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位死于暗杀的开国将领,住所离奇遇刺,多重安防形同虚设

阳泽评历史啊 2024-08-19 14:34:46

1970 年 12 月 17 日的凌晨 4 时多,夜幕笼罩下的昆明军区大院 42 号楼院内一片宁静。

然而,突然间,几声沉闷的枪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将昆明军区党委办公室秘书邹贤玉从睡梦中惊醒。

他急忙接起电话,话筒那边传来的消息让他的困意瞬间消散。

开国中将遇害

当时邹贤玉在电话中听到了一名年轻女子焦急的声音,她说大院42号楼发生了枪击事件,希望其能立即找人前来处理,随后对方便匆匆挂掉了电话。

听到这里邹贤玉心中大惊,因为42号楼院位于军区大院的中心,是一座别墅式的宅院,现在是时任昆明军区政委、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的开国中将谭甫仁和夫人王里岩的住所,平时有五位警卫员把守,按理说不该出现这种事件。

没等邹贤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办公室的电话就又响了起来,这次打来电话的是谭甫仁的警卫员,他向邹贤玉确认了谭将军夫妇遭遇枪击的情况,听到这里邹贤玉立即通知了昆明军区的主要领导,医护人员也迅速赶往现场。

当人们赶到现场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

谭将军的夫人王里岩倒在血泊之中,她的眉心处有明显的枪伤,子弹穿透了她的身体,显然已经去世了一段时间。

而谭将军的状况更是令人揪心,他的腹部、手臂和头部都中了枪,伤势严重。

他的心跳已经停止,生命垂危,好在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谭将军才恢复了微弱的心跳。

昆明军区也将这一事件直接汇报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在要求相关人员查清此事后,还派出了北京的外科手术专家乘专机飞赴昆明。

但即使人们尽了极大的努力,谭将军还是在当天下午4时许不幸逝世,他也成了我国第一位死于暗杀的开国将领。

由于43号楼院处于大院的核心位置,一般的外来人根本没有办法靠近,因此周总理推测这件事很有可能是内部人员干的。

他要求昆明军区成立专门调查组彻查此事,同时还派出了公安部的精兵强将协助他们工作。

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办案人员先对大院中的所有人员进行了排查,他们被要求必须说出案发前夜和当天凌晨的所在地,并要有人做出证明。

经过排查所有大院人员都有不在场证明,只有军区保卫部保卫科副科长王自正,无法做出证明,但当时他正被隔离审查,有一名专门的哨兵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因此他也被排除了嫌疑。

为了防止犯人逃出昆明,军区在对大院人员进行审查的同时,还叫停了列车和飞机的营运,对机场和车站的旅客进行了详细排查,但却依然没有收获。

与此同时,调查组的其他成员已经通过鉴定确认了射杀谭将军夫妇的枪支,是保卫部之前丢失的两把手枪,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调查组之前的猜想,即犯罪嫌疑人是大院内部的成员。

然而,每个人的不在场证明都非常确凿,这使得侦破行动陷入了僵局。

真凶浮出水面

就在办案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两条新的线索让他们看到了破案的曙光。

首先是当时借住在42号楼的王里岩的妹妹,她告诉办案组案发时她曾经走出卧室查看情况,看到一个身影正在向门口逃窜,看起来身高应该在175-180左右。

与此同时,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引起了专案组的关注。

一名十三岁的少年主动找到他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这个少年回忆起在案发后的不久,有一个人曾经敲响了他家的房门,询问他军区保卫部陈汉中科长的位置。

少年向这名男子指明了方向后,便回到房间继续休息了。他还透露,这个人身材高大,外貌特征与自己玩伴王某某的父亲王自正颇为相似。

听到这里办案人员忽然想起了唯一没有不在场证明的王自正,这个人在1946年的时候,曾经参与了还乡团(国民党组织的地主武装)枪杀村委会主任的反革命行动。

后来他逃亡外地并混入我军内部,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干部军官,直到最近军区政治部才接到举报,决定对王自正实行隔离审查。

此人之前在保卫部工作时间很久,对武器装备的存放位置十分清楚,想要偷走枪支并不困难。

而且他的身高体型也和王里岩妹妹的说法大致相仿,这让警方将其视作第一嫌疑人。

随后,警方手持王自正的照片,找到那名少年进行辨认。

少年毫不犹豫地确认了照片上的人就是当天敲他家房门的男子。

这一关键线索进一步证实了警方的猜测,说明案发当天王自正成功地避开了哨兵的监视,他极有可能就是杀害谭将军夫妇的凶手。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会好奇王自正究竟是用什么手段逃脱监视的。

事实上在经历了漫长的和平时期后,很多警卫人员的工作态度都是存在严重问题的,玩忽职守的情况经常出现。

而王自正作为一名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人,想要避开哨兵的视线,可谓是轻而易举。

但还有一个疑点,按理说在谭将军的住所旁应该有五名警卫,为何他们没能阻止凶手行凶呢?

这是因为案发当天,现场其实只有两名警卫员,其他三人被叫去参加“千里野营拉练”了。

在发生枪击后,一名警卫员缩在值班室里不敢出来,而另一位警卫员则正在跟比自己大30岁的前国民党官员情妇卿卿我我,压根没发现首长正处于危险之中,这才让王自正成功得手。

至于剩下的两名警卫员,他们的责任心和军事素养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在枪击事件发生后,一名警卫员竟然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得退缩在值班室里避难,不敢出来查看情况。

而另一名警卫员则正忙着与比自己年长三十岁的前国民党官员的情妇卿卿我我,完全没有察觉到首长的险境。

正是由于这两人的失职,才使得王自正有机可乘,成功地实施了他的犯罪计划。

办案组人员对于警卫员存在的问题也是心知肚明,因此他们没有花费时间调查王自正脱身的可能性,而是直接让保卫科长陈汉中与干事李伯志到王自正的隔离室,要把他带到外面问话。

王自正听到要被问话后,以系鞋带为借口靠近自己的床铺,随后从被窝中抽出两把上了膛的手枪,将前来的二人射倒在地。

案件余波

听到枪响后,在周边巡逻的战士们立即向隔离室周边跑去,王自正此时已经从屋里跑出来,打算找机会突围,但随着赶来的战士越来越多,王自正的所有出逃路线均被封锁。

无奈之下他只能退到一个厕所中,与前来进行抓捕工作的战士们形成了僵持局面。

见王自正依然选择负隅顽抗,昆明军区领导便找来了几名负责战士政治思想工作的干部前来劝降王自正。

但王自正知道自己犯下重罪,而且已经插翅难逃,便在厕所中饮弹自尽了。

由于王自正已死,导致专案组人员没办法弄清楚他的杀人动机,直到后来他们看到了王自正的日记本后,才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自从遭到举报后王自正便对军区的处理方式非常不满意,但他也知道自己之前的所做所为一旦被证实,不但会失去现有的一切,还会受到严厉的审判。

这种情绪让他的心理变得扭曲,其在笔记本上写道:

我不能这样死;我要死,也要杀几个大人物!

起初,他将刺杀的目标锁定在与他发生过矛盾的几位领导身上。

但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认为刺杀这些“小人物”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也无法完全发泄他心中的愤恨。

于是,他改变了计划,将目标转向了谭甫仁将军。

在他看来,刺杀谭甫仁将军这样的重要人物,才能引起更大的轰动。

随着调查结果的水落石出,人们本以为这一案件就要告一段落,但没想到不久后昆明军区保卫部部长景儒林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用尼龙网兜套住脖子自缢身亡,还将保卫部的工作形容为一个“烂摊子”。

次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叛逃事件)发生后,有人将谭甫仁和景儒林的死推到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头上,这在当地引起了巨大争议。

为了平息事端,党中央对此案又进行了数年的跟踪调查,直到1978年才认定王自正背后没有任何政治集团的利用,谭甫仁一案也只是个人行为,那些无稽之谈才逐渐销声匿迹。

写在最后

谭甫仁将军,作为开国将军,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他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在战争年代,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和平年代,他依然保持着革命军人的本色,为军队建设和国家建设鞠躬尽瘁。

然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却在和平年代遭遇了如此不幸的劫难,这对于他的亲属和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悲剧。

而这起案件的背后还折射出了在当时军队及地方管理上的种种问题,但凡有一个环节没出岔子,谭将军夫妇也不至于被凶手杀害,这实在是令人痛惜。

参考资料:

黄爱国:《开国中将谭甫仁遇害真相》,党史文苑,2010年第7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