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报136:保变张元录三番超越,跨上变压器五十万伏

花木花木 2024-09-14 02:49:07

在1993年的新闻报道中,我也抓了一些典型,这些典型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关键性作用,其中个人典型是设计第三代50万伏变压器的保定变压器厂副总工程师张元录、带领军工企业勇闯商海大洋的风帆蓄电池厂厂长王保祥,集体典型则是擅于向能者“借脑”的晒图纸厂。

保定变压器厂副总工程师张元录的报道采用的是通讯体裁,采访时带上了钢记者。文章刊登在1993年1月20日的《保定市报》。内容如下:

1995年河北科技年鉴

超越

——记科技兴冀省长特别奖获得者张元录

本报记者 苑战国 宋钢

元月15日,省会石家庄,保定变压器厂副总工程师张元录激动地接受了省长程维高亲自为他颁发的科技兴冀省长特别奖。

去年12月29日,由他主持设计的第三代50万伏变压器通过省部级鉴定,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同类产品国内先进水平,国际八十年代水平。在国内50万伏产品事故率较高的情况下,保变在全国各地运行的16台50万伏变压器,却无一出现事故。可谁能想到,十几年前,中国向50万伏变压器高峰冲击的时候,保变竟只能当“替补队员”!

电力输送,电压越高越经济,因此各国争相发展超高压输电技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重点转移,电力工业也要来一个历史性的超越————输电由22万伏上到50万伏。

可上级的安排却让盼望已久的保变大吃一惊,配套的变压器由其他两个厂家生产,保变以后再说。这不仅关系到能否参加这次向超高压的进军,还关系到能否确保全国三大基地的“国家队”地位,保变的上上下下怎能不焦急万分?

张元录作为技术人员,跟随厂领导四处游说。北京、石家庄……,这个部那个院,不厌其烦地介绍。1981年,终于争到了元宝山电厂变压器的生产任务。

设计我国第一台50万伏单相自耦线端有载调压变压器,张元录就要采用国内还没有人用过的22万伏调压开关直接调压结构。高起点,风险大,关心他的人劝他还是采用简接调压办法,他却抱定1964年大学毕业来保变时的初衷∶为后人留下点新东西!

一个事关设计成败的短路阻抗参数成了拦路虎,他一连推导了半个月,还是理不出头绪。星期天,他去给四川老家的妻子寄钱,可那些数字还在他脑里碰撞、排列。突然火花一闪,犹如漆黑的洞中出现了希望的亮点。他转身跑回办公室,开始“挖掘”。当满天星斗都已疲惫的时候,他才大喘一口气,黑洞的出口被他找到了。

“来过小偷!”早班工人发现车间的围墙上,昨晚有人靠了木板,紧张起来,报告领导,四处查看。奇怪!什么也没少。可显然有人越墙而出。这个不偷东西的“小偷”是谁呢?查来查去,竟是张元录。

原来,张元录一连搞了几个结构设计方案,都不满意,论证,修改,常忙到很晚。这次是忒晚了点,大门都被锁了,不得已,只好权当一次“小偷”。

1983年11月20日,张元录设计的第一台50万伏变压器诞生,主要性能达到或超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1984年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博士后首届学术大会 论文集

从第一胎“指标”外生育之后,张元录又设计了几代产品,个个“优生”。1984年,张元录设计的大同二电厂50万伏变压器,技术、经济指标均接近世界水平,被机电部列入替代进口产品。1988年,又把50万伏技术应用于22万伏产品,为秦山核电厂设计了全国单台容量最大的核电站变压器,使保变成为我国唯一为核电站提供变压器的厂家。1989年,张元录设计的山东邹县电厂360兆伏安/50万伏变压器,是我国第一台为30万千瓦发电机组配套的50万伏升压变压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代表了我国制造50万伏产品的先进水平。

1988年,保变获悉世界银行要国际招标生产由它贷款的浙江瓶窑变电站50万伏变压器,决定投标,借此熟悉国际市场。

初闯江湖,保变想拉一家外国企业作伴。西欧某公司有这个意向,可他们的方案满足不了合同要求,日本日立实力雄厚,却只想吃独食。厂长上了火,盯着张元录问∶“我们自己设计能否满足要求?”

“能!”张元录略一迟疑,肯定地回答。

保变报出了自己的方案,他们要与东洋西洋的老外们争个高低。3天紧张的口头答辩,7天烦人的技术谈判,保变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一举中标。1989年4月,招标结果报请世界银行批准。1990年正式签定生产合同。1992年12 月29日,凝结着张元录心血的新一代产品,顺利通过鉴定。

在攀登50万伏变压器的高峰中,张元录也实现了自我超越,从普通的设计人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成为超高压变压器领域的专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呼唤着更高的电压等级,张元录又在构想新的超越——跨上100万伏!

罗学琛著. 一个电气工程师的回忆录

(除稿件,其余照片来自网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