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青春偶像剧,你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因为它包含了不同的解读方式

木鱼读剧 2023-06-11 17:45:34

《奋斗》虽然被划入了“爱情片”的范畴,但是它已经超越了这个范畴。不会站在电视剧的立场上来评价。我只是从自己的心里来评价一下。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所有的场景,对话,甚至是情节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接下来的发展,却让我大跌眼镜。比如高强的跳楼,比如向南和杨晓云的闪婚。开始时,我认为这是一种引诱,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暗示,一种斗争。“设计”一词的外延,是一种对生活的计划,是一种对努力的另外一种诠释;至于“伦户口的闪婚”,则是对“冲动”行为的一种惩罚。

或许有一些特殊的观众,对陆涛和夏琳这种反叛的性格,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容易被接受的。还会感觉到像米莱那样的人物被设定得太过完善,甚至于被扭曲;他们甚至会认为,一见钟情和家庭,事业,责任联系在一起,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在这部电视剧中,华子是最平凡的一个人物,他们更喜欢华子的坦诚,但最终,他们还是没能逃过华子对他的“一见钟情”这一幕。事实上,该剧中的一切都源于一见钟情。

米莱这个人物,想必已经吸引了很多人,包括我。我不敢相信这样的女人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但我却认为米莱的死才是最好的结果,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能与她相提并论的人了。她离开前的那一幕,才是这部戏最让人费解的一幕,她并没有真正的释怀,她只是一个简单的告别。无论如何,那都是整部剧中最精彩的一幕了。

在《奋斗》里,我从来不会恨一个人,因为我很难把他塑造出来。不过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虽然有人在骂夏琳,有人在骂米莱,有人在骂杨晓琳,可我却一个字都没说。或许值得欣慰的是,我并没有以一种看连续剧的态度来看待连续剧,而更多的是将它当作自己最喜欢的,温柔的检讨。而且,我并不认为这部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值得深恶痛绝的,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但却从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是一个我把它叫做诗歌的灵魂概念。我认为,在诗歌中,一切人物都是诗歌的载体,都是要完成诗歌。比如《神雕侠侣》,就被称为金庸最好的作品,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总有一条爱的线索,将它的表现,发挥到了极致,堪称完美。

最终,还是要说到电视剧的名字“奋斗”。这是在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呢?我认为,这个连续剧是在教导我们要为爱而战,为职业而战,但是,我理解到,不仅仅是如此狭隘的含义。这是在告诫我们,人生一世,要争取自己所要的,要使自己高兴,使自己安心。陆涛就是这样,他从一个渴望成功,渴望拥有,渴望被爱的人,一步步克服内心的恶魔,获得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一切,同时也结束了他的自我。

至于向南,他从一开始就是一时的意气用事,到后来为了一己之私,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或许,在他的生命中,这并不是一场完美的战斗,但是,我们需要这样的战斗,能够做到这样的战斗,实在是太少了。

奋斗是一种精神,这更像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说法,但事实上,这确实也在告诫着许多在努力奋斗却过得不快乐的人,要他们停下来,要他们反思,自己所为之努力奋斗的东西,是否是自己真正所要得到的东西。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个电视剧是很理想的。但是,虽然看起来像是一部青春偶像剧,但其中蕴含着一种深邃的哲学,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很真实。

正因如此,该剧才充满了“诗意”,你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因为它包含了不同的解读方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