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人吧,被滥用的12345,已经成了胁迫的手段”!比基层形式主义更为严重!

马大刀杂谈 2025-01-26 09:45:37

“做个人吧,被滥用的12345,已经成了被胁迫的手段”。

上面是一位社区工作者的吐槽,同时也是大量基层社区工作者的,真实心声。

怎么回事?:

1. “12345”,到底是啥?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7*24在线

-负责将群众诉求,转达到相关单位

2. 明明是一个好制度,怎么就被人“玩坏”了呢?

- “无理”诉求多

“我家老人摔倒了,要赔偿”,“邻居做饭油烟味太辣了”,“我要投诉恢复补课”...

-“恶意”投诉多

“老赖为了免医药费,12345持续投诉医院”,“追债的编理由,让12345帮忙找人”...

-“随意”投诉多

“没事打来玩”,“12345许愿池,我要一个女朋友”...

- “兜底”成了“背锅”

其他单位不想管的、不愿管的、管不了的,就往社区12345推

社区是中转站,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一层窗户纸,不能让它异化为“被要挟”的手段,这一点很重要。1. 不想干,就别干?有人说,做这个岗位的,就是应该为人民服务啊,你不想干,就别干了呗,是不是怀念以前看报喝茶的日子了?这种评论应该是,最伤社区工作者心的一种。不被理解的同时,还要被嘲讽矫情。2. 两边都得罪不起。真实的社区工作者,往往都是,编外合同工,事多人少,干活还得低声下气,两边都得罪不起。- 上有,“满意度指标”、“办结率指标”- 下有,“不处理是吧?我投诉你不作为”喝茶看报,那是管理者们的待遇。3. 增加成本,很重要。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增加12345投诉成本即可。- 不合理诉求,可以公示驳回。例如邻居矛盾的,虚空索赔的,可以在社区公示。- 恶意诉求,可以罚款追责。例如谎报案情的,追债找人的,故意浪费公共资源的,可以罚款追责,甚至上征信记录。对于无理诉求的无限容忍,最后只会挤压,合理诉求的生存空间。

百态杂谈312

百态杂谈 · 目录

上一篇好消息,国家卫健委规定!3月起,看病门诊不用先交钱!

0 阅读:0

马大刀杂谈

简介:喜欢历史,数据分析,还有爱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