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写《绝望的主妇》,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性和婚姻的种种真相后,依然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
要说《绝望的主妇》里最让人心疼的角色,那一定是生了四个孩子的勒奈特(Lynette)。在勒奈特的身上,我好像看到了“女强人+恋爱脑”罕见的融合体。她本是大公司的领导,手底下管着好几十号人,简直就是典型的女强人,而她的丈夫汤姆不仅职位比她低,工作能力也远远不如他。然而,自从两人结婚以后,汤姆为了自己的“梦想”以及在婚姻中占据主导地位,一再阻止勒奈特回归职场,而他阻止勒奈特的方式,也非常的幼稚自私,就是让勒奈特不断地怀孕、生子、照顾孩子,从而增加她的家庭负担而致其不得不将生活的重心完全转向家庭。
勒奈特,本来明明拿着一个大女主的剧本,却偏偏做出了恋爱脑的选择,可以说她在自己的婚姻中几乎没有生育的自主权,而她,作为一个事业上的女强人,竟然对自己婚姻中的不平等和权力失衡全无察觉,直到她生完四个孩子,被生活的压力折磨得苦不堪言而汤姆依然表示希望生第五个孩子后,终于看清了汤姆的嘴脸。这也是勒奈特仅剩的一点清醒了吧,她没有因为孩子而彻底放弃自己的事业,但是她在职场遭遇的困境,却无情地撕开了职场妈妈被双重剥削的社会真相。
一、职场妈妈的困境:勒奈特的双重剥削
勒奈特在广告公司因双胞胎出水痘而请假时,遭到了男上司的嘲讽“你当初就不该把子宫当升职筹码”,这揭示了职场对母职的系统性歧视。这个场景精准地击中了现代职业女性的痛点——社会既要求她们成为完美母亲,又要求她们像无性别的职场机器一样运转。
更具悲剧性的是来自家庭的二次剥削:丈夫汤姆理所当然地将育儿责任全部推给勒奈特,甚至在她焦头烂额时提议“再生个孩子”。这种"母职税"不仅消耗着女性的职业生命力,更在精神层面对女性制造了持续的内疚感与焦虑感。
那么,当代女性应该如何维护自己在家庭中应有的权益而不掉进“汤姆”式的精神陷阱里去呢?尤其是新婚姻法出台后,如何才能确保女性该有的权益?比如,是否可以建立一种“母职补偿机制”,让全职妈妈可以将因育儿而损失的职业机会转化为可量化的筹码?
此外,家务不应该是妻子既定的责任属性,女性没有必要像勒奈特一样一味地妥协与牺牲,因为妻子没有底线的自我付出和消耗,并不会让丈夫多爱你一点,多关心你一点,反而会进一步促进他的逃避与自私,所以,对于不自觉分担家务的丈夫来说,完全可以制定一份“责任可视化清单”,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家庭事务的实际承担者,将家务进行量化分配。
二、绝望中的觉醒
我其实挺佩服那种全能型妈妈,觉得她们能量十分强大。但是一想,累不累啊?一路的怪兽都让女人打完了,男人干什么呢?昨天和朋友聊天,她说她的几位大学室友都不同程度地抑郁了,她们都是体制内的,工作安稳,老公也还不错,为什么心里都生病了?我想,或许有没有可能,是她们都太能干了?少操点心,给男人留点“表现”空间吧。如果时刻把自己搞得像绷紧的弦一样,总有一天会崩溃的。
强大如勒奈特也终于扛不住了,她在打印机旁崩溃的瞬间具有一定的启示性:被系统粉碎的文件如同被生活粉碎的自我。但当她擦干眼泪重新整理方案时,这个动作完成了从被动承受者到主动掌控者的身份转变。真正的女性力量不在于平衡多重角色,而在于敢于打破失衡的权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