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各种技术协议的组织,基本上每个都要面对命名混乱的问题,比如HDMI组织、DP组织等等,也包括我们用得最多的USB,各种命名方式都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分。拿USB举例,有USB 3.2 Gen 1、USB 3.2 Gen 2、USB 3.2 Gen 2×2等等,实在让人手足无措,不知道到底是个啥性能,也不知道应该买对应的啥线材。
但现在情况出现了转机,据悉USB-IF近日推出了全新的USB标识系统,旨在简化复杂的命名规则,让用户更容易识别USB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简单来说,用户不用考虑自己的接口和线缆是什么型号名称了,因为对应的性能和传输速率都会直接标注在线材和接口上。简单来说,在设备端的接口上,新标识将直接显示设备的传输速度,例如,USB4可能会标有“USB 80Gbps”,表示其传输速度高达每秒80 Gbps。
其他设备和接口也以此类推,比如较低一级的设备可能会标有“USB 40Gbps”,较旧的USB规格也会采用类似的标识,如“USB 20Gbps”用于USB 3.2 Gen 2×2设备,“USB 10Gbps”用于USB 3.2 Gen 2设备。最低貌似是USB 5Gbps,其实就是最早的蓝色USB 3.0接口了。而低于5Gbps的USB接口,比如USB 2.0就没有相应的标识了。
此外线缆和接口不同,接口只需要标识出速度,而线缆上除了速度之外,还要标识出充电性能,每种传输速度的线线缆都有240W和60W两种充电速度,当然也有速度达不到USB 3.0以上,但充电速度足够快的(国内这种线还比较常见),那直接标出充电速度即可。目前已经有一些厂商在自己的线缆上开始进行标识了。
不过到底什么时候这些标识才能成为标配,现在还不好说,毕竟这个规矩刚出来,不是每个厂商都愿意去遵守的,线缆其实还好,以后搞一个认证就可以了,但是接口端这个设备太多,可能不是每个厂商都要去做的。目前据说一些笔记本会开始标注自己USB接口的速度,据悉戴尔已经开始进行标识了,估计其他品牌也会跟上。
这对用户来说当然是一个好事,但我们还是那句话,不见得每个设备都要这样去做一番标注,比如像主板、电视等设备,很可能没有地方给你贴标识,厂商愿意不愿意在包装上注明也是一个疑问,更多我们觉得还是在PC相关的产品上会看到这些标识,比如小主机或者笔记本。倒是买线材以后更方便了,要买什么线材只需要看接口部分的标识即可!