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美国白宫近期陷入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风波之中。当地时间3月24日,白宫不得不尴尬地承认,其内部竟因一次令人匪夷所思的群聊失误,致使高度机密的冲突计划意外泄露。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轩然大波。
美国白宫(资料图)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3月11日,《大西洋月刊》的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在加密信息平台Signal上,意外收到了一个来自显示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的好友申请。处于职业敏感,戈德伯格虽感到事有蹊跷,但还是通过了申请。紧接着,在3月13日下午4点28分,他又收到通知,被拉入了一个名为“胡塞pc小组”的群聊之中。起初,戈德伯格满心以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恶作剧,或者是某个心怀不轨者设下的陷阱。毕竟,在他多年深入报道国家安全事务的丰富经历中,从未听闻过美国国家安全领导层会借助Signal这样的普通聊天软件,来商讨如此高度机密且至关重要的军事行动计划。
然而,随着群聊内容的不断展开,他逐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远超想象。这个群聊的成员阵容堪称豪华,包括了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等一众美国政府的核心高层官员。他们在群聊中畅所欲言,热烈讨论着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计划,从攻击目标的精准选定、武器配置的细致安排,到行动时间的精确敲定,诸多敏感信息毫无保留地在群里交流着。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3月14日,群聊中的讨论愈发激烈。副总统万斯通过其账号忧心忡忡地表示,美国仅有3%的贸易依赖红海航道,民众恐难以理解为何要为了这一区域而冒险发动军事行动,况且还存在油价飙升的风险,同时他也对欧洲在这一问题上的“搭便车”行为表示强烈不满,甚至直言“我认为我们正在犯一个错误”,提议将空袭行动“推迟一个月”。但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却态度坚决,力主速战速决,他反驳道“民众连胡塞武装是谁都不知道”,并强调应将舆论矛头巧妙指向拜登政府的失败以及伊朗对胡塞武装的支持。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最终,白宫方面以“恢复航行自由”为堂皇理由,毅然决定发动空袭。而令人震惊的是,在3月15日东部时间上午11时44分,也就是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的前两小时,戈德伯格在群聊中收到了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发送的详细冲突计划短信,其中涵盖了武器包装、精确目标以及具体攻击时间等关键信息。随后,一切正如计划所料,美军如期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了空袭。
随着《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伯格将这一惊天秘密公之于众,白宫方面顿时陷入了极为被动和尴尬的境地。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赖恩·休斯不得不承认,戈德伯格在特别报告中披露的消息线索“似乎是真实的”,政府官员们此时也只能手忙脚乱地“审查一个无意中被添加到群聊中的号码”。
面对这一严重的泄密事件,美国总统特朗普却表现出了令人意外的轻松态度。在24日的白宫记者会上,他轻描淡写地表示,关于胡塞武装情报的泄露并不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实质性影响,因为空袭行动取得了“成功”。此外,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也对外宣称,特朗普对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以及整个国家安全团队依旧“极度信任”。然而,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却对戈德伯格的披露反应强烈,他言辞激烈地指责戈德伯格是“欺诈成性、高度不可信的记者”,并矢口否认在短信中曾讨论过具体的作战计划。但铁证如山,戈德伯格所提供的聊天记录清晰无误地展示了冲突计划的详细内容,让赫格塞思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难以服众。
胡塞武装(资料图)
这起泄密事件无疑将美国政府内部管理的混乱与漏洞暴露无遗。用非机密聊天应用程序来探讨高度敏感的军事计划,本身就是一种极不负责任且严重违反国家安全规定的行为。专家们纷纷指出,这种疏忽大意极有可能导致军事行动的功亏一篑,甚至可能使美国在国际舞台上陷入孤立无援的被动局面。同时,这一事件也给美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也门胡塞武装在遭受空袭后,对美军的行为表示了强烈谴责,并发出了将采取进一步报复行动的严正威胁,这无疑使得本就紧张的也门地区局势变得更加剑拔弩张。
从“水门事件”到希拉里的“邮件门”,美国政坛似乎从不缺乏此类令人大跌眼镜的泄密事件。然而,此次因“群聊拉错人”而导致的冲突计划泄露事件,其荒唐程度堪称前所未有。它不仅让美国沦为了国际社会的笑柄,更让人们对美国政府在国家安全事务管理方面的能力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当国家安全这样的重大事务如同儿戏一般在群聊中被随意处置时,所谓的“全球霸主”形象也在这一闹剧之中逐渐崩塌,徒留一片混乱与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