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 62 岁,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婆婆。一辈子,没出过啥远门,就守着家里几亩地,跟老伴儿一起,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
儿子挺争气的,考上了城里的大学,还在城里找了工作,安了家。那时候,我和老伴儿心里叫一个美,觉得这辈子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一大半。
后来,儿媳妇生了孙子,儿子打电话回来说:“妈,我跟媳妇工作都忙得很,实在没时间照顾孩子,你们来城里帮忙带带呗。”我跟老伴儿一商量,舍不得家里几亩地,为了儿子,咬咬牙还是收拾了行李,去了城里。
刚到城里那会儿,我哪儿都不习惯。城里的楼高得,抬头看都看不到顶,车也多得很,到处都是人,我一个都不认识。想到能帮儿子减轻点负担,也就慢慢试着去适应。每天,我就负责照顾孙子的吃喝拉撒,老伴儿,出去找了个看大门的活儿,一个月挣点钱补贴家用。
开始,儿子和儿媳妇对我们还挺感激的,经常给我们买些衣服、好吃的啥的。时间一长,他们的态度就变了。有一回,孙子不小心摔了一跤,额头上磕了个小包,儿媳妇回来就冲我嚷嚷:“妈,你咋看的孩子,咋能让他摔了!”我心里委屈,我又不是故意的,孩子小,哪能时刻都盯着。我也没说啥,就默默地听着她指责。
以后,我在家里做事更小心,生怕再出一点差错。就算这样,儿媳妇还是经常挑我的毛病,说我做饭不好吃,卫生打扫得不干净。我心里难受得很,为了这个家,我都忍。
除了跟儿媳妇闹矛盾,经济上的压力也让我喘不过气来。儿子和儿媳妇工资都不高,每个月还完房贷,剩下的钱就不多咯。他们经常找我们要钱,一会儿说孩子的奶粉没了,一会儿说水电费该交了。我和老伴儿微薄的积蓄,很快就花得差不多咯。
为了帮他们减轻负担,我和老伴儿省吃俭用的,每个月还从自己的养老钱里拿出 2000 块钱补贴他们。他们,好像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说过一句感谢的话。
我感觉自己越来越累,身体也不如以前。有一回,我过度劳累,直接晕倒在家里。儿子和儿媳妇把我送到医院,医生检查了一下,说我是贫血,得好好休息,还得补充营养。
在医院住了几天,我想了好多。我这一辈子,为了儿子付出了太多,现在老了,还得帮他们带孩子,补贴家用,自己的身体都累垮。我寻思着,等出院以后,我就回老家,不再帮他们带孩子,我和老伴儿多存点钱养老。
出院那天,我把儿子和儿媳妇叫到跟前,跟他们说了我的想法。儿子一听,当时就急,说:“妈,你不能走,孩子还小,离不开你。再说了,你们走了,我们咋办?”
儿媳妇也在一旁帮腔:“是,妈,你们要是走了,我们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根本忙不过来。你们就再帮我们几年呗。”
我看着他们,心里一阵心酸,还是坚定地说:“儿子,儿媳妇,我身体实在是不行,带不了孩子。你们自己想办法吧,我和你爸也得为自己的以后打算。”
儿子和儿媳妇见我态度坚决,脸色一下子就变。儿子说:“妈,你要是走了,以后就别想再进这个家门。”儿媳妇也在一旁冷笑着说:“不帮我们带孩子,以后也别指望我们给你们养老。”
听了他们的话,我心里一阵刺痛,我还是咬着牙说:“行,我不指望你们养老,我自己存点钱,以后进养老院。”
说完,我和老伴儿就收拾了东西,离开了儿子家。一路上,我的心情叫一个复杂,难过又轻松。跟儿子的关系闹成这样;我终于可以摆脱这种压抑的生活,为自己的以后打算。
回到家后,我和老伴儿把家里的几亩地重新种起来。日子过得辛苦点,我们觉得挺踏实的。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把钱都补贴给儿子,是每个月都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