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客人遗失一包钱,老嫂子拾金不昧,八年后,报应来了

名著茶话会 2024-04-03 06:47:45

我们老家在湖南益阳的山区里,村子临河靠山,一条古驿道从村里穿过。

刚好我们村又处在娄底、益阳和长沙三个地区的交界处,于是便经常有外地人从这里经过,即使在解放前,有时甚至半夜三更也还有走夜路的外地人。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在河对岸修了一条公路,但七八十年代前,大多数的人出门还是走路的多。

也是为了便于过往客人方便,据说早在明清年间,村里的先辈就在路旁建了一个茶亭,烧一些茶水供歇脚的客人喝,还有个避雨的地方。

时间一长,那个茶亭就一直保存下来,规模也慢慢有了三间屋子。到我们出生的时候,那里面就住着琴伯娘,还有他的儿子北球。

从我们懂事起,琴伯娘母子就住在那里。据说是他丈夫早年驾毛排的时候翻在资江河里,留下她们母子俩无依无靠,乡亲们可怜她们,就让他们住到了茶亭里。

虽然每天要烧点茶水,但茶亭里的柴火什么的都是大家轮流给的,还有专门的两亩地,全给了她们耕种。

琴伯娘每天都得在茶亭旁边的地里干活,偶尔有客人经过,有的人会要问个信,有的还会讨点方便什么的。

那一天,琴伯娘又在地里干活,这半天都没有人经过似的,直到中午才回来。

可回到家点上火做饭的琴伯娘,就看到靠卧室的凉亭门口有一个鼓鼓囊囊的花布包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

琴伯娘也知道,这东西不是自己的,肯定就是过路的客人遗失下来的了。就拿起包袱想放到房里去,等有人问过来再交给别人。

可提到手里就发现,这包裹还挺沉的,琴伯娘一个不识字的女人,也根本没有想要解开看看的意思。心里在想:哪个出门的冒失鬼,这么重的包裹都忘了,不知道会急成啥样子。

想到这里,琴伯娘就抱着包裹坐在门槛上当眼处,只要有人经过,肯定就能看到了。

一直到下午天快黑了,才有个外地人满头大汗神色慌张地匆匆赶来,一眼就看到了抱着包裹坐在门槛上的琴伯娘,外地人马上就进屋讨要。

琴伯娘也不是糊涂人,先让外地人说说里面有什么东西,当着面解开验证之后才肯把包裹交给他。

外地人说了一段让人大吃一惊的话:包裹里都是钱,自己是宁乡一个公社的企业会计,来我们县收货款,回家时没有赶上车,就连夜走路回去。

走了一夜,上午路过我们村,看到这里有个老茶亭,就进来喝了一碗茶打了个瞌睡,醒来后继续赶路,却把最重要的装钱的包裹给忘了。

琴伯娘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有解开过这个包裹,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两人当着面解开一看,果然和外地人说的一模一样,四百多块钱的钞票,确实是好大一包。

外地人喜出望外,随手就抓了一把钱硬要给琴伯娘,说今天要不是你,自己丢了钱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赔不上钱,自己回去就得坐牢,但那还是小事,关键是自己一辈子的清誉就全毁了。

琴伯娘当然不会要对方的钱,外地人看了她几眼就走了,临走前还拿出一个铁圈子塞到琴伯娘的手里。

外地人还说:这个戒指就当个信物,等你男人回来,你让他带着这个东西来宁乡,我会帮他找点事做。

琴伯娘也不好意思和对方解释自己是个寡妇,看着只是一个小铁圈子,虽然磨得铮亮,顶多也就是银子的,值不了多少钱,也就勉强收了下来。

外地人走后,琴伯娘的日子也照样在过,那只戒指也就带在了北球的手上,只是从来没有要去宁乡找哪个外地人的想法。

一转眼过了好几年,琴伯娘也老了,幸好儿子北球从学校出来长大成了劳力,只是家里实在太穷,一直没有人说亲,依旧是母子俩相依为命。

当时已经是包产到户了,琴伯娘母子依旧种着茶亭旁边那几丘田,日子过得很清苦,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每年喂一头猪,别人家会在年猪,只有她家的年猪每年都是卖掉换了钱。

喂猪就得先买猪仔,在我们当地虽然有很多人家养土猪,可长得慢还肥肉多,那几年宁乡的良种猪仔出了名,长得快还瘦肉多。

有些人就会不辞劳苦去宁乡一带买猪仔回来,一来一去都是步行,挑着几头猪仔,路上一般都要两三天时间。

北球也跟着去了,只是他的运气很不好,走到半路就肚子痛得打滚,同行的同伴们只好连猪也不买了,直接就把他送到了医院。

一番折腾下来,北球的人倒是没什么,就是把原本用来买猪仔的钱给花在了医院。

病好了,虽然钱没了但还是得回家,北球想着自己耽搁了大家几天时间很不好意思,也没有自己一个人先走,还是跟着大伙去买猪仔,回家的路上就能帮别人挑一段,也算是回人家的情。

因为有了一两年的贩卖经历,也有一些相对熟悉的人家,大伙很快就找到了养母猪的老板,谈好价钱只等第二天早上过秤挑回来。

可能有的朋友不知道为什么不是直接走。当时在宁乡买猪仔有个传统,一般都是早上喂过早馊才过秤,也就是说,主人家的那锅猪馊也能卖出猪仔的价钱。

因为要住一晚,在老板家吃过晚饭后,老板就和大伙一起聊天了。

老板很奇怪地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来了五个人,为什么只有四个人要猪仔呢?还有一个难道是来看风景的么?

大伙哄堂大笑,在那年代,“看风景”可不是什么好话,大概意思相当于吃白饭差不多。

北球很不好意思,等大伙笑过之后才腼腆地告诉老板,自己运气不好,走到半路就病了,把买猪仔的钱给当了医药费,还是运气好,两天就好了。

老板这才明白,但随即又指着带头的春叔说:老黄你也来过我家好几次了,就没有想过让人家后生家先把猪仔挑回去,过几天再给我送钱来啊。都是熟人了,你要是开了口我也会答应的。

老板说的可不是什么客套虚话,在当时,我们村就有过年初赊了猪仔,下半年再去送钱的例子。

但北球却告诉老板,春叔也和自己说了这事,但自己不想赊账,因为自己家里没钱太穷,还真怕到时候还不起。

反正晚上也没事做,老板的话就有点多了,说你既然不想欠账也是好事,但为什么不早点回去,还要等一天呢。

北球又把自己想帮大伙在路上挑一段的想法说了出来,老板很是佩服,但当时也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春叔带着大家都抓了小猪装进了箩筐里,箩筐上都盖着杉木皮,猪仔跑不出来又透气。

四个人都准备好了,老板却又找了个纤维袋子出来,装了一头小猪提到了北球的脚下,嘴里还说:

后生家,你这么本分又懂得感恩,也不让你白跑一趟,这头小猪就赊给你,顺利养大了,你就给我送钱来,要是中途出了事猪仔没了,你也不用给我送钱,就当没有这回事。

北球目瞪口呆,自己和老板无亲无故甚至还是第一次见面,就这么慷慨送一头小猪给自己?说什么也不肯收。

老板也不说多话,只是让春叔和大伙劝一劝他挑着小猪上路。

北球推辞不过,当然,现实上家里也确实需要那头小猪,但自己身上真的没钱啊,在身上摸了一阵,最后就发现了手指上的那个银戒指,一把就褪了下来交到老板手里说:

您这么相信我赊账给我,这东西也不值钱,就先放在你这里当押金,下半年我送钱回来再赎回去。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老板接过北球手里的银戒指,当场就石化了。

只见老板拿着戒指看了又看擦了又擦,甚至还跑到地坪里就着阳光照了一阵,最后跑到北球面前激动地问道:

这戒指你从哪里来的?

北球一脸懵懂,老老实实地说:这是自己母亲交给自己的,自己已经戴了很多年了,哪里来的却说不上。

老板非常激动地拉着大伙进了屋,从抽屉里拿出一盒印泥,戒指沾了印泥后在一张纸上印了一下:童昂祝印。

春叔也明白了:老童,这个戒指是你的?

老板激动地点头说:不错,这不是什么戒指,而是我的私人印章。当年我丢了钱,还是你们那边一个妇女捡到了,我要给她一点感谢费也不收,就留下这个章让她男人来找我,可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人来过。

春叔听得一惊一乍,听了老板最后的话才笑着说:那个妇女是琴伯娘,按照你说的时间,那时候她男人可真的无法来找你。只不过,北球是她儿子,也算是她家的男人了,今天可真的是来找你了。

就那样,老童算是认了北球这门亲,春叔带着大伙挑着小猪回家了。

两三天后,老童也再次来了我们村,看到琴伯娘还是当年那么清苦,嘴里也不停地在叹气。

早年在公社做事的老童,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家里只有一个女儿还没有嫁人。包产到户后,老童有门路也有一定的资金成本,没两年成了他们当地的养猪大户。

老童看到“恩人”过得这么凄苦,加上北球这孩子又那么本分,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看琴伯娘一个人在家也不放心,老童就让女儿女婿把琴伯娘也接到一起住。住到一起之后,琴伯娘和老童也有了感情,两个老人也就成了一对。

这样一来,两代人都成了夫妻,也成就了一桩传遍两县的佳话。

后来,北球成了有名的养猪大户,如今已经是有名的企业家了。

6 阅读: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