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时限已到,中方发出通牒,耶伦口风变了,鼓吹中美关系更紧密

经史如诏 2024-09-30 09:58:32

错把棒槌当甜枣?中国不会糊涂到这种程度。

某些加征关税已经落实,新的针对也在路上,交恶接二连三,耶伦竟称“中美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咋想的?

尘埃落定

几经思考,美贸易代表办公室13日做出最终决定,实施对华新加征301关税,最早一批,9月27日生效。

时间已到,针对再次成风,反民心而行之,咋想的?

诚如以色列攻击黎巴嫩真主党之举动,伤亡大,形势严峻,离谱却是真相,民众支持,他们希望能尽快回到自己家园,美国不同,对政府对华加征关税一事,态度普遍持消极。

科技行业公司认为此举会扰乱供应链,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中所用的石墨和关键矿物,中国位居供应链,加征关税,稳定的购入与卖出关系,极有可能被打破。

有数据证明论点,美对华加征关税,9月并非开始,时间更早,损失也大,自从实施,企业和消费者的“无妄之灾”已高达2210亿美元。

时代变化,关税已成钝化工具,若不赋予战略性,得不偿失只会是最终结果,心思好猜,不算高明,大选即将到来,美国视角,加征关税是对华展示强硬态度的得力手段。

很明显,特朗普与哈里斯都认同这样做,关键是,关税的真正利处成了政治领域,政客夸夸其谈,现实数据苦不堪言,很崩溃,崩溃在不长记性,特朗普时代,对华加征关税的成本,几乎全由美国人承担了。

看似中国吃亏,实则美国人为执政者的行为买单,上涨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价格,吃哑巴亏是唯一选择,不见效,仍旧做,折射现实,美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国,美国人,当属当之无愧的利己主义者。

以特朗普与哈里斯为例,两人都想要拿到汽车和钢铁生产州选民的支持,极力贴上对华强硬派标签,中国电动汽车做错了什么?这样做真的有用吗?答案清楚,仍旧去做,先拿到位置要紧,毕竟后续可以“反水”,顺带打响真正为人民考虑的旗号。

贪心不足

动机或有不同,落地已成事实,仍旧不满,计划对中国多晶硅、硅片和钨产品大幅提高关税,已经开始寻求公众意见,截止时间10月22日。

9月27落地的关税,电动汽车类别已是100%,种类繁多,还想扩张,疯狂也得有个峰值,商务部回应:立即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中方反对此类行为,希望美国能顾及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根本利益。

发言是提醒,也是好心,对华加征关税,对外,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对内,有损美国长远利益。

中国电动汽车能开辟美国市场,复盘原因,也在美国自身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产品,不具备竞争力,本能性排斥中国产品,不符合优胜劣汰市场规则。

再者说,削弱的供应链韧性,对中国的影响,只是更改了建厂地点,可若市场全面铺开,换地之后迎瓜熟蒂落,全球市场份额上,中国商品只会再创新高。

挤兑竟成“良性循环”,视中国为眼中钉,美国本意绝非发生这一幕,吃力不讨好,更何况,中国已经在为反制“铺路”。

日前世界贸易组织官宣,正式接受中方诉讼请求,同意就美《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某些税收减免政策立案,专家组9月23日成立,很敏感,中国想干什么?

专家猜测,极有可能是为了反制,案件胜诉与否不甚重要,饶是胜诉了,美国也不一定会执行,它在国际上的作风一向如此,重点在先礼后兵,凭此立案,中方真推出反制措施时,可以得到更多国际道义上的支持。

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一向是中国作风,反制或在准备中,身为财政部长,本该是最懂经济门道的存在,耶伦又在欣喜什么?

另辟蹊径

“我觉得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了”。

单方面的认知,论点是,中美已经找到了讨论和解决分歧的方式,无法认同,甚至说,不理解耶伦在表达什么。

不说能否取得实质性效果,单凭美国不愿意对中国说实话这点,就俨然不属解决分歧应该有的态度。

重要问题含糊带过,展望新政府,要求却颇多,例如优先考虑和培育美中关系、与西方盟国以更加团结的方式应对中国在制造业创造的压力。

乐观还有,经济疲软,一度让市场担忧,耶伦却很乐观,认为通胀问题已经得到充分控制,美国经济正走向“软着陆”,现实是,无论通胀还是高失业率问题,都在叨扰美国普通人的生活。

发言很迷惑,有一点很直接,耶伦在避重就轻,美国现阶段存在的一大问题,便是与中国关系,缓和不了,任何一个官员都有责任,隐隐有让贤之意的耶伦,心里如何想不得而知,表面上肯定要竭力渲染中美关系已经恢复正常。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经贸问题政治化是美国的选择,显然,这局棋,走错了,落子无悔,佯装无事发生不可能,既已知错处,就不该用谎话粉黛妄想遮掩,而是停止后续错误行为,大大方方承认错误,用真诚的行为为昔日的错误买单。

现阶段的美国能做到吗?说实话,有点难。

1 阅读:377

经史如诏

简介:经略史海,一诏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