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和尼赫鲁,这两个人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都出身富贵,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同时也非常了解英国的文化。他们都从英国学了很多东西之后回来反对英国。但是,从一些根本性的主张上来说,甘地和尼赫鲁之间的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举一个粗糙的例子,他们的关系就是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的关系,一个现实主义者,一个理想主义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双方对于印度经济的看法。在甘地的思想中,有着非常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甘地一生所提倡的是家庭手工业和小型农庄。甘地是一个反对工业化的人,他认为那是某种程度上的破坏,但是与此同时,他又要求印度必须消除贫困,这在很多人看来,其实是矛盾的。
尼赫鲁则不然,他上台之后,不惜违背甘地的一眼,也要大力推行苏联式的工业化。尼赫鲁非常看重现代化和重工业,他不满意于印度的小农经济,更倾心于现代化农业,为此他修建了很多水利灌溉工程。他让国家垄断了军工,铁路,提出了公私合营的“混合经济”思想。
甘地的身上还有不少宗教的影子,我们知道,他本人就是一位苦行僧,他骨瘦如柴,常常袒露上半身。他吃素,他不杀生。而尼赫鲁他非常世俗,他曾说过,自己不会以宗教作为避难所。他不会对来生和死后的世界有任何兴趣,因为今生的事情已经够他忙的了。轮回,作为印度教中非常核心的一个理念,被尼赫鲁摈弃掉了。我们或许能看到一点无神论的影子——这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印度,而是更像“不知生,焉知死”的中国人。
尼赫鲁本人曾坦言,中国传统的观点,大都属于道德层面,而非宗教层面,至少带有一些宗教怀疑的彩色,这种观点对我而言,很有影响力。
说起在外交上的贡献,我们更不能把甘地和尼赫鲁相提并论,因为和尼赫鲁相比,甘地几乎不像是一个政治家,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际上只是把印度的宗教观念政治化了,本质上还是受苦、忍耐的那一套。如果非要说,甘地在外交上对印度的贡献的话,那就是他给印度增加了知名度。
而尼赫鲁堪称是20世纪中期最出色的外交家和政治活动家。仅从不结盟运动一件事我们就能够看出尼赫鲁在外交上的老练——尼赫鲁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他以不结盟来作为在美苏中左右逢源的手段,印度因此成了能够同时获得美苏援助的国家,这些让印度获益无穷,这个做法至今乌克兰学不会。尼赫鲁反对殖民主义,但是他也不肯放弃继承自英国的权力,他不愿放弃对一些中边小国的“宗主权”。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关注,收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