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人攻入城市,被守军关门打狗,全员无一幸免

自由仙 2024-10-03 12:31:02

一万三千人,他们气势汹汹,试图攻陷这座城市,以为胜利唾手可得。然而,他们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失败,全军覆没,无一幸存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争?这支部队是如何被全歼的?

库尔斯克附近,一场规模浩大的俄军反攻,就像一枚巨型炸弹,炸开平静的湖面,也炸乱了当地居民原本井然有序,或者说,勉强算井然有序的生活。消息如同瘟疫般迅速扩散,恐惧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家庭。原本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如今夹杂着爆炸的余波和挥之不去的不安。一些人彻夜难眠,梦中全是炮火连天的景象;另一些人则选择逃避现实,沉溺于冗长的电视连续剧,试图将这残酷的现实抛之脑后。

然而,生命总是顽强地延续着。随着战事缓和,一丝淡淡的希望开始在人们心中萌芽。此前因战事而逃离家园的居民,开始陆续返回。他们拖家带口,带着忐忑的心情,重新踏上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里尔斯克市,一个曾被恐惧笼罩的边境小镇,也迎来了这些返乡的游子。克谢尼娅·斯诺普科娃,一位母亲,在外出避难一周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她形容第一次回到家后的感受是 “一种毛骨悚然的安静”,那种寂静让她感到害怕,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但她很快适应这种氛围,毕竟,比起在拥挤的避难所里度日,回到自己的家中,即使危机四伏,也让她感到踏实。养家糊口,照看家产,这些责任,谁也无法替她承担。

生活在继续,即使基础设施还在经受着战争的考验。水电供应时断时续,就像一个反复无常的孩子,让人捉摸不透它的脾气。阿拉·马来亚,一位在当地开了多年杂货店的店主,形容道:“MFC(多功能中心)罢工,像个懒汉一样。不过,其他一切倒还正常运转,银行还能取钱,药店也能买到药,至少现在我们还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

在邻居间的交谈中,关于撤离与留守的讨论从未停止。两位老太太,一位是撤离的拥护者,另一位则选择留守,她们的争论,是这场战争缩影。她们观点差异巨大,但最终却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乌军不会进入里尔斯克。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乌军远程火炮、导弹和无人机的攻击,却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这座城市的安全。

俄军炮兵阵地上,士兵们也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之中。他们讨论的话题,则是来自空中的威胁——无人机。一个经验丰富的军官,贝加尔,忧心忡忡地表示:“现在的无人机,比反炮兵炮的威胁还要大。它们神出鬼没,很难被发现,我们必须不断地移动阵地,才能减少被袭击的风险。”他接着说道:“夜间的伪装和遮光,比任何作战计划都重要。白天能躲就躲,晚上能藏就藏,这才能保住命。”

然而,最真实的战争,远比任何讨论都更残酷。一天,一个规模庞大的敌军部队,多达一万三千人,试图攻入城市。那是一场真正的攻城战,场面混乱而惨烈。城市的守军,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顽强抵抗。

最终,所有试图攻入城市的人员,无一幸免。这场战斗的胜利,是以惨重的代价换来的,但这沉重的代价,也换来这座城市暂时的安宁。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这片土地,但人们的生活,却仍在继续。他们依然需要面对战争的威胁,却也依然需要面对生活本身。这,或许就是战争年代最真实的模样。

前线炮兵阵地的气氛,与几天前相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炮兵们发现,每天需要打击的目标数量,明显减少了。贝加尔,那个之前忧心忡忡的军官,现在反而显得有些轻松。“每天也就两三个目标,有时候甚至一个都没有,”他语气平静地说着,“这完全取决于乌军前进部队的活动。他们要是消停点,我们也清闲点。”

乌军的进攻潜力,确实在下降。 最初入侵时那种势如破竹的气势,已经荡然无存。 他们最初的成功,似乎耗尽了他们的斗志,或者说,现实的残酷远超他们的预想。 他们最初的狂热,渐渐被疲惫和伤亡所取代。或许,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这场战争,并非他们想象中那么容易取胜。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俄军的整体状态。虽然目标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松了警惕。 士兵“南丁格尔”——听这名字就觉得是个狠角色——描述了目前俄军的备战状态:“和以前一样,我们保持着同样的战斗模式,随时准备应对乌军的任何行动。”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一种长期战争磨砺出来的战斗素养。他们没有因为战况的缓和而松懈,反而更加谨慎,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乌军虽然进攻潜力下降,但他们的战略目标依然清晰:尝试突破俄军的桥头堡,切断铁路和高速公路,以期瘫痪俄军的补给线。这些目标,直指俄军的要害,一旦得逞,将会对俄军的作战部署造成极大的影响。他们选择性地攻击关键基础设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延缓俄军的后勤补给,削弱俄军的作战能力。

而俄军的反应,则精确而迅速。计算部门不断地接收着来自侦察部队的情报,迅速确认新的目标,然后调整瞄准镜,确保精确打击。“二次射击”的成功,取决于情报的准确性和炮兵的精准度,一丝偏差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对一个简单的坐标点精确打击,背后需要大量的测算和校准。

战争的残酷,最终体现在冰冷的数字上这场短暂的交锋,乌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超过110辆坦克化为一堆废铁,700多辆装甲车变成残骸,近30套多管火箭系统被摧毁,约1.3万名士兵永远离开了战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4 阅读:11902
评论列表
  • 2024-10-03 19:56

    牛头不对马嘴的文章

  • 2024-10-03 17:50

    我都怀疑司机知否能作这个决定!

  • 2024-10-03 18:58

    泽连斯基不会打仗,入侵库尔斯决择权当然是低老虎。

    四大令 回复:
    三年了,司机为何还活蹦乱跳,大帝却垂头丧气?
  • 2024-10-04 06:00

    什么东西都能做自媒体了

  • 2024-10-03 21:55

    诱敌深入,然后断了回家的路。这是乌军在演戏。

自由仙

简介:揭秘历史真相,品读社会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