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澳大利亚那边有家媒体说了个挺火辣的观点:中国根本不虚美国,早就备好了应对开战的准备。而且吧,全球大多数国家更愿意和中国做买卖,而不是跟美国硬碰硬。
这话一说出来,有的人就觉得澳大利亚媒体这是在夸大其词,故意吓唬人;而有的人呢,却感觉这里面可能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一、中国为啥不怕美国?底气在哪儿?】
很久以前,中国穷得要命,在国际上说话根本没人当回事。但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多个方面都崛起了,腰杆子自然就硬气了。
如今,中国在全球经济排名中稳居第二,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一路高涨,达到了18万亿美元的水平。尽管和美国那23万亿美元的数字相比,还有一小段距离,但这经济规模已经相当惊人了。
别说中国还是全球制造业的巨头,世界上三成的制造品都是中国产的。你随便去超市溜达一圈,买的东西大概率都是“中国制造”。不论是手机、衣服,还是高铁、5G技术,中国出品的东西在全球各地都能见到。这样的经济实力,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底气十足。
军力蜕变:从被动挨打到具备反击能力过去,我们在军事上可能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只能承受外来的打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在,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抵御攻击,而是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反击能力。这种转变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武器装备的升级、战术战略的创新以及人员素质的提升。武器装备方面,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系统和技术,大大增强了火力和防御能力。这使得我们在面对潜在威胁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在战术战略上,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调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作战方式,能够在战场上占据主动。此外,人员素质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我们的军队已经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战斗队伍。他们不仅具备出色的战斗技能,还有着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总的来说,从被动挨打到具备反击能力,这一军力蜕变是我们不断努力和进步的结果。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军事建设,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以前咱们中国军队的装备比较差,只能等着敌人来打。但现在完全不同了,军事现代化发展得特别快。2022年,咱们成功试射了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这个导弹能打到美国全境。海军方面,咱们也有了航母编队,比如辽宁舰、山东舰,还有好多驱逐舰、潜艇,海上战斗力直线上升。
2023年8月份,中国在东海区域举办了一场名为“联合利剑-2023”的军事演习。演习项目有海上和空中的联合攻击,还有岛礁的掌控练习,明显是在磨练实战技能。这次演习不光是给国内人民展示,也是给国际社会一个信号:中国完全有能力守护好自己的利益,谁要是想找茬,可得好好考虑一下后果。
科技方面,中国一直在努力。美国对中国实施的科技限制,确实给中国带来了不少挑战,但中国就是不服这口气,非要自己研发不可。像芯片、操作系统、航空航天这些重要的领域,中国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2023年的时候,嫦娥六号这个月球探测器可真不含糊,它从月球背面顺利搞回了样本,这手段,全世界能做到的国家屈指可数。再说说5G技术,华为、中兴这些大佬,那可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头,就连美国都得对他们刮目相看呢。
科技自主发展让中国不再惧怕美国的封锁策略。过去美国一实施制裁,中国或许会感到担忧,但现在情况大不相同,因为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咱们底气足了。
中国的软实力同样很厉害,不光硬实力强。14亿人民心往一处使,国家政策落实得快,这种团结执行力,在美国那种党派纷争不断的地方,根本想不出来。
疫情那会儿,中国行动迅速,该封城就果断封城,说要清零也是立马做到,经济很快就回弹了。这种团结的力量,让中国在面对外部的各种挑战时,心里更有数了,也有了应对的实力。
【二、中国真准备好打仗了?】
澳媒声称中国已备战就绪,这话乍一听挺让人紧张,但仔细想想,也并非无的放矢。这些年来,中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种种举措,确实给人一种“时刻准备”的感觉。
近几年,中国军队的军演真是多得数不清,特别是在台海、南海这些关键地方。就拿2023年8月的“联合利剑-2023”来说吧,这场军演规模庞大,项目齐全,完全就是按照实战来模拟的。海上空中一起行动,还有抢占岛礁的训练,这些训练内容很明显就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
2023年开头,中国在南海搞了一场大动作,多个舰种一块儿搞联合训练。航母、驱逐舰、潜艇全出动了,练的是反舰、防空这些实战技能。这些军演不是走过场,次数多、力度大,看得出是实实在在地下功夫。
2019年7月份,咱们中国发布了一份名叫《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的白皮书,里头的话那是相当有底气。咱们国家的军队,那是铁了心要守护好国家的主权、安全,还有发展的好处。谁要是胆敢来碰咱们中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那绝对没门儿。这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全世界:咱们中国不主动找茬,但也不怕任何人来挑事儿。
白皮书进一步阐述,中国军队将积极投身国际维和与反恐行动,这充分表明中国不仅注重自身安全,更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立场,既体现了我们坚守防线的坚定信念,也彰显了我们随时准备应对挑战、主动出击的决心与能力。
碰到美国的找茬,中国向来不含糊其辞。2023年4月份,美国的那个国务卿布林肯跑到日本去,对中国在南海的行为说三道四。咱们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赵立坚,直接毫不留情地回击:“中国在南海干的事儿,合法合规,美国没那个权力来多管闲事。”这种针锋相对的答复,彰显出十足的底气。
比如说,美国老是揪着台湾问题不放,但中国这边立场清晰得很:台湾就是中国的一块地儿,谁要敢插手,中国绝不放过。这种外交态度,可不是光嘴上说说那么简单,那是有真本事在后面撑腰的。
2023年,中国对粮食、能源这类重要物资的储备下了大力气。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咱们国家的粮食储备量,足够全国人民吃上一整年还多,石油储备呢,也是一直在往上涨。有了这样的物资保障,打起仗来心里才有底。
从军事演习、外交布局,到物资的囤积,中国确实是全面在搞准备。澳洲媒体讲“备战状态满满”,这话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三、为啥大部分国家想跟中国做生意?】
澳媒也说了,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愿意和中国做买卖。这挺正常的,毕竟哪个国家不想和既有钱又有资源的国家合作呢?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产业链。不管是原材料还是制成品,从小小的袜子到大型飞机,啥都能造得出来。疫情那会儿,全球口罩、防护服告急,中国一下子就提供了好几十亿件,成了全球抗疫的重要支撑。这种强大的制造能力,让各个国家都离不开咱们中国。
2013年,中国推出了“一带一路”的大计划,到了2023年,已经有超过140个国家参与进来。瞅瞅中巴那条经济走廊,瓜达尔港一建成,巴基斯坦那边工作机会就多了,经济也蓬勃发展起来。还有非洲那边,中国的铁路、港口建设项目,让不少国家从无到有建起了基础设施。这些明摆着的好处,谁能不心动呢?
跟美国比起来,中国外交有个挺明显的长处:那就是稳定,而且不咋爱管闲事。美国呢,一会儿制裁这个,一会儿又威胁那个,政策变来变去的,搞得谁跟它合作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天就被坑了。
中国很特别,它讲究的是和平进步、一起赢,不会去插手别国的家务事。那些发展中的国家,特别喜欢和中国来往,原因是中国提供的帮助,从不附加政治要求,非常实在。
疫情这几年里,美国老想着推卸责任,而中国则一门心思搞生产。到了2023年,全球经济还在慢慢回暖,中国这边供应链已经稳稳当当,出口货物数量直接冲上了新高。许多国家一看,跟中国合作那才叫一个稳当,至少疫情期间不用担心货物供应不上。
因此,好多国家都想和中国做买卖,这其中有它的道理。中国这边市场大、货物多、项目广,还特别靠谱,谁会不乐意呢?
【四、中美关系往哪儿走?】
中美这对老对手,他们的关系总是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澳洲媒体讲,中国对美国毫不畏惧,已经做好了应对冲突的准备,这话说出了现在的紧张态势。
军事方面,美国在亚太地区搞起了军事包围,而中国就在自家地盘上加强军事训练。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芯片进行封锁,但中国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研发。贸易上,美国提高了关税,而中国则忙着扩大内需。到了2023年,这两个国家在各个方面的比拼都变得更加激烈了。
国际上很多人心里都盼着中美别干架。到了2023年,联合国的头儿古特雷斯就讲了,中美得携手合作,去搞定那些全球性的麻烦事儿。其他国家也心慌慌的,生怕中美要是闹翻了,自己也会被牵扯进去倒霉。这事儿啊,关键还得看中美两边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