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之上》周雪曼想报复韩青,为什么不打她不骂她,而要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2025-04-14 16:24:02

周雪曼对韩青无微不至的照顾,原来都是装的,她在下一盘大棋,而她自己也成了棋盘中不可或缺的棋子。

憎恨的渊源

童年的伤痛给周雪曼的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她恨对她不友好还经常欺负她的韩青,恨韩青母女对她的冷漠和敌意,恨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却要遭受如此的不公。她十几岁就辍学打工了,她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再也不用因为学费而承受别人的白眼,再也不用因为自己而导致这个家庭鸡犬不宁了。父亲和后妈的争吵,虽然是对她的维护,却也伤害到了她的自尊,或许当时,她就在想,她再也不想成为谁的负担和累赘了。

跟唐文出去之前,她回了一趟家,或许当她告诉韩青她要去远方打工,韩青问她还回不回来,她说不回来了的时候,韩青高兴地转过身去,一脸惬意地说道“那挺好的”时,或许从这一刻起,周雪曼也彻底对这个妹妹背过了身去。如果说韩青有多讨厌这个姐姐,那么周雪曼就有多讨厌韩青这个妹妹。问题是,这个讨厌的妹妹,后来竟然害死了他们的爸爸。那是她的爸爸啊,是她在这个人世间,除了他的疯癫母亲,唯一感受到的温暖。而害死她爸爸的罪魁祸首,却一直躲在她的身后,甚至把她当作挡箭牌。

误会的加深

犯错的人是韩青,而忏悔的人却是她,就像小时候,惹事的是韩青,而受到后妈责罚的永远是她。她忍受了那么多,就是不想让父亲为难,如今,父亲也被这个烦人精害死了,她再也不想忍了,她要报复韩青,她必须要让韩青知道失去至亲至爱的滋味。但是她最亲的父母都去世了,她现在最亲的人就是她这个姐姐了,所以报复大计怎么能少得了她自己这颗棋子呢?

所以,她做了不法的生意,却偏偏把韩青送进了警校,韩青到警察局工作以后,她也回到了这里,作为这一串连环案的幕后主谋,她知道她最后必定难逃法网,她就等着这一刻,就等着韩青亲自揭开一切迷雾——她最依赖的最照顾她的姐姐就是害死她最亲爱的和最尊敬的人的元凶,而她也将离她而去,韩青总算也沦为了无依无靠无人关爱的孤魂。

情感的暴击

王学华的死,也带走了周雪曼最后一丝生存的念想,她太痛苦了,对她守护有加不离不弃的王学华是她唯一的依靠,更是她的影子。两个受伤的灵魂,靠着伤害别人而互相疗愈,如今王学华死了,周雪曼成了一个被剥夺了影子和掏空了灵魂的人。她不想活了,所以韩青来找她的那个晚上,她往自己的酒杯里下了毒,她想就那样死在韩青面前,弃子收盘完成她的终极报复。

然而,韩青的突然忏悔和拥抱,让她犹豫了,她放下了酒杯,并说出了一起离开重新开始的醉话。第二天,当她看到被韩青动过的相册后,她知道,该结束的终究结束了。她明明可以逃跑的,但是她没有,她守在茶楼,守着她心里预想过无数次的场面的到来,当韩青崩溃地看着她,歇斯底里地吼叫道“是你吗?是你吗?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时,她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淡漠地笑了。

面无表情,是因为她终于决绝地放弃了自己这颗棋子,淡漠地笑是因为她看到了韩青的崩溃,却没有报复得逞的快感。在看守所最后的见面,她竟然还对韩青说:“好好生活。”

或许,这就是她的人生吧,有怨,但是无悔!

周雪曼报复行为的心理机制

很多人不理解,周雪曼这么憎恨韩青,为什么不直接伤害她,甚至都没有跟她吵架或者责备她,而是费劲心机谋划了这么多年,她害死了韩青的心上人和敬爱的师傅,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就为了让韩青悔恨,痛苦和自责?

从心理学来说,这叫作“投射者认同”,攻击者可能在潜意识中将自身对“被抛弃”的恐惧投射到目标身上,通过迫使对方经历“重要客体丧失”,从而达到心理代偿的目的,这种伤害效果,往往比直接攻击更加深远。

韩青和周雪曼的情感悲剧本来可以避免,如果不是因为某些误会说不出口。有时候越害怕失去,越想隐瞒,误解反而越深,关系的裂缝反而越大,对人对己都是一种伤害和折磨,所以说,世界上任何的感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真诚才是维系关系的堡垒。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