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等一众党的领导者带着信念和光荣的使命,不计个人得失为人民谋福祉,他们凭借着极强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开创了新中国,让我们得以生长在这个平安、幸福、快乐的国度里。
但是,即便是伟人也是有老去的一天。面对着自己日益衰老的身体,挑选新中国下一任的接班人就成为毛主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挑选新的接班人这项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毛主席晚年先后选出了五个接班人,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再一次重新挑选。可是,这先后的五个接班人中却独独没有周总理的名字,究其原因竟是周总理的年纪问题。
前车之鉴,毛主席挑选“接班人”让毛主席开始重视接班人的挑选问题的原因还是斯大林的去世,原本斯大林去世之后,根据他生前的安排是要马林科夫接任第一书记,可是马林科夫仅仅在位半个月就辞去了这一重要职务,转而由赫鲁晓夫接替他成为了当时苏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
然而,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公开肆意的开始批判斯大林。苏共内部的这一重大变故让毛主席提高的警惕,开始认真考虑寻找新中国的下一任接班人。
在1945年的七大会议上,毛主席第一次在这样正式的公开场合对外宣布了自己选定的接班人。
毛主席在新的党章里增加了名誉主席这一职位,并且说明这一职位将由自己担任,而这时的主席人选则定为五位副主席中排名第一的刘少奇。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刘少奇这位接班人并没有成为毛主席真正的接班人,这样在1966年就有了第二个接班人的人选林彪。
林彪这位被毛主席称为“亲密战友”的第二位接班人却令毛主席大失所望,于是,毛主席开始第三次着手选定新中国的接班人。
这三次,毛主席把目光投到了王洪文身上。虽然王洪文的资历不深,但是草根出身就有一番作为的王洪文也是一名实力干将,毛主席对他很是看好,任命其为中央副主席,着手栽培王洪文。可是,好景不长。
成为副主席的王洪文不思进取,不把自己的心思摆在正事上,反而拉帮结派。这一做派让毛主席看清他并非统领国家的好人选,由此毛主席打消了让王洪文成为自己接班人的念头。
就这样,毛主席又仓促地开始再一次选择党和国家未来的接班人。这次,毛主席把目光放在了邓小平身上。可是,由于毛主席选择接班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差错,也使得年轻不再的毛主席越加地着急确定接班人的选择。
老话说着急出“大错”,毛主席先是让邓小平官复原职,不久又开始让他主持中央工作。这一连串操作引起反动派的警觉,有心人从中作梗,毛主席被迫再一次放弃了第四次接班人的人选,转而开始稳妥地第五次选择接班人的工作。
这最后一次选定接班人的过程可以算是最稳中求胜的了,毛主席汲取了前几次的经验,这次挑选的过程更加求稳,因此结果算是这几次选择接班人最为理想的一次。
这一次,我们的毛主席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反复研究,采用更为平稳的手段和方式公布了自己新的候选人。1976年,毛主席首次提议中央第一副主席由华国锋担任,至此算是对外公布了华国锋候选人的身份。
华国锋本身的资历、声望和人品就足以服众,加之重病垂危的毛主席为了华国锋造足了声势,华国锋这下一任领导的位置算是坐得稳稳的。
薪火相传,接班人选定华国锋关于华国锋这个接班人的人选得到了多方人士的赞同。其中第一个举双手赞同的要数毛远新,毛远新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华国锋主持工作的赞成,看到毛远新这样的反应毛主席也显得十分开心。
当毛远新把毛主席这个决定通告外界的时候,大家都一致地认为主席的眼光很准,华国锋这个接班人选得非常好。一直陪在毛主席身边的汪东兴对主席说:“主席选华国锋同志,我举双手赞成。”
他还嘱咐主席既然大势已定,就放宽心将养自己的身体,其他的都交给大家来做。然而,华国锋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赞同也是因为他自身过硬的能力以及经验。
华国锋工作过的地方遍及全国各个等级,从地方到省委,甚至是中央的很多岗位都留下过华国锋工作的身影,这样丰富的工作经历让华国锋拥有了足够的工作经验。
从此之后,毛主席的身边就多了华国锋的身影,接见外宾、主持内政,毛主席拖着孱弱的身躯可谓是手把手地教华国锋处理日常大小事务。
纵观华国锋的履历也是着实非常优秀。还在中学时期,因为学校附近的地下工作者,华国锋第一次接触到了进步书刊、革命思想。进而,十七岁的华国锋为了理想和革命离开了家踏上了抗日的道路。
两年后,思想进步、干劲十足的华国锋就成为了一名党员开始了自己的革命之路。华国锋进步的速度非常快,短短的六年之后他就成为了中共交城县委书记,从此之后,华国锋开启了自己的“华政委”之路。
在华国锋进入中央之前,担任过非常重要的地方党政职位——湘潭县委书记和地委书记,这是毛泽东主席的家乡,毛主席还曾经戏称华国锋是自己的父母官。
那一时期,华国锋执掌湘潭政务,每次毛主席回乡他都要陪伴左右,华国锋办事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的印象让毛主席尤为深刻。
1973年,在王洪文成为接班人的时候,这个踏实且不起眼的华国锋就已经进入中央工作。虽然彼时的华国锋还没有被毛主席当做接班人的人选,可是一路走来口碑甚好的华国锋已经入了毛主席的眼。
身处中央工作的华国锋依旧延续着自己一贯的为人处世的作风,低调为人、踏实做事、锋芒内敛。
毛主席病重时期,中央一时间风云诡秘、情势不明,华国锋这样为人处世的作风让其不但有效地保护了自己,更加让毛主席看到了他的沉稳和能力。
于是,在毛主席选择的接班人接二连三地出现差错之后,华国锋这样内敛的性情就显得更加地珍贵,加之他自身优秀的能力,这才成为毛主席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道出实情,接班人不选周总理说到这,也许我们都会惊讶于毛主席的选择,那就是这五位候选人中竟然没有一位是周恩来总理。
其实,这也不必惊讶,毛主席出生于1893年,周恩来总理出生于1898年,这两位伟人的年纪相差无几,而在毛主席挑选接班人的时候,周恩来总理的身体因为日夜操劳已经呈现颓败之势,这一事实是作为接班人最为主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即便周恩来总理才能出众,深受众人爱戴,恐怕硬性指标也是不达标的。
然而,张玉凤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关于毛泽东主席挑选接班人时与自己的谈话内容,很明显地表达出没有挑选周恩来总理作为接班人的原因。
在回忆中张玉凤表示,毛主席在多次与自己讨论挑选接班人一事的时候说,为了挑选一个合格的领导人实在是伤透了自己的脑筋。曾经多次挑选的接班人都不合格,这一点也让毛泽东主席很是头疼。
在与毛主席的对话中,张玉凤多次提到为什么人选中没有周总理,毛主席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在谈论到为何不让周总理接班领导党和国家时,毛主席就伸出了自己的手掌,做了一个砍刀的动作,并且说道“总理虽好,但是缺少这个”,这里的这个其实就是指的周总理的年龄。
对于这个只比自己小几岁的革命战友,毛主席是一万个满意,但是奈何那时的周总理也不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又因为常年积劳成疾,还被病魔缠身。这样的身体条件、年龄缺点足以打消毛主席想要周总理接班的任何想法。
果不其然,周恩来总理要比毛主席更早地地离开了大家,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党和国家。
毛主席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悲痛万分,已经重病在床的毛主席面对自己老战友的离世表现出了极其不稳定的情绪。毛主席一边想要送这位战友最后一层;一边又因为重病在身而不能下床;
一边还在为国家领导人的选择而忧心忡忡;一边更因战友的离世而悲痛欲绝。这样复杂的心情相信是任何人都不能感同身受的。
相继逝世,国家领袖与世长辞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此时距离周总理被确诊为膀胱癌已经过去了四年,包括周总理住院的一年零七个月在内,周总理几乎每天还在坚持工作。
周总理的逝世受到了全国各界人民,甚至是世界各国的广泛哀悼。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国家少了一位好领导,人民少了一位好总理。
就在周总理出殡的那一天,好多人民自发地集会在长安街两侧,他们想要送他们敬爱的总理最后一程。“十里长街送总理”足以见得周总理在人民心中的分量之重。
在周恩来总理因病逝世的时候,我们党和国家的另一位领袖毛泽东主席也是重病在床。这对一辈子相伴的革命战友都走到了自己人生的终点,他们为了他们的革命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真正地实现了为国家谋福祉,为人民谋幸福。
毛主席面对周总理的离世悲痛万分,但是从另一方面证明的毛主席没有把周总理作为接班人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当初把周恩来总理作为接班人的选择,那么周总理去世那就意味着要再次选择接班人,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就在周恩来总理逝世半年后的9月9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与世长辞。试问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重病缠身、不能起床的毛主席又怎么有那么多的精力像从前一样花大量的精力挑选自己的接班人呢?
参考文献叶永烈,毛泽东回答为何不选周恩来接班:总理虽好 缺少这个,人民网,2016年07月27日
周毛朱三个人年龄都差不多,可以说算得上是一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