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患者是否能锻炼?很多人都搞错了,揭秘肺病患者的5个误区

曼殊阅览养护 2025-01-16 03:48:50

众所周知,对于肺病患者来说,提高肺功能至关重要。

像哮喘、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以及长期吸烟人群,常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因此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所以很多人认为在肺部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不能运动的,这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差。

一、运动强度并非越高越好

不少人认为锻炼时越剧烈效果就越好,或者只要自身感觉不到难受,便一味地追求高强度。

实际上,有些人已经处于缺氧状态,但尚未察觉,这种在门诊上也很常见,有些人嘴唇已经发紫了,但他不认为自己缺氧,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全身各个脏器都被浸泡在缺氧的血液里,如此锻炼不仅毫无益处,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

二、合理看待运动时吸氧

很多人觉得吸氧意味着病情严重,而且在运动时吸氧会很麻烦。然而,如果本身身体已经缺氧,还坚持运动,这无疑会让缺氧状况愈发严重,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其实,完全可以在吸氧的同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此才能达到锻炼与健康的平衡。

三、丰富运动形式

我发现大家有一个普遍误区,认为只有跑跳才算是运动,其实并非如此。

像是坐着收缩腿部肌肉,或是下半身保持不动,仅活动上半身做做操,这些都属于运动的范畴。只要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都可以称为运动。

四、运动出汗需适度

在运动过程中,并不是大汗淋漓才算运动到位了,当身体出现微微出汗的情况时,基本就达到了合适的运动目标。

五、吸氧流量要因人而异

对有些人来说,吸氧并非流量越高就越好。特别是慢阻肺患者,倘若体内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那就必须谨慎调节氧流量。因为过高的氧流量极有可能致使病情恶化,在运动过程中更要对此加以重视。

总之,肺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