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长王女士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投诉称,她9岁的孩子在一款名为“CoStudy”的线上自习室软件上,累计充值6300余元。事后,王女士通过苹果官方的未成年人退款渠道申请退款,却两次都未通过审核。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和消费保护的关注。
为了方便孩子日常交作业,王女士特意准备了一部不常用的苹果手机。然而,她没想到的是,这部手机竟然成了孩子疯狂充值的“工具”。
10月3日,王女士收到信用卡账单后,惊讶地发现当月账单竟有8000多元,而往常每月只有两三千元。经查询,她发现账单中多笔都是CoStudy的充值和包月消费记录。从9月16日到9月28日,孩子在CoStudy上累计充值6300余元,包括“Co岛会员”共计313元和购买“Co钻”60440个共计6044元。
王女士表示,孩子最多一天充值了三千多将近四千块钱,而且没有限额,可以一直充。更让她气愤的是,付款的时候只需要按指纹,也不给发短信提醒,所有的充值记录她都收不到。
CoStudy App在苹果应用商城被列为效率类软件,开发者为可思达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然而,这款软件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自习室。
记者下载CoStudy App后发现,用户可以购买名为“Co钻”的虚拟货币,用于购买道具、专属寝室门票、服饰、食物等虚拟物品,还可以创建虚拟店铺、装修模拟教室和家、在CoWall上留言等。而购买Co钻时有多种价位,分别对应不同数量的Co钻。
此外,CoStudy《用户充值协议》虽然特别提示“本平台不鼓励未成年人使用相关服务,未成年人请委托监护人操作或在监护人明示同意下操作,否则不得使用本平台充值服务”,但实际操作中,未成年人却能够轻易完成充值。
面对王女士的投诉,CoStudy客服表示,无法证实充值是未成年人操作,因此无法退款。客服还表示,家长提供了充值方式,可以看作默许孩子的充值。
对此,王女士表示无法接受。她认为,孩子还不到十岁,不可能知道自己是在充值。而且,孩子连续点了十次最大的328元3280个“Co钻”套餐,还买了三种包月会员,这显然不是大人的行为。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线上自习室工具软件包含经营类游戏功能且涉及充值消费,应受《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规范、约束。涉事孩子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法律行为未经父母同意或追认的,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法律后果归于无效,因此游戏公司应当退款。
赵良善还指出,未成年人身份甄别以及如何确认充值是由未成年人实施,是目前游戏退费维权最大的难点和痛点。很多平台、游戏商要求家长举证,但这种举证对家长来说难度甚大。因此,游戏公司要对游戏设置人脸识别系统,从而让实名认证真正落地。
虽然游戏公司应该承担责任,但家长也需要加强监管,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本案中,9岁孩子能够充值玩游戏,说明家长未看管好手机支付密码、未看管好孩子。家长需要承担监护不力的责任。
这起事件不仅让王女士心痛不已,也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和消费保护的深思。我们呼吁游戏公司加强监管,设置更加严格的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同时,家长也需要加强监管和教育,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和学习工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亲爱的读者们,您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您认为游戏公司应该如何加强监管?家长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和学习工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