人类除了非常有必要地解决了用其它能量代替通过燃烧肌肉去生产和改变世界之外,做了且正在做的是三件事情。
其一是把东西的物理存在从A搬到B并进行加工;(编者注:比如石油开采)
其二是把信息从A搬到B并进行加工处理;(编者注:比如阿尔法狗)
其三则是人对人本身的物理存在的探索和改变(还非常之初步)。
“一”和“二”就是我们讨论的存在的二维。当我们思考如何做“一”和“二”这两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必须使用完全不同的框架,因为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比如具体到经济活动中,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便是要摆脱人类从事第一类活动的思考模式和经验,从信息维度的根本特性重新思考,这就决定了谷歌这样的公司与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是完全不在一个维度空间里的企业。
我们或许不难想到,过去的世界首富是洛克菲勒,可以说是属于第一个维度的典型。而现在呢?从比尔·盖茨、巴菲特到杰夫·贝佐斯,他们本质上在做第二个维度的事情。很显然,第一个维度已经完成了很多,而第二个维度才刚刚开始。阿尔法狗也好,自动驾驶也好,数字货币也好,一切都刚刚开始。如果把信息维度作为存在的第二个维度去思考和创造,人类的思路也就更清晰了。
当然还可以延伸到许多思考里去,回答许多关于未来的问题,比如大脑和生命。可以说生命就是个算法。那么人工智能呢?未来机器与人类的关系呢?社会组织是不是也像大脑一样?一群蜜蜂的高智商是怎么来的?未来世界会是一个完全由Token控制的世界吗?人类大脑能被Hack吗?数据的所有权如何监管?整个社会会去中心化吗?每个人在未来的社会里是不是几乎就等价于一个数据节点?经济系统优化资源的终极状态是什么?当机器与人的差别越来越小时,社会会怎样?当人的基因乃至意识能被修改时,人的生命意义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世界是二维的”哲学框架或许能为这些问题的思考确立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