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盛唐时期的诗人们排座次,毫无疑问王维要站C位。但在现代人看来,李白和杜甫才是C位,王维只能算得上二流诗人。为什么呢?
也许是因为王维太过佛系,他的诗总是写着云淡风轻,明明自己已经过得很辛苦、很需要被理解,却要强迫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解,这也太难共鸣了。
又也许是因为王维的性格太过拧巴,毕竟他没有李白的狂傲,也没有杜甫的悲悯,他只留给世人一个被任“伪职”的污点,证明了他的内心也曾软弱和怯懦。
可在苦难的境遇中,明哲保身难道不是正常的选择?更何况,他身上那种拧巴劲,也许才是令人着迷的地方,因为让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至于佛系,不过是他为自己选择的铠甲,从前用来保护自己冲锋陷阵,最后却只能用来保护自己脆弱的肉身。
1. 一生几许伤心事后来的王维,和我们所有人一样,背负着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矛盾和痛苦,却选择将最好的自己和自己最喜欢的生活写进朋友圈,写进日记里,在看似美好的世界里云淡风轻,自由自在。
他的苦,只有了解过的人才懂得,但是他却不会在自己的诗里写得太过明白。
他那些云淡风轻的诗,早已成为无数人的座右铭。而他笔下那些流着泪、发自肺腑的、带着苦涩和心酸的诗,你又可曾读过?
比如下面这首《叹白发》,正是王维经历过大起大落后,独居辋川期间创作的一首苦得让人心疼的诗:
《叹白发》
(唐)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年少时红润美好的容颜,转眼变成了牙齿脱落的年老模样,儿童细嫩的头发也长成了白发。一生有多少伤心事啊,不向佛法中寻求解脱,又如何消解呢?
在诗人的笔下,从年轻到年老似乎是须臾之间的事,写出了人生的短暂和青春的易逝,前面两句诗,通过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岁月无情,人生无常。
“一生几许伤心事”一句虽然简白如话,却道出了我们无数人的感慨。诗人将一生中的伤心与遗憾倾注笔端,也似乎在告诉我们,此时的他已经年老,并且心中记挂着很多难以释怀的往事。
的确,没有人在年老时不会生出这样的感慨。但若要问如何排解此番伤心与遗憾,王维在最后一句给出了他的答案,那便是“不向空门何处销”,他觉得只有向佛才能寻求到解脱。
2. 不向空门何处销没有人天生佛系,被誉为“诗佛”的王维也不例外。王维从小就爱看书学习,每日除了临摹、画画就是练习琵琶和诗词,即使在夜深人静的晚上,还要探索一下佛学……直到十七岁时,他终于觉得自己学有所成,便带着满腔抱负来到长安,希望早一些出人头地,报答家人。
终于到了721年的春闱,时年二十岁的王维状元及第,被授予太乐丞之职,掌管宫中的歌舞表演。这一年,他意气风发。可惜的是,少年英才低估了官场险恶,一个“黄狮子”案就给他定下莫须有的罪名,让他从名动京师的状元郎,被贬为济州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
有人会说,年轻人受点挫折不是什么坏事。但你可知,对王维来说,等他缓过头来却发现,最美好的年纪已经一去不返。这一晃,他在穷山恶水的贬谪地就待了5年之久。带着罪臣标签的他,重返长安后,生活仍没有丝毫起色。
王维并不像元稹那样一辈子可以经历好几段爱情,他一生只爱过一个人,他甚至婉拒了做驸马的机会,一心只想与心中多年的女孩共度一生。
可惜的是,在他31岁那年,心爱的妻子早逝,那个青春里的女孩永远离开了他,而他悲伤不已,从此“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
他也并非像李白和杜甫那样怀才不遇,他这匹“千里马”竟在最关键的时候,遇到了欣赏他的“伯乐”,张九龄。
只可惜的是,王维和张九龄遇上的却是渐入晚年的唐玄宗。此时唐玄宗辨别愚贤忠奸的技能已经飞速退化。在奸臣的手段之下,张九龄丢掉了宰相的乌纱帽,王维也被请出京城,仕途之路变得非常坎坷。
王维55岁那年,一场安史之乱,让长安城乱成一锅粥。就在混乱之中,王维被叛军抓住,被逼迫出任伪职,即使他想尽办法,试图通过吃药抗拒,但效果并不乐观。就这样,在世人眼里,王维被迫叛变。待安史之乱平息后,王维等着被秋后算账。没想到,自己一时感慨写的诗竟在危急关头救了自己一命,还帮自己洗脱了罪名。
王维的前半生风光无限,后半生却只剩下孤独凄冷。当然,也许对他来说,这种孤独凄冷才是他更想要的,因为够干净,也够平静。
早在张九龄被贬和妻子早逝后,30多岁的王维就有了隐居的念头。虽有官职在身,但他却一心向佛,希望在辋川度过孤独的余生。
也许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才能书写出内心所向和对人生的真正感悟,才会写下“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美到人心坎里的句子。所以,后世的人若想找到共鸣,都会去情感激烈的作品中去寻,而只有在想要静下心来时,想要偶尔释怀一下时,才会想起王维的诗。
读完王维的《叹白头》,心中一度哽咽。这首诗虽然不如《终南别业》那样有名气,但它包含了王维的一生,却在千百年后让我们无数人感同身受。这首诗不仅是王维个人的感慨,也是我们所有人对人生和岁月的思考。没有人不会经历遗憾的事,但是,“一生几许伤心事”,你又该如何得到消解?
也许我们都应该明白,王维向佛并非真正要让自己成为“佛”,他只是为了忘记。因为命运太过沉重,因为他痛过也苦过,才会选择自渡和忘记。在世人看来,他是“孤居30年”,但对于他自己来说,只有在辋川,他才能为自己苦短的人生找到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天地。
晚年王维还捐出了自己最爱的辋川,这份敢于取舍的勇气,和对世事不悲不喜的心境,难道不让人钦佩?我想,当我们面对苦难的人生,也应像王维一样平静地面对,淡然接受,坦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