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村头的小王又开始忙碌了。
昨天听媒婆说,有个条件不错的姑娘今天来相亲,这让他既兴奋又紧张。
村里的小伙子们时常会围在一块儿聊,去城市找对象的也不少,但最后能结婚的却寥寥无几。
这样一来,村里的相亲活动就变得愈发热闹,可小王不知道的是,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拉锯战。
农村小伙结婚难的原因对于小王来说,找到一个懂他、愿意和他共度余生的人,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村里的年轻姑娘越来越少,很多都到城市里打工,希望能遇上一个经济上更加稳定的对象。
留在农村的往往是一些对生活要求并不太高的男孩子,而这些男孩子的择偶机会就更少了。
乡下老王常常感叹,以前村里的青年多热闹,可现在,很多简直是走了就不回。
即使回来,有些姑娘也早已被城市的灯红酒绿吸引,不再愿意回到这个“贫穷”的老地方。
而青年小伙呢?
大多还得继续种地,或者在村里的小工厂做工,生活忙碌又单调,很难争取到姑娘们的目光。
高昂的彩礼和结婚成本说到结婚成本,小王更是深有感触。
虽然他努力工作,但每个月的收入也就几千块。
再算上日常开销,手头剩余的钱真是有限。
从前几年开始,村里姑娘的彩礼就水涨船高,15万起步已是常态,而绝大部分家庭都觉得没有这笔钱,婚事几乎无望。
即便姑娘心甘情愿,女方父母也不乐意。
春节聚会的时候,大家总要聊到彩礼。
有些家庭为了让儿子顺利结婚,甚至借了高利贷。
老李家就是其中一个,为了给儿子凑足20万的彩礼,东拼西凑,欠了不少钱。
于是,婚还没结成,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
这时,谁家姑娘要是收了更高的彩礼,村里更是不得安宁,这比着比着,攀比风就越来越严重。
房子和经济压力的影响住在城里的小芳谈及结婚,她的标准就很明确:"要买房,必须全款。
"这样的小芳其实并不少见。
不少女孩子和父母认为,买房是男方诚意的体现,更是未来生活的保障。
小王家想在城里买套房子谈何容易?
二三十万的首付款,尾款全得分期。
这对于在外打工的农村小伙来说压力山大。
这也导致了很多女孩子在初次相亲时,连话都说不上几句就被否定了。
一次奶奶托媒婆介绍了一位姑娘,见面后不久,姑娘和小王聊起房子的事儿,得知他家房子是分期后,态度一下冷了下来。
对方说:“咱们不合适。”小王顿时明白,现在的姑娘,不仅看家境,还看实际条件。
攀比现象与结婚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攀比心态愈演愈烈。
听说村里某个姑娘收了20万彩礼,村子里的其他姑娘和家长们纷纷跟风,觉得自家也不该少。
老张家的女儿去年嫁到了隔壁市,很是风光,谈起这事,村里的大妈们都挑着大拇指称赞。
在这样的攀比氛围下,条件好的男孩自然可以应付,而那些经济条件不佳的家庭,则直呼压力山大。
手机里,满是那些被拒绝后的遗憾和无奈。
对于很多农村小伙来说,攀比现象简直是结婚路上的绊脚石,他们不得不面对无数次的相亲和拒绝。
不仅彩礼,结婚当天的排场也有人比。
一场婚礼几十桌酒席,场场热闹不已。
这样一番光景,花干了双方父母的积蓄。
而对那些暂时买不起房的小伙来说,结婚被逼上了一个被人看作出局的过程。
虽然看上去很多事都由经济说了算,但背后依然存在感情的问题。
很多人说,宁愿钱少点也要找个心地好的。“钱能带来安全感,但快乐却依然来自平凡的日子。
这段话让小王觉得暖心。
在外两年,虽然也相亲失败,但他仍然相信,真正懂得珍惜的那个人总会出现。
结婚这事儿,说难也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重要的是找到那个愿意和你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人,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和经济条件。
这么说来,虽然农村小伙们面临的挑战不少,但日子本就该有不同的风采。
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只要真心对待,总有一天会有好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知难而上,遇难迎刃而解。
即便生活艰难,但简单朴实的生活依然值得坚持。
不管彩礼多高,条件多难,找到那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农村小伙,还是城市青年,幸福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
它始终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真心和理解。
结婚,是一条坎坷的路,但沿途的风景却会异常美丽。
遇见风雨,撑一把伞;迎来阳光,俯下身子盛一捧温暖。
真正的婚姻,不是几张钞票可以衡量的,也不是一栋房子可以定义的。
它是两颗心的结合,是风雨同舟的承诺。
在这个现实的时代里,相信爱情,并为它努力,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