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及玉米粉进口锐减的背后

龚家 2025-04-26 09:22:04

2025 年 3 月,中国玉米及玉米粉进口数据令人咋舌:玉米进口量仅为 8 万吨,同比锐减 95.1%;1 - 3 月累计进口量 26 万吨,同比减少幅度更是高达 96.7% 。玉米及玉米粉进口量缘何锐减?这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市场信号与行业格局?

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形势向好,连年丰产。广袤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玉米主产区,大型机械化播种、灌溉、收割作业,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去年玉米产量再度刷新历史纪录,充足的供应使得国内玉米市场库存饱满。市场遵循供需规律,当国内货源充沛,进口需求自然降低。以黑龙江省为例,当地玉米产量稳步增长,粮库储存充裕,减少了对国外玉米的依赖。

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畜牧业和食品加工行业发展步伐亦受影响。作为玉米需求的两大 “主力军”,畜牧业中,生猪存栏量因市场价格波动、养殖成本上升等因素不断下降,鸡蛋价格也跌至近年来低点,养殖户扩栏积极性受挫,对玉米饲料的需求随之萎靡。饲料厂玉米库存可用天数同比增加 17.92%,达 35.54 天,这表明市场对玉米饲料的消化能力减弱。食品加工业方面,经济下行让消费者对食品消费更加谨慎,企业订单减少,对玉米粉等原材料采购量降低,进一步压缩了玉米及玉米粉进口的市场空间。

国际贸易环境也给玉米进口带来诸多变数。中美贸易冲突持续升级,我国对美玉米加征 125% 的关税,这一举措直接致使美湾港口玉米进口到岸完税价大幅攀升,理论进口利润严重倒挂,贸易商进口美国玉米的积极性几近为零,几乎切断了从美国进口玉米的可能性。而巴西虽维持最惠国关税政策,巴西玉米到港完税价具备价格优势,但巴西二茬玉米上市时间及船期影响下,二季度进口压力仍低。此外,我国与部分粮食出口国在贸易政策、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沟通协调存在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口渠道的顺畅性。

玉米及玉米粉进口锐减是国内供应、市场需求、国际贸易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未来,随着国内农业政策调整、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国际贸易关系的动态发展,玉米及玉米粉进口量或将呈现新态势,持续引发行业关注。

0 阅读:0

龚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