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关帝庙:从历史深处走来,见证岁月沧桑

每日一字 2025-02-20 06:11:32

当你路过南关桥头,一座高大的关公像静静矗立,引人侧目。你是否也曾心生疑惑,南关桥头为啥有一座关公像?

这背后,藏着一段关于长春关帝庙的漫长历史,它贯穿了两个多世纪,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变迁。

朝阳寺:佛教之光初绽

长春关帝庙,最早名为朝阳寺,始建于 1799 年,也就是清嘉庆四年,由朝阳县的了因和尚修建。最初,它是一座纯粹的佛教寺庙,选址在伊通河西岸、紧邻大桥,水陆交通便利,很快成为宽城子最为热闹的地方。

朝阳寺规模较大,庙宇呈长方五边形,南北长近 80 米,东西宽 30 至 42 米,总面积约 2400 平方米。在诸多建筑中,关帝庙作为主建筑,香火格外旺盛,久而久之,朝阳寺就被人们称为关帝庙。

庙会:往昔的烟火盛景

每年二月和八月的第一个戊日,是祭祀关公的重要日子。而四月初八、十八和二十八的朝阳寺庙会,更是热闹非凡。庙会期间,城乡百姓纷纷前来,上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庙会上,唱戏的、杂耍的、吆喝的、闲逛的齐聚,锣鼓声、欢笑声交织,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这里不仅是宗教祭祀之地,也是社交、娱乐、购物的集会场所,承载着无数长春人的美好回忆。

除了庙会,朝阳寺还承担着慈善、救济等社会责任。依靠庙产和香火钱,寺庙不断扩建。1907 年(光绪三十三年),为配合全省戒烟政策,长春在朝阳寺设立了戒烟会;1909 年(宣统元年),长春巡警局总办也与朝阳寺有着紧密联系,寺庙在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动荡:岁月里的磨难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未长久延续。在文革的动荡岁月中,长春关帝庙遭受了严重破坏,许多珍贵的建筑和文物受损。到了 2002 年,因房地产开发,这座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的庙宇被夷为平地,曾经的辉煌就此尘封。

新生:巨型关公铜像的伫立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为了镇风水,一座巨大的关公铜像在长春关帝庙的旧址上修筑起来。虽然曾经的庙宇已不复存在,但这座铜像承载着人们对关帝庙的思念与回忆,也象征着长春关帝庙文化的延续。它静静伫立在南关桥头,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长春关帝庙的历史,是长春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经历过辉煌,也遭受过磨难,如今又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春关帝庙的故事,让这份历史文化遗产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流传下去。

你是否也有关帝庙的回忆?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出品:一点资讯吉林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