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士”中,秦观是最为人熟识的那一个。秦观的词,写尽了人间的浪漫与寂寞,明明字字句句未言情,却词词阙阙皆是情。明明心中装着载不动的愁,下笔却很轻盈唯美,连一个“愁”字都能写得美到心坎里。
当他写爱情,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当他写离愁,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当他写春光,是“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寥寥几笔,就能轻易击中我们的心。
接下来,就与大家分享秦观笔下最浪漫唯美的一首春词,真是句句美到心坎里。
《好事近·梦中作》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秦观一生中,最应该感谢的人非苏轼莫属。苏轼曾夸赞他有屈原宋玉之才,不仅鼓励他考中了进士,还将其收入门下。
1087年,苏轼向朝廷推荐了秦观,然而官场的复杂让秦观丧失了信心。秦观的后半生,深受“乌台诗案”的牵连,当苏轼被一贬再贬的同时,他也跟着被贬至杭州、处州、郴州等地。
1096年,此时的秦观被贬处州,心里难免有些苦闷。也许是生活过得太辛苦,他没有苏轼的豁达,写的词也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当悲伤难以排遣、无人诉说之时,他便只能在梦中寻找寄托。

梦里的他,竟像仙人一样在山中漫步春游。看到外面的世界已繁花盛开,春光明媚,他那颗孤独的心似乎也得到了治愈和抚慰。待梦醒后,秦观便写下这首词: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春雨潇潇洒落,花儿竞相开放,随风摇曳,整个山间涌动着明媚的春光。沿着山路来到小溪尽头,惊起无数只黄莺在溪头林间纷飞蹄鸣。
天空中飘动的云彩在山风的吹拂下,千变万化,如龙似蛇,在碧空中自由舒展。如此美景中,我正醉卧在古藤荫下,忘乎所以,进入不知南北、物我两忘的仙境之中。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这短短四句,写下春路、春雨、春花、春山、春溪、春鸟,这一个接着一个来自春天里的意象,将山中明媚的春光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感觉如临仙境。也难怪这首诗取名为“梦中作”,如此浪漫唯美的春色大概也只有在梦境中才能遇到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梦中的词人,喝醉酒后便躺在溪边的古藤树下,意识已分不清东西南北了,连看天上的云,都像极了飞舞的龙蛇。
虽然梦中的秦观是不清醒的,但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一个被诗意构建的秘境中得到短暂的放松和忘却,仿佛那一刻,世间烦恼都与他无关。而让他如此沉醉迷离的,不只是美酒,还有这仙境般的美景。

醉卧古藤的秦观,在他的词里完成了对现实困境的超越,在自己的梦境中得到解脱。正如王维在辋川的空山独坐,正如陶渊明在东篱下的悠然采菊,这些远离喧嚣的选择,背后都源于无数次的挣扎和落寞。
于是每当读到秦观的这首词时,我都会为他感到难过。到底要经历多少的无奈,才能写下如此看似浪漫唯美实则悲从中来的词篇!

更没想到的是,一句“醉卧古藤阴下”会成为秦观此生最后的结局。当他写下这首词的五年后,他在遇赦返还的途中来到滕州。那时的他口渴难耐,便打算在树下歇息,命人去取水。可是还没等到水,他就已经含笑而去。
人间虽苦,但他仙逝的时候却是带着笑意,或许正如这首词中写的那样,他终于去另一个仙境般的世界,亲眼目睹了梦中的明媚春光,只不过,这一幕是发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后人总是说,才华横溢的秦观为什么学不到老师苏轼的昂扬旷达,但其实,当你读过他那些写“愁”的词便会明白,即使他是在写沉重的情绪,下笔却是“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即使他是在写愁,下笔却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或许正是这种敏感脆弱的心理特质,才能使秦观写出独步千古的婉约词。
我们读苏轼时,都希望自己是苏轼,能够活得洒脱。但现实往往是,我们很难成为苏轼,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秦观,即使懂得很多豁达的道理,却依然纠结于人生的苦痛……
对秦观而言,他也曾抄佛书,学老庄,却始终未能超脱,如果连诗词都不能安放悲伤,那又该去哪里哭一场?即使骨子里是悲伤,即使背负着沉重的枷锁,他也在尝试着在梦境中寻找慰藉,更多的,是用轻盈的笔触将那抹愁绪轻轻勾画成一幅浪漫唯美的画卷。那么,你是否喜欢秦观的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