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润意象 古今相续

蓝鹰书院 2022-07-06 17:49:53

图/温骧

欣闻画家温骧先生“苍•润——温骧艺术展”将于2022年7月8日-24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欢迎新老朋友前去观展。

▲“苍•润——温骧艺术展”海报

在我看来,温骧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极有苍润品质,是东方审美精神的佳作。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思想以“道”为宗,道谓万物之奥也!深刻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山水画的创作自古就有澄怀观道的宗旨。

真正的山水画上品,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复制,而是要从道的角度精心经营位置,妙作随类赋彩,以求一动一静是为道,一阴一阳亦为道的审美意象。

道,讲的是辩证与统一。依道作山水,表现道就有“苍”与“润”和谐统一、对立辩证的塑造形态,这种塑造形态自古及今,是山水意境的主流体系。

无论是五代荆浩,还是宋代范宽,以至于后来的赵子昂、沈周、石涛、龚贤、傅抱石、关山月等等名家,都是山水苍润意象品质塑造的贤家。从这个角度来讲,山水苍润已经成为传统美学的文化基因。

读温骧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恰是苍润意象代表作。

实现苍的视觉印象,让空间层层及远,由近而远眺,遥无边际的空间已经是天苍苍的观感,再通过留白与渲染,渡入有无相生的玄机要妙,就会递生出茫茫的笔墨意象。

苍因远生,茫亦为苍。温骧先生以空间的辽远和茫荡,引导观赏体验生成“苍”的结果。“道”的哲学观,落脚于山水创作,呈苍茫大气的山水形态。

如果山水作品只有“苍”的意象,那么就不太容易达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

因为山水的苍是其一面,山水的润是其另一面。山水有苍的质感,再有润的气韵,才会循道而成,在辩证与统一的塑造中,以成丹青载道,成就哲学审美的宗旨。

温骧先生的作品,骨法用笔,铁点皴法,苍茫劲健。再看一天清淑气,万里碧榆风的色彩魅力,云生水润,松风泽润,万物萧逸入画来,风行雨霁润入怀。

苍润意象,古今相续。纤尘不染的水墨色彩铺陈,写出气韵生动的意象唯美。“润”的体验,如一首唐诗,亦是一段宋词,在画里成为滋养山水灵性的可贵资粮,让山顿时灵起来,让水倾刻动起来。

如此苍润的山水作品,可以为观者带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触动。山水风吟,与润相遇,必然可以让人打开心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温骧先生这些苍而润的山水里游目骋怀,快意快哉,令人杳然如在丹青里!

(本文作者/蓝鹰书画总编辑:蓝鹰)

温骧先生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春光醉染 68x138cm 2022年

▲江南无限好 68x136cm 2022年

▲闽北山中有佳景 68x138cm 2022年

▲黄山烟云  68x138cm 2022年

▲春染山林 68x138cm 2022年

▲太平人家 68x138cm 2022年

▲擎天之柱入云端  68x138cm 2022年

▲富春江上 68x138cm 2022年

▲江山无尽意幽谷乐安居 193x503cm 2022年

▲皖南风情图 144x367cm 2022年

▲江山入画图 144x367cm 2022年

--END--

1 阅读: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