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无形大手先后逼着德法出访,欧洲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

无言小超人 2023-11-05 19:50:08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访问哈萨克斯坦引发广泛关注,这凸显了法国当前的一些困境。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些媒体将马克龙的中亚之行解读为与中俄争夺影响力的一部分。然而,考虑到马克龙接下来还将前往乌兹别克斯坦,我认为他的中亚之行目的并非如此。实际上,这两个国家都拥有法国当前急需的资源─铀。

根据《中国核电网》公布的数据,哈萨克斯坦是全球第二大铀资源国,且产量居全球首位。乌兹别克斯坦也是一个铀矿储备大国。因此,随着冬季的临近,马克龙被迫前往中亚寻求解决方案。

去年冬天,欧洲因为缺乏廉价俄罗斯能源而生活困难。法国相对其他欧洲国家来说稍好一些,因为该国有大量核电厂,高比例地依赖核能发电,不至于让法国人民像其他国家一样只能靠柴火取暖。

然而,令法国人民意想不到的是,尼日尔爆发政变,迫使法国撤出大使和军队。对法国而言,这次事件不仅为其丢脸,最大的问题是失去了对当地铀矿的控制权。尼日尔虽然是非洲小国,但却是欧盟主要的铀资源供应国。可想而知,如果法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法国人民的冬天将雪上加霜。届时,他们可能会走上街头抗议。

事实上,在马克龙前往中亚之前,德国总理朔尔茨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先去了非洲。朔尔茨在出发前公开表示,他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德国获得天然气。此前,卡塔尔曾愿意帮助德国走出困境,但后来卡塔尔公开支持以色列后,德国感到被激怒。朔尔茨不得不舍近求远,这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坦率地说,尽管法国和德国正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以度过这个冬季,但依我看,这两个国家的冬天可能会非常寒冷。几十年的繁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回答:

首先,尼日尔政变后,谁在密会尼日尔政变政府?他们在隔岸观火吗?

其次,是谁炸毁了被称为连接欧亚大陆经济命脉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

背后的黑手,如果法国和德国不能轻松摆脱困境,那么他如何能够实现自己填饱饥饿肚子的目标呢?无论他们对俄罗斯施加压力如何,发现根本不起作用;对中国发起贸易进攻,却仍然杯水车薪。他们最终只能寻找盟友的“韭菜”,以填补个人的空虚。

对此,屏幕前的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

无言小超人

简介:世上所有美好的诉说,也抵不上一篇精彩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