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中铁路小镇黎塘,因交通的发展和便利,而成就广西的工业重镇。一个人口约12万,且非农业人口居多的地方, 因在鼎盛时期的七、八十年代,入驻有中央、区、地、县大小几十家工厂及单位,各配套服务行业同时也不断跟进、发展和提升。如医疗系统,除各大单位的自有职工医院,医务室外,还有南宁地区卫校附属医院(现南宁市九医院),镇医院,乡医院,县皮防站,农业社骨科医院,村卫生室等,体系非常的完善和方便。
那么,作为宾阳县属的医药材批发供应单位黎塘医药公司,不仅有自己的办公楼,中药、西药仓库,门市部,还乘“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势,加之良好的服务。其经营效益在不大的小镇,那是出了名“靓单位”,引得坊间传说不少。一是职工收入高,福利好。许多人都想找关系调入,最多时达到一百三十多人。为扩大单位影响,拓展业务,辐射周边,公司除了经常赞助镇上及附近其、乡镇的各项活动外,还特招男、女篮球队到各地表演及比赛,水平及名气,九十年代,曾在县里也是前三名的存在。据说其经理也是小镇同级干部中,第一个坐轿车的领导。而在黎塘国税局旁的一块空地,当年不大的药材公司凭自身实力,另外在此买地建楼,实现每职工一套(间),也是小镇县属单位中的首创;二是公司的妹子不愁嫁,小伙子不愁娶。记得年轻时,曾混入铁路采石水泥厂的青年团去搞联欢,竟铩羽而归,估计大多“名花有主”吧。而公司的一个普通送货司机,竟然搞惦了东区某厂的“十朵金花”之靓妹。有时,小镇的“情缘”,就是这样实在也合乎情理。
随着社会改革的发展,国家医药用品生产、批发、零售行业管理的放开,产生“医药代表”直销,代销,物流配送更为快捷,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新世纪后,和黎塘不少国企单位一样,黎塘药材公司的经营由盛而转衰,逐渐淡出了“江湖”。如今,在网上查询的结果,黎塘药材公司已是注销的状态,遗留的无非是资产及生活区等物业管理之类的存在。还有镇上曾经散落的近十家门市部,估计也是被新兴的资本老板吞并而留存无几。特别是那个闹市中,曾经黎塘最大规模的门市部,早已卖掉新建成了私家宾馆,渐渐消失在小镇人的记忆中。
近日,走进位于小镇仁爱路一里的药材公司总部。业务大楼及门面、仓储等痕迹依在,但已人去楼空,早不见当年车来人往,生意繁忙的景像,以及那弥漫飘荡的特有药、草味,而显得无比寂静与破落。据说“将军锁”把持的房间,还存有些档案。那些下岗、分流多年的员工,到退休点的还会来办个手续,还得自己补足社保,才能领到不多的退休金。这也是小镇里,县属小单位的普遍现象,时间和岁月,早冲淡了那些曾有的锐气,人在,健康,平安就好。沿一条窄暗的通道,楼后连着一幢旧宿舍楼,尚有一点人气相伴。总部虽非主街,但离火车站及老货运站隔路相望约百米,住、饮、交通方便,位置颇佳,表明当年县里选址的眼光独到。在不远处黎塘最早的车站老水塔旁,其有一老式的青砖红瓦仓库,虽还在出租使用,但看得出药材公司历史的悠久,估计从湘桂铁路线开通的五、六十年代起,就承担着本镇,本县及周边县十里八乡人民的医药物品的仓储及供应任务,多年来,无疑在国家社会发展建设中,也书写有光彩照人的篇章。
时代总会在不断进步和变革,难免也会“牺牲”一批人。曾经有着辉煌过往的国营黎塘药材公司“谢幕”,成了一个时代变革的缩影。当年亦曾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药材人,你们还好吧。
(广西黎塘老国企故事系列之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