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宏伟征程中,工程项目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塑造城市风貌的关键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工程项目党组织,作为凝聚力量、引领方向的核心枢纽,正以激发探索者“敢梦”的豪情、增强实践者“敢为”的气魄、营造先行者“敢胜”的环境为使命,在工程建设的广阔天地中书写着壮丽篇章。
“敢梦”,是工程项目党组织点燃的第一把火。梦想是前行的灯塔,是奋进的动力源泉。在工程项目中,探索者们怀揣着对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的追求,他们的梦想是突破传统工程建设的局限,打造出更高效、更环保、更具创新性的精品工程。党组织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梦想的微光,通过组织各类交流研讨会、专家讲座,为探索者们提供与前沿知识碰撞的机会;设立创新奖励机制,对那些敢于提出独特设想的成员给予肯定和支持,让他们的梦想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以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廖家溪轨道专用桥建设为例,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超高的技术要求,项目团队中的年轻技术骨干们提出了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和智能化施工工艺的设想。党组织高度重视这一想法,不仅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他们提供技术研发的支持,还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必畏惧失败。在党组织的鼓励下,探索者们豪情满怀,日夜钻研,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最终成功攻克了技术难题,为桥梁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座桥梁不仅成为了交通要道,更成为了科技创新的典范,彰显着“敢梦”的力量。
如果说“敢梦”是起点,那么“敢为”则是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步。在工程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困难和挑战如影随形,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到协调各方利益的复杂关系,都需要实践者们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工程项目党组织深知这一点,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发每一位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敢为”的气魄在团队中蔚然成风。
在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遇到了居民对改造方案不理解、不配合的难题。项目党组织迅速组织党员成立工作小组,挨家挨户上门沟通,耐心倾听居民的诉求,详细解释改造方案的好处和意义。面对部分居民的质疑和反对,党员们没有退缩,而是用真诚和专业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施工场地狭窄、材料运输困难等问题,项目团队中的实践者们主动作为,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他们优化施工流程,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用小型机械设备进行作业,成功克服了重重困难,让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一过程中,“敢为”的气魄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敢胜”,是工程项目党组织营造的终极氛围。一个优秀的工程项目,不仅要有敢想敢干的精神,更要有必胜的信念和实力。党组织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协作能力,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工作环境,让先行者们在充满信心的氛围中勇往直前。
在某城市地标性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面临着工期紧张、质量要求高、安全风险大等多重压力。党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团队成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组织丰富多彩的团队文化活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先行者们以“敢胜”的决心和勇气,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建筑的建设任务。这座地标性建筑不仅成为了城市的新名片,更成为了项目团队“敢胜”精神的象征。
工程项目党组织激发“敢梦”豪情、增强“敢为”气魄、营造“敢胜”环境的实践,是推动工程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相信,工程项目党组织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广大工程建设者们在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力量。(撰文 | 林赤喜 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总承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