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靠拢,中乌互惠!中国用一纸协议告诉世界:真正的朋友不会趁火打劫

随我观 2025-03-10 23:43:43

大浪淘沙,洗尽铅华,等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乌克兰才会发现就朋友来说,谁才是真正可靠的。

“朋友是用来相互支持的”,这句话的分量在乌签署《农产品输华议定书》签订之后更加得到了体现。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乌签署《农产品输华议定书》的事件表明了我们的立场。

也就是说帮你的同时也是帮我自己。

乌克兰作为欧洲的“粮仓”,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粮食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其中一半可供出口。

在中美关税战的背景下,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导致中国从美国进口粮食的成本大幅上升。此时,乌克兰的农产品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替代选择。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粮食,不仅能够稳定国内物价,保障粮食安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压力。和美国“闹掰”之后的乌克兰的境遇显然有点惨,前线也是被俄军打的节节败退,欧洲说好的援助却迟迟没到,同时,经济压力巨大。

此时,与中国签署农产品输华议定书,方面通过扩大对华出口,乌克兰不仅能缓解财政压力,还能在国际市场上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说明其在国际上并非孤立无援。

东大做事,从来是走一步看三步,没有外交决定都有深渊的意义,如果只把《农产品输华议定书》看成是中乌合作的深化,经济层面的互动,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这也是我们在地缘政治上的战略布局。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国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中乌合作的加强,有助于维持东欧的战略平衡。中国通过与乌克兰的合作,进入中亚,拉拢白俄罗斯,与波兰等东欧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形成对俄罗斯的战略牵制。

“美俄”靠拢了,那“中乌”互惠了岂不是应有之义?

这种平衡不仅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主动权,也为俄乌冲突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实事求是的讲,其实在俄乌战争之前,我们同乌克兰的关系都还不错,直到泽连斯基上台后出现的“马达西奇工厂”事件,败光了之前积攒的好感,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的事情了。

在过去几十年中,乌克兰向中国转让了多项顶尖军工技术,包括航母技术、燃气轮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转让,不仅帮助中国在军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当然也让乌克兰在当时经济困境中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中乌合作的深化,也是一个信号的释放,下一步可以看到中欧关系也将迎来极大的的改善。乌克兰作为欧洲的重要一员,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促进中欧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政治互信。

当前,特朗普挥舞着自己“关税”的武器,叫嚣着“美国优先”的口号,本质就是在搞单边主义,以此来对抗全球化。其实美国何尝不是在全球化浪潮中最大的受益者呢?

中乌这次的合作,才是我们一直挂在口上的“双赢”策略,我们不会像美国那样吃干抹净,也不会像俄罗斯那样巧取豪夺。

时间会证明一切。希望欧洲不要明白得太晚。

0 阅读:19

随我观

简介:随我观看天下风云,在这里读懂国际变换,解读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