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城中村改造增量政策“三个亮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
截图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
通知印发后,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的增量政策将加速落地见效。
截图来源中国政府网
具体来看,通知有“三个亮点”:1、扩大了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范围最初只有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这将有力推动“新增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目标的实现,加快改善一大批城中村居民居住条件,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
.02
为何国家重视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必然,意义重大:1、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实现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就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当前,一些城中村内建筑老旧、住房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差、缺乏公共服务配套等现象普遍存在。优先改造群众需求迫切、安全隐患突出的城中村,对于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大有益处。
.03
哪类房子可能优先拆迁?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拆迁是不可避免的手段。那么改造过程中,哪些房子将会优先拆迁呢?住建部提出,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城中村房屋,可拆除新建;对于失养失修失管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房屋,实施修缮加固及升级改造,可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住舒适性。
截图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简言之,拆迁政策已从"大拆大建"转向精细化更新,补偿标准更强调公平合理而非超额回报。一味盲目购置"待拆房",不仅面临政策调整风险,还可能需承担数年资金沉淀成本。建议大家,以城市共建者的视角理解改造工程,既不必抗拒发展机遇,也要警惕"拆迁暴富"的投机思维,用理性态度配合政府做好城市有机更新工作。
.04
多地积极响应品房“收储”政策
自2024年5月17日中央提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以来,全国已有超过60个城市表态支持“收储”工作。
2024年11月18日,广州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发布《关于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征集通告》。公告明确了收购范围和标准。
截图来源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
2025年2月11日,辽宁省发布了加大存量房收购力度的10项措施,提出,2025—2027年,全省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方式新增12万套配租型保障性住房,2025年为4.5万套。
同时,收购一定数量的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和养老服务用房,鼓励引导购买存量商品房作为城中村改造安置用房。
目前各地“收储”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贵阳、长春、保定等10多个城市收购商品房项目落地,筹集保障性住房超过15万套。
其中,长沙完成了首批436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收购项目,改善新市民、青年人等租住需求。
截图来源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
国家收购存量商品房是当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本质是通过政府"收储"方式,将市场库存房源转化为保障性住房资源,并非简单"救市"或"刺激房价"。
对广大业主和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政策,避免误读为"政府兜底"或炒作"收储红利",更不可盲目购入低质房产"赌政策"。
城市的更新与发展,需要耐心与精细。无论是城中村改造还是商品房收储,本质上都是为了让城市更宜居、让资源更高效流动的探索。
面对政策调整,我们既要看到短期阵痛中的民生关切,也要理解城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