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杨林:对景创作,表现生活中的生动与鲜活

蓝鹰书院 2023-07-14 17:04:06

图文 /杨林

      

艺术家在写生创作的过程中,往往最容易忽视身边熟悉的场景,总喜欢舍近求远,这也可能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心理。这次的查济对景创作,我便刻意的打破这种传统的认知,认真的去观察,仔细的去琢磨,身边的一些场景,最终决定在同一个地方,向互相相对的两个方向去创作这两张作品,作品完成颇有感触。

首先因为这个场景就在客栈的大门边,能够仔细和全面完整的观察,更可以提前思考、琢磨,想的多了,在绘画时,自然目的性就更强了,更好的把握主观能动性。

在这两幅作品创作,画中的这棵老树是中心,老树古拙而奇绝,初春时节,大部分的枝叶尚未萌发,但是攀爬在老树上的藤蔓,却已经是枝繁叶茂,对比起来这也就喻显出苍劲的生命力,确实他也是吸引我创作这两幅作品的重要物象。旁边的土坯小屋,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展现了原生态自然质朴,也是十分难得的画面素材,两条穿过溪流的小桥,虽然是现代的水泥桥,不失为绘画中的重要载体,在画面中就看你怎么处理了,处理的好自然生动,处理的不好,肯定就显得呆板而生硬,当然更重要的是画面中的这条小溪,它是这幅作品的灵魂,使整幅作品增加了气韵生动的律动之美,也使画面活了起来。其二,因为是生活场所周边的景象,与景区中的场景不同,那里的景是给人看的,景色的功能简单,所以周边的环境相对要显得整洁而又统一,而生活中的场景,因为生活所需,会有各种杂乱无章的物件出现在画面中,这是因为生活的需要,而这些物品又处处体现出生活中的情趣与气息,如在这两幅作品中出现的拉扯的遮阳布幔,看似很不协调,如果处理的好,却是非常适合表现的柔性物象,且形态自然,当然表现不好容易显得凌乱。

有些画家很怕画这些看似不入画的物像,但我却觉得这些物象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平时在画室中,你是很难想象的出来的,同时也使画面更加丰满,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的亲和力,这就需要画家有相当强的取舍能力,造型能力以及笔墨表达力。我很喜欢这样具有亲和力的场景,也很喜欢去表现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生活场景更切合实际,画的多了,自然也就会总结出自己一套独特的表现方法,而完全脱离实际生活的画面,虽然也能吸引人,但是很难和观者产生共鸣,因此也就难以打动人。历代的很多艺术家,都非常喜欢表现这样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景,比如说齐白石很多的作品,就画他小时候长期生活的湘潭农村所见的场景,郭味渠有很多表现农村题材的花鸟画,如箩筐、锄头、麦穗等各种各样的坛坛罐罐,是郭味渠作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山月、黎雄才都有很多这样极具生活气息的作品,在今天来说就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实景创作。黄宾虹曾说“我要游遍全国,一方面看尽各种山水的曲折变化;一方面到了某处,便发现某时代某家山水的根据,便十分注意于实际对象中去研究那家那法,同时勾取速写稿,并且以自然的无穷丰富,我也就在实际的对象中,去探索各种各样的表现方法”。

如今现场的对景创作,是能够更好的去把握这样一种难得的直观感受。但是今天我们看到很多非常优秀艺术家现场写生作品,虽然笔墨效果不错,但是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就是就是自然流露在作品中生动而又鲜活的生活气息。其三,在这两幅幅作品的表现技法上,我尽可能的用比较亲近自然的中国画表现技法,平实而又朴实的表现现实,如画面中的老杉树的枝叶表现,传统技法中是没有的,我就用散锋破笔,饱蘸水墨尽可能的表现出杉树的丰盛与厚重,这是我对杉木树的直观感受,再转换成笔墨的真情留露。

其次,小幅的写生与大幅的对景创作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因幅面较小,笔墨的表现和画面所承载的内容,也相对要简单一些,因此艺术欣赏和评判的标准也不一样,而大幅对景创作的作品因幅面较大,画面可以展示的内容,也相对来说更加丰富多彩,也就更接近于创作,易于展示画家笔墨的功力。我这两幅同一地点,两个方向的对景创作品,就是有意在相似场景的环境下,尽可能表现我所看到的较为真实的生活画面,画面中所有物象的表现没有刻意为之,更没有过于夸张与变形,在把握自然形态特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国画传统笔墨的技法,与自然物象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运用,自然流露出来的,营造的就是一种可游可居的实景山水。当然,要把这些丰富而复杂的画面,有机的转化为中国画的创作,是需要画家长期的积淀与修养的,更不能被现实中的物象所困。大师李可染在《漫谈山水画》中曾说“画面一定要根据对象重新组织。构图就是组织,根据自然本质的要求“经营位置”。为了布局妥帖,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山可以更高,水可以更阔,花可以更红,树可以更多,这都是允许的,画家完全有此权力”,这对我们今天的对景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画的创作承古不难,出新却不易,难的是承古而不摹古又能推陈出新,还要有时代之气息,当今的画坛,看似繁荣,却难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观点和创新思想。偶遇作品似有新貌,却只是在传统笔墨的技法运用上的简单追求,更多的是完全落入传统笔墨游戏之中,追求所谓的人文写意,在用色用墨上难脱古人胎气。很多中国画写生,也似乎带着这样的观点在进行,如在画面中的树木表现千篇一律,房屋表现生搬硬套,很多作品难见时代气息,过早的使自己的写生结壳,形成一种模式,虽然有时候看也会有一些独特的画面效果,但最终失去写生的目的和意义。反观那些过往的很多大师,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非常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反思、学习与总结吗。后记:四月份的查济写生结束后,一直忙于全国各地的写生与学习活动,临近暑期,得闲,将查济的几张大幅对景创作整理出来及感想数篇,与同道们分享、交流学习。2023.7于芜湖  杨林

杨林其它作品:

         

         

         

杨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工程大学副教授,安徽黄岳画院院长、徽州碑林艺术馆馆长,零界点:朱零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全国首届扬州八怪杯书画大奖赛一等奖,尚意2017全国美展最高奖(中国美协)、2018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画展最高奖(中国美协)、入选2017泾上丹青全国美展(中国美协)、入选2018山水砚都多彩肇庆全国美展(中国美协)、2019年弄潮杯全国中国画大赛优秀奖(西冷印社主办)、2019首届吴昌硕国际艺术大奖赛二等奖(西冷印社主办)、2020"中国美术世界行"成果汇报展最高奖(中国美协)、建国70周年安徽省美术大赛优秀奖(安徽省美协主办)、2017年安徽省美术大赛最高奖第四届"弄潮杯"钱塘江金石竹木拓片展二等奖(西冷印社)等。

7 阅读:983
评论列表
  • 2023-09-12 22:01

    你画里的房子都是危房,给人有不安全感。真不希望你的画里有房子,你就画山水小件好了

  • 2023-09-21 12:46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