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时期在古罗马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上承王政时期,下启帝国时期,开启了古罗马崛起和腾飞的脚步。
共和国时期是古罗马社会的重要转折,它使得古罗马摆脱了狭隘的城邦制开始突破了民族、地域和文化信仰的限制,成为世界性联合政府。
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期,古罗马人的社会社会生活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并建立了行省制度。
随着大量的财富和奴隶涌入,在刺激古罗马社会经济的同时也严重冲击了古罗马的小农经济,奴隶主贵族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土地兼并,小农经济逐渐被奴隶主庄园经济所取代。
那么,在社会转型期古罗马社会的政治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在古罗马传统的兵役制中,每一位拥有土地的罗马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他们平时耕种、闲时训练、战时上战场,所以在古罗马每个公民的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战士们在战场上为了国家可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于是勇敢善战成为罗马公民的代名词。
在这种小农经济的的基础之上,每个家庭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简朴生活。就连为官者也以廉洁简朴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
为了确保他们在罗马公民的心中的形象,他们谨小慎微,廉洁奉公从来不敢行差踏错一步。
古罗马平民阶层通过几百年的战争才获得了与贵族阶层同等的政治权利。成文法典也是平民阶层努力奋斗的结果。他们费尽心力才成为罗马法的权利主体,又怎么可能不遵守呢?
土地对于任何国家的人民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而古罗马通过立法改革的方式使得每位罗马公民都拥有一块土地。随着古罗马的领土不断扩张,人民也享受到了国家强大带来的红利。
这种经济地位长期相对平等形成了古罗马人爱国主义情操,每个人都以国家的主人自居,都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尽心竭力。
古罗马法律明确了官员收取贿赂将会被处死,而古罗马特殊的道德监督机制使得公民道德得以长期维持。
监察官对于每一位想要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的公民都有监察权,监察官主要就是要考核他们的道德,要想成为国家官员就必须是德高望重的人。
不仅如此,监察官还对各级官员都有监察权,就连元老院元老也要受到监察官的道德监督,如果监察官发现元老院元老有失德行为,监察官有权将其除名。
在共和国前期,古罗马主要是以家庭教育为主,家父一身相教代代相传,在公民年满七岁的时候,家父便带领他们田间耕作,闲时训练。
家父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带领家子进行军事训练,从而打小就培养了公民忠勇爱国、遵纪守法和勤俭节约的品质。这也是古罗马共和国开疆扩土的精神动力。
随着古罗马的领土不断扩张,大量的财富、人口和文化涌入罗马对古罗马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严重的冲击。使得古罗马人逐渐失去了之前的道德。
(一)政治腐败,行政道德严重缺失。在共和国前期每一位官员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在公民内部具有很高的威望,他们不需要也不屑去贿选。所以,共和国前期的罗马公民都是心甘情愿的将国家权力交到官员的手中。
可是到了共和国后期,随着古罗马的领土不断扩大,统治人口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为了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些想要求取官员的人坐在广场上公开收买公民的选票。
他们坚信只要有了权力,自然会有大笔的财富进入他们的口袋,所以他们前期的投入是值得的。如此一来,在整个罗马社会上行下效,使得全体公民道德沦丧。
战争让古罗马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使得古罗马人无需再为生计发愁。他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享受财富带给他们的富足。奢侈靡费的生活让他们早已将祖先简朴的生活作风抛诸脑后。
随着妇女在社会上地位的提高,古罗马完成了从有夫权婚姻向无夫权婚姻的过渡,使得男女双方不仅享有了结婚自由而且还享有了离婚自由,并且离婚的过程非常简便。
加之古罗马人富足的物质生活让他们极度的空虚,他们急切需要通过性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于是在古罗马离婚、通奸等现象非常普遍。
长期频繁的战争使得人们长期外出打仗无力耕种土地,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土地转让。这就促成了古罗马奴隶主庄园经济的发展,行省大量廉价粮食的涌入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平民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生产资料只能用手中的选票来让他们维持生计。为了生活下去,他们根本就不会理会道德还是不道德。
随着古罗马行省制度的建立,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自然会引发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而此时的民主共和制无力应对复杂的社会矛盾。
这就加速了古罗马权力的集中,破坏了权力制衡机制致使监察官的权力成为了摆设。在军队中也从效忠国家转变为向某一位军阀效忠,于是不同的势力集团为了争夺国家权力不停的内斗。
各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了取得权力他们不择手段。得到权力之后,为了获取社会财富他们依然不择手段。
在古罗马希腊化的过程中,古罗马人片面的理解伊壁鸠鲁哲学思想并对其断章取义,形成了古罗马人纵情享乐的理论基础。
提高生活水平本没有什么错,可是为了追求享受而丧失道德的底线必然会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