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文化旅游:舜帝、李清照、辛弃疾、老舍先生

漫步经鑫 2025-01-20 07:08:12

从三皇五帝、舜帝、李清照、辛弃疾、老舍先生,展现济南文化旅游资源。

三皇五帝

(一)上古时代

三皇五帝有许多版本。

三皇有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有巢氏、神农氏、共工氏、祝融氏七位排列组合,他们跨越了旧石器、新石器时期,三百万年的历史。他们的名字更像是远古华夏获得的一个个成就。

五帝有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太昊、少昊七位排列组合,他们是在距今一万年到五千年的部落首领,流传的故事已经是半人半神。在传说中,都活过百岁,执政数十年。按当时人的寿命,可能是几代部落首领共用同一个名号。

口口相传的历史本有夸大成分,留下的文字记载在周平王东迁时丢了一部分,孔子修书时删改了一部分,秦始皇又烧了一部分。到了汉朝,留给编写《史记》和《淮南子》可参考的资料已经很少了。

相比夏朝的家天下制度,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采取禅让制交接权力。尧舜禹的传承,以有德者居之。禅让制的记载最早来源于《尚书》,这部书在秦始皇时被焚烧过,现在流传下来的是汉朝人写的。禅让制表达了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后代也有打着禅让旗号夺权的。

(二)舜帝故事

舜姓姚,因为生来两只眼睛都有双瞳孔,起名叫重华。他的父亲瞽叟是黄帝的七世孙,舜的生母死后又娶了一个老婆,生了个儿子叫象。舜二十岁时在历山(济南千佛山)种地,在雷泽(菏泽)捕鱼,在河滨(黄河)制作陶器,他每到一地,很快就有人聚拢来形成村落,舜以品德远近闻名。

这些事被尧帝手下掌管四时四方的四位大臣(四岳)听到,向年老的尧推荐舜为继承人。尧派九位男仆去侍奉舜,并把自己的两个儿女娥皇、女英嫁给舜,让她们观察舜的言行,并给了许多赏赐。瞽叟、后妈、象三人看到后很眼红,想害死舜得到他的财产。

让舜去修补屋顶并在下面防火,让舜挖井并把井口堵死,但舜都逃脱下来,依旧侍奉一家人,获得了仁孝的美名。尧向舜禅让,舜先是退居乡下,让位于尧的儿子丹朱,但诸侯只去朝拜舜,舜得到各诸侯拥戴后顺利继位。

舜大力改革,重新规定每个官职的责任,流放一大批前朝重臣,提拔启用新人,制定一系列严刑峻法。舜在巡狩各地时死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他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哭了九天九夜,哭出血泪滴在竹子上,后世称之为湘妃竹。

济南千佛山顶有一座供奉舜的祠堂,在趵突泉景区内有三皇殿、娥英祠。济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誉。半城湖指大明湖、趵突泉、五龙潭;一城山色指南部山区,泰山的向北余脉。济南有千佛山、英雄山、郎茂山、金象、九如山、红叶谷。千佛山高不过三百米,有索道和石阶上下。舜之后千佛山成为儒释道三教结合之地,有文昌阁、万佛洞古迹、观音园、弥勒圣境、兴国禅寺、舜祠。站在山顶北望,俯视整个济南城。

李清照

(一)少年成名

易安居士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诗词只有五十余首,所著大部分诗集在靖康战乱、南下流亡的路上被焚毁。她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不仅在于诗词书画、金石研究的成就。更在于思想禁锢的环境下,能保持女性独立人格。更在于国家遭难时,能大声疾呼保家卫国。

公元1084年,北宋还是鼎盛时期,李清照出生于济南章丘。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父亲李格非是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饱读诗书。李清照的外公王珪曾任丞相、岐国公,父亲任职后全家迁往京都汴京(开封)居住。

同龄人在闺中绣花织布时,李清照便有机会泛舟误入藕花深处了。十六岁时一首如梦令不胫而走名震京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是婉约派的代表作。李清照的词作不注重华丽辞藻堆砌,运用大量白描手法,富有表现力,后世称之为易安体。

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出阁,丈夫是青年才俊,21岁的太学学生赵明诚。李清照的第一段婚姻是幸运的,她遇到了知己,两人都喜欢诗词、金石,合著过一本《金石录》。应该用琴瑟和鸣来形容,介绍几个他们的故事。

赵明诚在太学求学时,每逢初一十五才放假。有一次回家路过相国寺大市场,将自己的外衣当了换钱,买了些碑文和水果回家,小两口在家边吃水果边赏碑文。两人花前月下猜书斗茶,随便翻开一本书读一句,要猜出这句话来自哪本书哪一行,输了罚茶一杯。常常到最后两人笑得茶水撒一身。

两年后的重阳节,恰逢赵明诚负笈远行,李清照思念丈夫,便作了一首醉花阴寄给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收到后闭门三月作词五十首,想寄回一首称心的,朋友们看完后指出其中一篇最为精妙,正是李清照的醉花阴。

(二)中年坎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李清照24岁时,李家赵家先后中落,被划为元佑党人。元祐党争,早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进行了一场变法运动,变法派影响了许多人的利益。宋哲宗初年,皇帝并不掌权,守旧派以司马光为首进行反扑,王安石郁郁而终。

守旧派内部又分成了三个派别,以程颐为代表的洛党、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党、以刘挚为代表的朔党,三派之间相互攻讦。元祐八年,哲宗从祖母手中夺回政权。任用蔡京反攻旧党重新变法,旧党被称为元祐党。

李清照一家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来到山东青州定居,此时她自号易安居士,将居住的屋子取名为归来堂。

两年后,金兵南下,朝廷南迁。李清照一家也从青州南下,流亡之旅一走便是二十年。流亡路上,李清照的大量藏书、作品焚毁丢失。宋朝连连战败,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她与丈夫一起守城,不久城中发生叛乱,赵明诚竟然弃城而逃。她对丈夫极其失望,写了一首诗讽刺丈夫,也是讽刺软弱无能的朝廷。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久赵明诚病故,李清照悲痛欲绝,此后的诗作大多是思念亡夫。《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地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晚年凄凉

46岁的李清照失去丈夫,生活孤苦无依。49岁嫁给张汝舟,这段婚姻只维持数月,张汝舟只是觊觎李清照收藏的古董文物。于是,李清照决定离婚。当时礼教思想下,女士不应离婚,当时法律规定,如果女士提出离婚,无论何原因都要坐牢两年。但她还是毅然决然离婚,幸运的是,九天后,在朋友运作下,李清照就出狱了。此后22年间李清照一直未再嫁。

目前国内有四座李清照纪念馆,分别在浙江金华、山东青州、山东章丘、山东济南。位于济南趵突泉内的李清照纪念馆是座传统建筑,墙壁上用不同文体书写她留下的五十首诗词。门前有一眼漱玉泉,取山泉飞溅、晶莹如玉之意。

辛弃疾

比李清照小56岁的济南老乡辛弃疾,就没那么幸运了。作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他在文学上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留存后世六百余首诗词。一生追求收复失地却壮志难酬,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岳飞被杀的第二年。山东已经被金兵占领,从小便立志反抗。

二十一岁那年,恰逢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南下途中战死。辛弃疾参加了由耿京的起义军,可惜好景不长,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起义军溃败。相传辛弃疾带领五十多人奇袭数万人的敌营,活捉叛徒,一路南下到建康献给朝廷,此时他二十五岁。

宋高宗、宋孝宗时期,辛弃疾不断给朝廷上书举兵,如《美芹十论》、《九议》。朝廷对他本人很赞赏,但对他的陈条一概不采,无论是皇帝还是主政要臣都是主和。他陆续在江西、湖南、湖北、福建任职,远离日思夜想的战场。

此后三十九年宦海沉浮,不断被罢官启用。终于在宋宁宗时期,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获得了唯一的机会。主战派韩侂胄当政,辛弃疾看到主战派方略后心彻底凉了,他们的想法太天真。很快,主战派再次被罢官。辛弃疾在报国无门的喟叹中度过了人生最后三年。

唐宋之后济南的文坛如漫漫长夜再无明月,一直到清顺治十五年一名进士出现。王士祯出生于官宦世家,顺治七年,应童子试连中三元。顺治十五年,中进士后游历济南。在大明湖畔赋秋柳诗四首,句句写柳不见柳,名震济南诗坛。随后历下名士聚集在他身边,建立秋柳诗社,许多诗文流传后世。辛稼轩祠和秋柳诗社都在大明湖景区南岸。

老舍先生

(一)青年时期

1899年是个神奇的年份,同时出生了三位文学大师:老舍、川端康成、海明威。三位大师都有独特文风,老舍是京腔幽默、川端康成是唯美伤感、海明威是硬汉风格。同时三位都选择自我了断,老舍投了北京太平湖、川端康成含煤气管、海明威用猎枪。

新文化运动中成长的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是一座高峰。出生于北京新街口小羊圈胡同,言谈写作非常接地气。大学毕业后,老舍在天津南开中学教过两年书,又于1924年前往英国留学6年。

老舍先生写作不像其他海归,说话写作都要带英文,他的语言是很纯净的北京话。老舍先生不仅留学,还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做华语讲师,在新加坡也教过学。他的作品在叙事同时,刻画出许多生动人物,他的京腔风格直接影响了王朔、王小波等北京作家。

(二)文学成就

鲁郭茅巴老曹,老舍因为《龙须沟》,第一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老舍的提名票数最高,可惜两年前他已去世,当年的文学奖就颁给了川端康成。

我们熟知老舍先生在小说和话剧方面的成就。与世道斗争与自己斗争的《骆驼祥子》,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茶馆》,描绘北京南城的《龙须沟》,刻画众多人物的《四世同堂》。同时还写过许多诗歌,散文。

老舍旅居美国时做过大量的翻译工作,将《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翻译成外文。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介绍给欧美国家,《金瓶梅》在国外有四个译本,老舍先生的译本被公认为最好的一版。

(三)济南生活

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过四年,1930年刚回国便收到齐鲁大学的邀请,最早的齐鲁大学是英美加三国基督教会在中国成立的14所教会学校之一。鼎盛时期被称为“华北第一学府”,与燕京大学并称“北燕南齐”。此时的齐鲁大学被要求改组,更加中国化,老舍应邀来教授新文学。

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教授、《齐大月刊》主编。为大一学生讲《文学概论》和《文艺批评》,为大三学生讲《但丁研究》和《莎士比亚研究》。老舍说着一口京腔讲新文学,所有教案由他自己编写。学生蜂拥而至,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慕名而来,往往开课时走廊也站满人。老舍同时还会去济南师范、济南一中、齐鲁中学、正谊中学讲课。

初来济南时,老舍住在齐鲁大学的职工宿舍,结婚后搬进了南新街58号,从1931年夏天到1934年冬天都住在这里。标志老舍文学成熟的作品《离婚》在这座小院里完成,他的第一个孩子取名为“济”,为纪念济南。

从《济南的秋天》能看出老舍是很怕热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在《我怎样写牛天赐传》中描述:头缠湿巾,腕垫吸墨纸,右手执金不换小楷毛笔,左手可劲摇大蒲扇.......不敢出门,院里的墙能把人身炙得像烤叉肉。这种感觉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当年初来济南时,感觉像在蒸笼中,热得喘不上来气。

老舍不是呆板文人,除了教书写作还喜欢撸猫,在一张照片后面题过《题“全家福”》: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在《夏之一周间》中也有描写,他养的猫叫猫球,院里养一棵紫丁香和一大缸荷花,写作累的时候浇花撸猫。

老舍喜欢唱戏曲,趵突泉的观澜亭、望鹤亭、四海春茶社是经常去的地方。据当时一张报纸上说,还拜过济南相声名家吴景春、吴景松学相声。齐大的师生聚会上,老舍表演过京剧、单口相声。

老舍住在南新街,上新街有一位武术名家马子元,马师傅开过镖局、国术馆,自幼学习杨氏查拳。老舍长期伏案写作,得了腰腿疼痛病,于是拜马子元学武术、听江湖故事,还写了一部武侠小说《断魂枪》,在美国旅居时将其改成四幕话剧。

1935年老舍离开济南去青岛教书,1937年8月返回济南齐大教书三个月。济南沦陷去了武汉又去了重庆,在重庆期间写了《四世同堂》。1946年6月应美国政府邀请,老舍和曹禺去加州伯克利大学讲学。1949年底回国搬入北京丰盛胡同十号四合院居住直到去世。在大明湖景区南岸有一座老舍纪念馆,在南新街有老舍的故居。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