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封金行走中国之二十六】拜谒孔庙

焦点快闻 2024-12-11 17:30:26

孔庙,又称文庙,号称中国四大孔庙之一的漳州孔庙虽没有曲阜孔庙、南京夫子庙、北京文庙那么被世人所熟知,但其久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在中国现存的孔庙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的漳州孔庙,不仅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更是漳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见证者。

漳州孔庙始建于庆历四年,此时,很容易让人记起范仲淹那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岳阳楼记》开篇语,不错,滕子京赴任巴陵郡的那一年,也是1044年,地处闽南的漳州正在建孔庙,兴州学。可惜的是,查遍所有资料,也没有找出一篇关于漳州孔庙建成时的赋文或序文,难道当年真的没有一位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写的那样“嘱予作文以记之”的文人士大夫来作文记之?直至过了八百年,才有康有为大书“重修漳州学宫碑”一文,屡试不第的康有为当然无法与范仲淹相比,漳州孔庙就像芸芸众生一样淹没在众多文庙之中不被人记起。但近千年的传承历史,足以让漳州孔庙跻身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如今的漳州孔庙,跟全国所有的孔庙一样,成为供人们参观、凭吊和追忆的地方。

我们来到漳州孔庙的时候已是仲秋时节,此时的东南沿海吹来的季风仍然夹着丝丝热浪。夕阳西下,周围的建筑笼罩在一片金黄色的轻纱薄雾中。

走进漳州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的两座大牌坊,它在无声地告诉世人当年孔庙的庄严与神圣的地位。穿过牌坊,便来到了孔庙的核心区域。一尊站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铜像映入眼帘,面容慈祥,双目炯炯有神,这正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

铜像背后便是文庙的核心部分——大成殿。大成殿殿内横梁正中高挂的“万世师表”牌匾下的帷幔里供奉着孔子的坐像,坐像前摆放的几、案和两侧站立的铜马、麒麟,做工细腻,造型优美,两边的柱子上写满了溢美之词的对联,大殿内还设有编钟、编磬等文物古迹,给人营造一种春秋战国时期的氛围。整个大殿显得古朴简洁,充满了历史厚重感。两侧的厢房摆放着许多历代保留下来的碑文、石雕等,每一块碑石那斑驳的痕迹刻录着历史的深度和厚度。

纵观漳州孔庙,整体色调以黄色琉璃瓦和红色墙体为主,具有宫殿式的特点,虽距今已有近千年,且经历了多次修缮,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宋代建筑风格和遗迹,如斗拱的构造、脊檩的彩画等,庙宇内的石雕、木雕、彩绘等装饰元素也均展现出宋代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整个建筑群更加富丽堂皇、气势恢宏和庄重典雅,为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文庙的围墙外,建了一座泮池,这好像是古代文庙、书院特有的建筑元素,或者标配,泮池长76米、宽15米、水深约1.5米,池水清澈,与周围的建筑相映成趣。

历史有时候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和偶然性。

漳州孔庙建成146年后的一天,漳州城迎来了一位特殊人物,那就是被后人称之为朱夫子的朱熹。一生仕途坎坷的朱熹,被朝廷贬到漳州出任知州一职,成为了漳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书生气十足还有些迂腐的朱熹显然不是一位称职的知州,但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在漳州,雄心勃勃的他当然也想成为造福一方的父母官,一赴任便大展拳脚,提出了一系列的扶农兴农、发展地方经济的施政策略,结果触动了地主豪强的利益,这些豪强联合士绅抵制朱熹的政策,使得他的施政措施出不了漳州府衙而成为空谈。而他唯一能做的事便是走进孔庙,祭祀孔子,主持重大的庆典活动和州学堂的开学典礼。

朱熹任知州不到三年便辞职回乡,居家两年不到,祸从天降,被无端的卷入“庆元党案”中,他的学说在一些大臣的蛊惑下被皇帝定为伪学而受到禁锢,甚至有大臣上书皇帝请求诛杀朱熹,灭其九族。尽管朝廷没有为难他,但他的门生、亲朋,以及同情他的士大夫、同僚都不敢接近他。风雨飘摇中,他也预感自己在日无多,便加紧撰写自己未完成的学术著作,最后,在病痛和饥寒交迫中与世长辞。

朱熹的死讯传到朝廷,感到愧疚的皇上对朱熹一案重新调查,调查结果推翻了强加在朱熹身上的所有不实之辞,皇上为朱熹平反昭雪,并赐谥号文,这就是我们俗称的朱文公朱熹的由来。新皇登基后又赠太师,封信国公,后改封徽国公。好家伙,这些朱熹生前从未享过的王侯待遇,死后都一一追授。此后,这位“儒学集大成”者因其在文学、哲学和教育上的巨大成就,被历代皇帝多次追封。更让朱熹生前做梦也不会想到、甚至也不敢想象的是,自己的神像居然有一天被皇上下令请进孔庙,成为像孔子一样被后人瞻仰、祭祀的圣人。

孔庙顾名思义里面供奉的是孔子和其弟子的神像,而朱熹成了孔庙内唯一一位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其神像排在十二哲人之列,也是唯一一位有生之年祭祀过孔庙而死后自己也进了孔庙的人。放眼中国现存的孔庙,漳州孔庙舍我其谁?!

离开漳州孔庙时天已变暗,此时华灯初上,泮池里倒映的万家灯火,宛如点点繁星落入凡间,将古城的夜晚装点得温馨神秘。街道两旁,古朴的屋檐下挂起了串串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投射出柔和而温暖的光芒。

夜幕笼罩下的孔庙显得宁静而又祥和,周围,忙碌了一天的行人,在这光影交错中来往穿梭,他们有的悠闲地踱着方步享受城市难得的恬淡时光,有的带着一天的疲惫寻找心灵上的慰藉,有的则洋溢着归家的喜悦。柔和悦耳的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的汽车鸣笛声,夹杂着远处偶尔传来的闽南戏曲小调,为这夜色的古城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在这灯火阑珊处,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愿意久久停留,去感受那份属于古城的温馨与美好。(朱封金)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