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锵锵侃(1)从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看股权投资

鹰览天下事啊 2025-01-12 05:02:38

‌相关释义:

GARP投资策略(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是一种混合的股票投资策略,旨在寻找在某种程度上被市场低估的同时具有较强持续稳定增长潜力的股票‌。

席勒市盈率=总市值÷过去10年净利润平均值

席勒市盈率的核心在于采用过去10年净利润平均值,目的在于企业穿越了1个以上的完整产业周期,竞争格局稳定,剔除了个别极端的年份,企业利润总能均值回归。

Daily Journal《每日期刊》,1977年至2022年,芒格任董事长长达45年。

大A市场生态在无数交易者的口水狂喷中早已“体无完肤”、毫无价值可言。但又不可否认,仍有小部分个体投资者自始至终对大A市场中的价值投资热情不减、信心百倍!那么,无论你用何种眼光看待大A的“前世今生”,我都敢万分肯定地断下定论:“未来的成功者将大概率会出自这一小部分投资者当中!”

诚然,大A生态中的确存在着一系列令人唏嘘的不堪病灶,亟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而且,一系列的强劲赋能之策也屡屡被弥漫市场的种种灰色雾瘴悉数淹没。但也绝不能因此就把大A市场中的价值发现功能全然封杀!毕竟,股神巴菲特就曾是在这样的市场生态中完美狙中比亚迪股权而成功获利的。

一、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辉煌战果

2008年9月,巴菲特以8港元的价格买入2.3亿美元的比亚迪股票;2022年8月至当年年底减持0.6亿股,2023年全年又减持0.8亿股,至2024年一季报,才完全退出,共计变现超80亿美元。15年多的时间增值35倍左右,复利年化收益率高达25%以上。但其所赚取的利润有80%以上都是在最后两年半才实现的。

在2023年Daily Journal股东会上 , 一向低调的芒格曾陈述道:“ 比亚迪是我为伯克希尔做出的最大贡献 。 我也就做了这一个比较大的贡献..….比亚迪这样的机会不常有 , 我们一辈子只做了一次 ”。

二、比亚迪并不符合巴菲特“购买”企业的六标准

在1982年致股东的信中,股神巴菲特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其购买企业的6个标准。

➊具有大额交易特征,税后至少500万美金的盈利。

➋已被证实的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我们对预测未来光明的公司和业务出现反转的公司一点兴趣也没有。

➌很少的负债或者没有负债情况下,该生意的净资产回报率很好。

➍该公司应该提供管理,因为我们不会提供。

➎简单的生意模式,如果该生意需要很多科技,我们搞不懂它。

➏明确的售价,在价格未知的情况下,我们不想浪费彼此的时间在谈判上。

上述6个标准巴菲特一直坚持了数十年,使之告别早期烟蒂股投资阶段 ,将价值投资发展到2.0阶段即GAPR(以合理价格购买优质企业)的标志 。

事实上,当初的比亚迪并不严格符合上述标准——

首先,比亚迪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

从比亚迪2007年年报可知, 当时,“比亚迪锐意发展成为引领全球的二次充电电池生产商、市场领先的一站式手机部件供应商,以及傲视国内市场的汽车生产商”。其营业收入中,手机及组装收入占比43% ,二次充电电池占比34% ,汽车占比23% ,很显然是一个业务分散的多元化企业。不仅涉及到二次充电电池等高科技,还大力布局了巴菲特不感兴趣的汽车行业,明显不符合巴菲特关于简单企业的标准 。

其次,比亚迪是一个负债率很高的周期性企业。

巴菲特钟意“很少举债”的企业,对负债率超50%以上的企业一般不予考虑,而比亚迪2007年的负债率为57.6% ,2008年的负债率为59.5% ,显然不符合巴菲特的低负债标准 。

另外,比亚迪的盈利并不稳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如2004年比亚迪的利润为9.05亿元,2005年就降到3.68亿元。

三、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前前后后

芒格三电巴菲特,并力谏投资比亚迪,并声称“王传福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复结合体”。巴菲特不为所动地说回复“好吧,你对比亚迪的喜爱越来越热烈了,但这些还是不足以让我投资”。

芒格一再坚持,并和老巴拍起了桌子,“不管怎样,查理坚持要买入比亚迪”。

巴菲特派人亲自到深圳考察王传福,在工厂参观问到电解质的质量问题时,不料“ 王传福当面喝下了电解质”。王传福对事业的热爱大大出乎巴菲特的预料,使他对芒格就王传福的评价开始深信不疑!

考察结束后即主动提出愿意以5亿美元购买比亚迪20%的股份,没想到王传福居然以巴菲特购买太多会稀释自己的股份为由予以拒绝。这又让习惯于拒绝门庭若市的求购者的老巴大出意外,更加认可对企业视作生命的王传福。

基于对王传福本人、新能源行业及中国汽车市场几方面的信心,巴菲特才最终下定决心入股比亚迪,并斩获巨大成功!

四、持有比亚迪期间的意外频现

这笔初始投资不到巴菲特投资组合0.3%的小生意在巴菲特持有比亚迪的漫长14年里,充满了一系列的意外。

☯自2008年9月巴菲特买入后,比亚迪在2009年经历了一个销量与利润的爆发式增长,接着就面临连续3年的销量低迷与利润剧烈下滑,2012年更是勉强不亏损 ,净利率从9.6%下滑到0.8%;直至2021年,尽管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同比2009年增长了4倍多,但净利润仍只相当于2009年的80%。

从2008年到2021年,在巴菲特持有比亚迪的13年中, 居然有9年利润下滑,三年销售收入下滑,而曾被芒格果断拒绝的特斯拉,同期业绩却蒸蒸日上,在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政府支持最坚决有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比亚迪取得如此业绩显然是令人意外的!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决策也一度引发了诸多质疑。

即便如此,2018年2月,在巴菲特接受CNBC专访时,巴菲特还是把比亚迪的王传福看作是他最欣赏的4个CEO之一,与亚马逊的杰夫 · 贝佐斯、苹果的蒂姆 · 库克相提并论,对王传福的评价之高,大大出乎众人意料。

☯另外,比亚迪的战略一直是摇摆不定的,对核心业务缺乏巴菲特欣赏的专注力。

巴菲特当初决定买入比亚迪,是建立在其专注于电池与电动车做出决策的。不料 ,比亚迪仍然改不了“战略多动症”,在2010年进军光伏、2016年耗资50亿进军云轨, 其后又代工电子烟 、加工口罩等,跨界行为屡屡意外“出轨”,虽然一时赚足了眼球,但也浪费了不少宝贵的资源,如云轨项目就在巨亏后被迫退出,显示出战略上的机会主义。

即便在核心的电动车领域,比亚迪也不是稳打稳扎,而是急功近利地大干快上,据王传福在比亚迪成立30周年的演讲透露——比亚迪在2007年提出了2015年销量中国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的目标,这种激进的销量导向目标导致和经销商矛盾激化,引发了2010年的“退网事件”,还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对品牌伤害很大。

五、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案例的交易启示

巴菲特成功投资比亚迪,至少可以证明大A“矿场”还是的确富含财富宝藏的。或者你会说,巴老投入的比亚迪是港交所的,但比亚迪自2011年9月登陆大A市场至今,涨幅也高达14倍有余,相信大部分散户股民都难及这样的收益!

☯不盲目抄作业。

投资决策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理性做出。如上所述,即便是历经几十年并肩战斗考验的亲密伙伴芒格所建议,巴菲特也坚持在派专人实地调查并在自己真正想明白后才决定投资比亚迪 。

投资只可能是自己认知的变现,而不能是别人认知的嫁接。

另外,不同交易者具有不同的风险承受力。比如文中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投资额仅占其个人资产总额的千分之一不到。即便这笔投资全部归零,也完全在其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相信两亿多大A散户中很少有人能在交易实操过程中复制类似的仓位占比,从而具有相似的风险承受能力吧!

☯赚自己真正能看懂的钱。

巴菲特之所以投资比亚迪,是因为比亚迪所在的新能源领域在其认知范围以内。毕竟能源与消费、金融并列,一直是伯克希尔偏爱的三大板块之一。

☯摒弃“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交易冲动。

巴菲特持有比亚迪14年的收益只有30多倍,远低于同期市值增长超过1000倍的特斯拉,但只因为巴菲特与芒格看不懂特斯拉,所有宁可定力坚守比亚迪,也不侥幸投机特斯拉。

结语

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伟大公司并长期持有,即可赢得复利效应的长期馈赠!

0 阅读:2

鹰览天下事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