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昌老师在2009年选择出家,让人颇感意外,这一消息在演艺圈引发了不小波澜。仔细思考后发现,这似乎又是一个早已注定的因果。
游本昌与佛门有较深的缘分,这可以追溯至他年幼时的一段经历。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位高僧对他的父亲说了一段引人深思的话:“这个孩子,如果将来不与佛结缘,恐怕活不过13岁。
这段话听起来十分玄妙,但游本昌的父亲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然而,随着游本昌逐渐长大,这段话犹如种子一般,在他父亲的心中深深地扎根、发芽。
从那以后,他频繁地做着梦,梦里总是出现那位高僧说过的话。
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1985年,游本昌接到了出演《济公》的邀约。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角色不仅让他在演艺事业上达到了巅峰,更像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一段佛缘。
《济公》这部作品的拍摄经历彻底改变了游本昌的人生轨迹。这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奇遇让他对佛法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拍摄结束后,他开始频繁拜访国学大师,深入探讨佛教知识,就像一个虔诚的求法者。
这一切,像是在为35年后游本昌的皈依做准备。从演员到虔诚居士,变化看似突然,实则为水到渠成。
他在采访中表示,这些年来发生的种种奇事让他越发感觉到自己与佛的缘分深厚。
有人称其为戏入人生,有人说是佛缘注定。然而对于游本昌而言,在济公这个角色中,他找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
这不仅是一个演员对角色的深度演绎,更像是一场跨越35年的修行之路,彰显了他对角色形象的刻画和美学追求。
如今的游本昌,已经完成了从艺术家到修行者的转变。但在很多人心中,他依然是那个带着破帽子、摇着蒲扇的济公活佛,他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善良与智慧的真谛。
这段不可思议的经历,是否就是高僧所说的"佛缘"呢?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的因果循环。
说起1985年的《济公》剧组,那真是一部辛酸的历史啊!那时候《西游记》剧组正在横店如火如荼地进行拍摄,而我们的《济公》剧组却只能靠"土办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土办法",那可真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招儿了。比如济公那个神奇的酒葫芦,现在看剧的人都觉得特效做得好,倒多少酒都装得下。
其实剧组的做法很接地气,他们在葫芦底部戳了个小洞,让酒水偷偷流走,再用错位拍摄的方式把这个"漏洞"遮住。
那样的操作,即使现在说出来也会让人感到有点难为情,但是那时候实在是没别的办法了。
但是,真正令人深感敬佩的还是游本昌老师对他所饰演角色的至死不渝的执着和热忱。济公这个角色,原本只是一个天性调皮顽劣、不拘一格的“酒肉和尚”。
游老师认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才是济公的精髓所在。他并不是不敬佛,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行善。
在敬业的方面,剧组人员至今难忘的一幕是拍摄济公大块吃肉的镜头。在那一天,道具组为拍这个镜头准备了肉,但因为天气过于炎热,第二天肉就变质了。
但是游老师一声不吭,顶着让人恶心的感觉,坚持把这场戏拍得很完美。
"游老师在那场戏拍完后,立马跑到一边呕吐不止。"当时的场记回忆道,"我们这才知道肉已经变质,可他一字未提,生怕耽误拍摄进度"。
在那个没有高科技特效的年代,《济公》剧组凭借一点一滴的真诚和坚持,创作出了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
游本昌通过近乎苛刻的敬业精神,使得济公这个角色在人们心中真正"活"了起来。
之所以认为这版济公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一版",是因为它不仅仅是演技的呈现,更是一种对角色的虔诚。游本昌把济公的每一个细节都演绎得栩栩如生,从走路一晃一晃的姿态,到说话时特有的语气,都让观众感受到了济公的真实存在。
35年过去了,这些幕后的故事至今还在被人们传颂。或许正是这种近乎执拗的坚持,塑造了一个不朽的济公形象,也为游本昌和佛法结下了更深的缘分。
这部1985年的《济公》,采用了“土办法”进行拍摄,展现了一部真正的神剧。剧中的每一幕都是用心创作出来的,成为了经典之作。
说到《济公》拍摄期间发生的怪事,游本昌老师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些年来,每当提起这些经历,他都会感慨:"这些事情,真的是科学都无法解释。
先说下最神奇的"求雨"那场戏。剧本需要拍济公为百姓求雨的场景,可是天气预报说未来半个月都是大晴天。在那个年代,可没有现在这么多黑科技,比如人工降雨、高空洒水,甚至连个像样的补光灯都没有。
有人打趣地对游本昌说:“要不你去寺庙拜拜?”没想到游老师真的去了。更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拍摄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雷声,紧接着就是一场瓢泼大雨。
这场戏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完成了。
第二个神奇的巧合是那只白蝴蝶的故事。在一场外景拍摄时,一只白色蝴蝶突然飞到游本昌面前。
你猜怎么着?那只蝴蝶竟然真的乖乖地落在了蒲扇上,等游老师拍完了,说了句"去吧,去吧",那只蝴蝶就这么飞走了。
有一次,剧组需要拍摄一场阳光明媚的戏份,但是当天却是阴天。然而,就在游本昌换好戏服到场的那一刻,奇迹发生了——乌云散开,阳光照亮了整个场地。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剧组的人甚至开玩笑说游老师是他们的“吉祥物”。
最后要讲的是济公大战黑风道长那场戏。导演想要一个大风的场景来烘托气氛,可是借来的最大号鼓风机连树叶都吹不动。
现场的树木被一阵大风吹得沙沙作响,仿佛专门为这场戏准备的一般。游本昌和饰演黑风道长的演员还没来得及站好位子,正发愁着呢。
这些巧合如果单独考察,那么可能可以用概率来解释。然而,如果大量的这些巧合同时存在,我们就难以用科学来进行解释了。
剧组的老人们都说,这些奇事的发生,或许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游本昌老师也表示:"这些经历让我越发感觉到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35年过去了,尽管时间飞逝,但这些奇妙的故事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无法解释的经历让游本昌和济公这个角色之间形成了特殊的缘分,超越了表演本身。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玄学"吧,有些事情,明明解释不通,却真实地发生了。
要讲济公的故事,咱们得回到南宋那个年代。在那个时期,有个名叫李善然的大善人,他经常帮助穷人、乐善好施,远近闻名,是一个难得的大好人。
这位名叫李善然的人年过半百才生下儿子,取名李修远,似乎与佛门有着天生的缘分。然而,谁也没料到,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在他大婚的日子里竟然来了个"天降惊喜"。
在大婚之日,新郎官李修远突然宣布要出家当和尚,这消息让他的父母心急如焚,四处寻找。两位老人终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最后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再后来,当法号"道济"的李修远再次踏进家门的时候,已经是物是人非、人去楼空了。得知父母已经不在人世的消息,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从那时起,他变得行为异常,但却在这种异常之中,四处行善,救助无辜。
如此一来,一个衣衫褴褛、头戴破帽子、手握破扇子的“酒肉和尚”形象,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开来。人们说他不修边幅,说他不像个出家人,然而,当有人遇到困难时,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并以他独特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这样一想,游本昌老师演的济公,简直就是将历史上的济公给"请"了回来。从李修远到道济,再到济公,这一千多年的传说,通过游本昌的精彩演绎,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前世因,今世果”?游本昌和济公的这段缘分,可能早在千年前就已经种下了。
从1985年到2009年,游本昌的人生如同一出精心设计的剧本,每一步都恰到好处。
游本昌在拍摄《济公》时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神奇经历,就像是神秘的信号,引领他步入佛门。
在影片拍摄完成后,他便像一个虔诚的求义者般频繁拜访国学大师,深入探讨佛教知识。
童年那个"与佛无缘活不过13岁"的预言,仿佛是为他埋下了这颗种子。从扮演济公到皈依佛门,游本昌用了整整24年的时间来思考和准备。
游本昌总是一脸释然地说起自己的过往经历:"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果。"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在银幕上演绎济公的演员,而是真的走上了修行之路。
时光荏苒,35年过去了,游本昌版的济公却依然活在无数人的心中。他本人在用另一种方式传播佛法,将艺术与修行相结合,表演与真修相辅相成,这段奇妙的因果犹如济公当年的故事重现。
这或许就是最美的修行之道,不是刻意追求,而是自然产生。就像济公所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所以,修行的真谛就体现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