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7次参加敢死队,名言:人死如吹灯,杀头碗大个疤

玮宏看历史 2024-11-21 05:14:4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许世友,这少林寺走出的铁骨男儿,七次参加敢死队,五次担任队长,常说:“人死如吹灯,杀头不过碗大个疤”。

是什么让他屡次面对生死毫无畏惧?在战火中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又是如何凭着一腔热血成为开国将军的呢?

少林武学与革命初心

许世友9岁那年,父母把他送到了少林寺,好端端的为何送进少林寺?家里孩子太多了,贫困的年代,实在养的吃力。

送进少林寺,也是希望能给孩子一条生路。

少林寺的生活苦,每天的功课是练武、打坐、挑水、砍柴,日复一日,累得不行。

特别是练功,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师父就拿着戒尺走进禅房,叫醒这些小徒弟们,带他们到山脚下练习跑步、打拳。

寒冬腊月,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手脚冻得麻木,许世友从没掉过队。

跟着跑,跟着练,身边的几个孩子中,有人受不了逃走了,有人坚持不住病倒了。

许世友咬着牙撑下来,外面是饥饿和动荡,寺里再苦,也是一条活路。

日子久了,许世友的身手变得越发灵活,甚至能在三米多高的围墙上,跑几步就翻过去。

师父们常夸他根骨好,是练武的料。

许世友对练武特别痴迷,尤其喜欢刀法,刀舞得虎虎生风,力道和速度都让人称赞。

师父们见他如此用功,也就更加严格地训练,许世友从不叫苦,摔倒了爬起来,受伤了忍着。

自己必须要强大,只有强大,才能在这个乱世中有立足之地。

功夫日益精湛,许世友在少林寺的日子,也变得安稳起来,外面的世界并不安稳。

有钱人的欺压,军阀的混战,百姓的苦难,一次次打破平静。

每次下山执行任务,都会看到村庄里那些,被欺负得几乎揭不开锅的乡亲们,那些贫苦的孩子们。

这些景象深深刺激了许世友,也让他开始思考:仅仅学武强身,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

1927年,许世友遇到了共产党。

许世友跟着少林寺的武僧们下山,遇到了一支红军小分队。

红军的队伍和其他军阀不同,战士穿着朴素,言行举止间带着与众不同的精神面貌。

听到他们在村里宣传:要打倒地主,分田地,给穷苦人一条活路。这些话像是击中了他的心。打倒地主,分田地?这不就是他心中所想的吗?

“你们能分田地,给穷人一条活路?”许世友上前,语气中带着不信。

红军战士笑了,拍着胸口说:“是的,加入我们,就能为穷人谋出路。”

许世友心里一热,当即决定加入红军。

后来回忆:“那时候我什么也不懂,就觉得这条路走得对,能打地主,为穷人出头。”

从少林寺的武僧到红军战士,许世友的角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将少林寺学到的功夫,带入了革命的洪流之中,迅速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红军战士。

敢死队精神的体现

许世友在红军时期,参加了七次敢死队行动,五次担任敢死队长。

每一次任务,生还的希望渺茫,却总是抢在前头。

许世友有一句口头禅:“人死如吹灯,杀头不过碗大的疤,怕啥!”在他的带动下,许多战士纷纷请缨参加敢死队。

敢死队的任务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刻冲锋陷阵,直接与敌人短兵相接,打开突破口,为主力部队扫清障碍。

有一次战斗,敌人占据了一处战略高地,火力异常凶猛。

我方几次冲锋都被压制下来,损失惨重,部队决定组建敢死队,直捣敌阵。

许世友站出来,请求担任敢死队长,眼里没有一丝犹豫,只有决心。

带着几十名敢死队员,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接近敌阵。

夜里的风很冷,吹在脸上像刀割,,大家屏息静气,每个人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山野中清晰可闻。

许世友走在前面,手里握着一把大刀,不时回头看一眼身后的战士。

他们趴在地上,缓慢地爬行,手掌压在粗糙的石头和荆棘上,掌心被划破,鲜血流出来。

没人发出声音,大家都咬紧牙关,盯着前方的敌人营地。

探照灯的光柱在他们头顶晃动,许世友屏息,等光柱离开,又轻轻挥手示意继续前进。

他们一点点接近了敌人的阵地。

许世友轻声说道:“准备好,听我的信号。”他握紧大刀,猛地站起来,一声低喝:“冲!”敢死队员们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

敌人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突袭,顿时陷入慌乱。

许世友挥舞着大刀,冲在最前面,动作迅猛,刀光闪烁,敌人纷纷倒地。

整个战斗中,许世友如同猛虎下山,所向披靡。

眼中只有一个目标——拿下阵地!他与敌人搏斗,身上被划开了几道口子,但他毫不在意,继续冲杀。

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战斗,敢死队成功控制了高地。

战斗结束后,许世友站在高地上,喘着粗气,望着战友们,脸上满是泥土和血迹。

这次胜利,为后续部队打开了突破口,也为整个战役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战斗中的顽强信念

许世友的一生中多次负伤,但从未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

他的战斗风格就是勇往直前,不顾一切,每次负伤,都选择自己处理伤口,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继续战斗。

有一次,许世友在一次突袭中,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肩膀。

枪声一响,感觉肩膀一麻,随即就是一阵剧痛,战友们看到他中弹,赶紧拉他到掩体后面休息。

许世友挥挥手,咬牙说:“不碍事,继续打,先把敌人搞定再说!”

鲜血不断地从肩膀上流下来,顺着衣袖滴落在地上,许世友根本不顾。

结束战斗才找了个安静的角落,自己处理伤口。

脱下沾满鲜血的军装,拿出一把匕首,深吸一口气,将匕首刺进伤口中,把留在体内的弹片抠出来。

旁边的战士看到这一幕,吓得脸色发白,想上前帮忙,却被许世友用严厉的眼神阻止了。

“去看看其他受伤的同志,我这点小伤不算啥。”许世友咬着牙,把南瓜瓤敷在伤口上,又用布条紧紧绑住。

脸上没有一点痛苦的表情,反而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意。

战士们敬佩地望着他,心中默默地立下了誓言,要像他们的敢死队长一样,坚强无畏。

每次战斗前,许世友都会对战士们说:“我们这条命,是革命的。活着,就要为革命拼;死了,就当是把灯吹灭了,没啥好怕的。”他的话简单直接,却充满了力量。

这些话成了敢死队员们的精神支柱,在一次次的生死搏斗中,始终保持着无畏的精神。

从无畏少年到开国将军

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开国将军之一。

这份荣誉,是对他多年战斗生涯的肯定,更是对他那份无畏精神的致敬。

授衔仪式那天,许世友穿上了崭新的军装,站在台上,望着台下的战友们,眼中没有太多的激动,更多的是对过去战友们的缅怀。

那些并肩作战的同志们,有很多人倒在了战场上。

许世友站在那里,心中默默地想,这份荣誉,也属于他们。

许世友的名言“人死如吹灯,杀头不过碗大的疤”,不仅是他个人的信仰,也是那个年代无数革命者共同的心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