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碎八千美元的礼服:当代女性如何挣脱“美貌换财富”的物化婚姻?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2025-03-24 14:35:27

度过了一个忙碌又充实的周末,又到“紫藤巷”时间了。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治愈又非常有力量的故事,虽然有点长,但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如果碰巧这又是一个超级有趣超级温暖的故事,真的会让人忍不住发自内心地笑,就像今天早上,送完孩子返回的路上,我看见加油站旁边那两丛绿得发光的球形灌木,心里高兴得不得了,这也太好看了吧,握着车柄的手早已不由自主地调转了方向。

静静地看着阳光下的那两团圆生机盎然的绿,感觉自己的心也要发芽了一样。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仅仅过了一个周末,街道两边的树已经见绿了,小草也跃跃欲试地探出了头,而小区才开了没两天的桃花、杏花,竟在一夜的风吹之后,散落了一地。

其实不太喜欢早期的Bree,觉得太过压抑,也不太喜欢早期的Gabrielle,觉得她对婚姻太过儿戏。好在Bree已经慢慢觉醒,而Gabrielle也不甘落后地想要挣脱她婚姻中的不平等。当她深夜独自试穿着价值八千美元的晚礼服,头顶上水晶吊灯的光晕洒在她完美的轮廓上时,这个场景就如同她婚姻的隐喻——不过是一个华美而冰冷的展览品。当她的丈夫Carlos发现她偷偷服用避孕药时,这段建立在物质交换基础上的婚姻开始失去了表面的平衡。

一、婚姻作为交易:Gabrielle的物化困境

Gabrielle与Carlos的婚姻本质上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交易:Gabrielle用美貌换取优渥的生活,Carlos则用财富购买对婚姻的控制权。这种病态平衡在避孕药事件中被彻底打破——Carlos愤怒地撕毁信用卡,Gabrielle则疯狂地踩踏晚礼服。Carlos觉得自己付出了金钱,Gabrielle自然成为了他的私有财产,包括生育的决策权,也理应由他来定,这是婚姻中典型的权力剥夺症。Gabrielle赤脚踩踏晚礼服时扭曲的表情,正是对这种物化契约的本能反抗。

然而这种“美貌-财富”的交换模式,在女人已经撑起半边天的现代社会的婚恋中并未消失,只是变得更加隐蔽了而已。许多女性仍然困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维定式中,将自我价值与婚姻捆绑。有的女孩甚至在相亲的过程中毫不遮掩地提出“我若嫁给你,你每月给我一万块零花钱”的要求,就是将女性价值物化的典型案例。但是纵观现在婚恋市场的男性心理,除非家里有矿的,否则在经济挑战空前严峻的年轻一代,谁会愿意娶一个对家庭毫无担当,只知索取的另一半呢?而且,即使这个男的,现在出于某种原因答应了你,谁又能保证他以后不会变呢?

二、当代女性如何挣脱“美貌换财富”的物化婚姻?

所以说,女性同胞,无论你是婚前还是婚后,都要修炼自己挣钱的能力,也无论婚姻是好是坏,都要建立“财务隔离账户”,确保个人账户的独立性和持续增值的能力。

当然,现代不乏全职妈妈,为了照顾家庭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的。这种情况,全职妈妈已经为婚姻等值付出了,不要因此而自卑,或者被另一半PUA,而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能定期审视婚姻中的决策权、经济权和话语权的分布。

另外,要提高自我认同感,也可以进行“去商品化训练”,比如每天记录三个与外貌或者物质无关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瞬间,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三、觉醒的起点:

当Gabrielle穿着破损的礼服踉跄地走向泳池时,这个极具仪式感的画面象征着Gabrielle对物化婚姻的告别。水面倒影中扭曲的华服与她真实的躯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暗示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同时这也是对电视机前观众的警醒:只有当物质包裹的虚假自我被剥离,重建主体性才能成为可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